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导入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开端,等于一半的成功。对于教师来说,同样如此,一个精彩的课堂引入,同样是一节成功的课程所必需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导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普及和深化,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已经在教学中贯彻了新的教学理念,并探索了多种有效的方法来开展教学,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些成绩远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始终以追求“有效、高效、优效”为目标,向四十五分钟的课堂要效率。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课堂导入、新知讲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在诸多环节中,课堂导入处于第一位。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能够设计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到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基于这样的认知,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导入环节,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通过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同仁投入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
  一、课堂导入的意义
  课堂教学导入,通俗地讲是指上课之初教师为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一定的教学组织和引导工作的过程。虽然这段时间很短,但它要求教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努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它正如歌曲的前奏,影视剧的“序幕”一样,给人想象的空间,引导着后面的高潮与结局。精彩的导入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能用具有新颖性,典型性的导课方式巧妙地引入新课,尤其对于正处在心智不是很成熟的中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引入新课
  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笔者经常通过一些典故或生活中的实例来向学生讲述一些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引起學生的思考,让他们深切认识到化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对生活的作用,激发其学以致用的理念。比如笔者在讲“空气污染”一节时,没有直接进入正课的讲解,而是讲了一则小故事:英国的首都伦敦被称为“雾都”,在某一年的冬季,天气特别冷且潮湿,家家户户都烧上了炉火,可是天气一点风都没有。于是出现了下层气温较低,上层气温较高,空气对流不能良好循环,逆温差把过时的烟雾压在了下面,几天散不了,引起了人们的呼吸困难。伦敦的很多市民都出现了胸闷、咽喉疼,咳嗽也厉害的现象,让一些老年人和身体弱的市民离开了这个城市,短短的几天就有4000多人死去,整个伦敦被一层死气沉沉的氛围笼罩着。当学生们听完这个故事后,心情都变得很沉闷,从他们的眼神中,笔者感受到他们被深深地震撼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伦敦产生了这场劫难呢?笔者推出了今天的课题———空气污染。学生这一节课听得非常专注,深深地明白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三、高中化学教师可以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的化学现象,如果运用这一些生活常识引入新课,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学习化学课程,增加其学习的兴趣。比如有一次上课后,笔者分别准备了不同浓度的三杯糖水,分别让学生们品尝后说出自己喜欢喝哪一种。学生很快做出了选择,喝不是特别甜,也不是特别淡的那杯。然后笔者让其阐述原因。经过引导,学生能够说出是由于溶质的原因。那么,你知道怎样达到不甜也不淡的良好效果吗?笔者抛出了今天的课题———溶质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早已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学起来积极性很高涨,很快掌握了计算的方法。
  四、实际迁移引入
  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利用学生想知道生活现象中的“所以然”的欲望而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如果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那么,就会有一种自豪感。也就是说,当学生发现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某种现象或解决某个问题时,其兴奋与喜悦是无可比拟的,而教师正可以运用学生这一特点,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出发,设置疑问,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迅速组织教学。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一节中,其知识点比较抽象,如果单纯地将知识硬邦邦地塞给学生,那么课堂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如果将一个削了皮的苹果放在讲台上,讓学生进行观察,则会发现苹果从刚开始的白色很快变为黄色的现象,此时,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将学生的学习兴致调动起来,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氧化还原反应》一节中的课堂教学。
  五、导入的注意事项
  (1)明确导入的目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简洁明快的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之窗。课堂导入应与所授内容保持自然的链接,服务于教学,不能纯粹是为导入而导入,那就有哗众取宠之嫌了
  (2)导入要承上启下,注重新旧知识关联。课堂导入,教师应根据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时要重视新旧知识间的过渡,不能盲目的一味复习旧知识,也不能直截了当的学习新知识。在新课的引导中要做到承上启下,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新知识。例如在讲授“物质的量浓度”时,导入时可通过复习“物质的量”相关知识,继而顺利过渡到“物质的量浓度”的讲授,这样的课堂就有顺理成章的感觉。
  (3)导入语要富有艺术性。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要把课堂不仅当做科学,还要作为一门艺术来研究。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避免繁琐。富有艺术性的导入语会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感受科学的同时也能有艺术的享受。
  (4)教师要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吸纳更多的课堂导入方法。教师对待课堂导入的方式要灵活多变,课堂导入也要因人。因教材不同,方法不拘一格。我们要力求导出个性“导出新意”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要善于不断充实、提高自己,除了可以借鉴其他老师好的做法,还要通过不断阅读专业的相关文献资料,吸纳更多、更好的课堂导入方法。
  总之,教无定法,导无定规。在教学过程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师要做到导入有方,通过导入,让学生及时地动脑、动口、动眼以及动手,及时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化学课堂才能称之为“有效、高效“的课堂。
其他文献
新课程要求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和课程设置要求,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选修课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要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校条件,逐步开设和完善,并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这种管理方式的转变赋予学校开发课程的自主权,也对学校课程资源、教师素质、管理机制提
期刊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数控车床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本文从什么是实践教学法、实施实践教学法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实践教学法在数控车床教学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合格的“实用型” 技术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实践教学法;数控车床教学;应用  数控车床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学校能否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更多合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理念逐渐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得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全新的教学形势,与此同时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的参与、感受和体验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先导原则,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优化课堂教学,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存在着重知识传输轻能力培养的弊端,表现在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当作储存知识的容器,学生学习的英语只能用来应付考试,而不能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新课程要求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初步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摈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走出英语教学的误区,把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
期刊
摘 要:当堂练习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文章所指的当堂练习特指随堂练习本这一书面练习,结合当前随堂练习本的使用情况,从练习本设计、错题处理、评价方法三方面提出小学数学有效当堂练习的策略。  关键词:随堂练习本设计;纠错;评价方法  当堂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自己教学效果、及时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课堂上学生能当堂完成练习,教师当堂
期刊
摘 要: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中职教育积极推进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受教育者对知识的掌握,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鉴于此,笔者在文中对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普通车床教学的应用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普通车床教学效果和质量,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普通车床教学;应用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当前中职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很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的学习,概念是基础,是双基教学的核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数学概念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學生打好基础以及掌握数学学习最重要的内容。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要重视概念的讲解,推演过程,让学生掌握概念而不是单单的解题能力。合理的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方式。最大可能的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双基教学;高中数学;数学概念;高中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