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下,英语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农村中学缺乏英语学习环境以及基础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存在着问题和困难。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当前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现状,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习惯以及阅读方法、意识等途径实现英语阅读能力的强化。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学;英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0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04
   英语对于中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强化农村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英语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当前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环境以及政策等因素的支持和影响下,教育教学的改革已经逐步显现出效果。教学改革的重点逐渐向农村教学转移,致力于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始得到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教学资源和环境的问题
   从英语能力的培养过程来说,必要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要强化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另一方面则要有英语语言环境。而这两点在当前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却恰恰有所欠缺。由于当地经济条件和地区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农村中学的教学设施和资源短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表达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英语学习环境的创设的重视,也使得英语阅读教学受到了影响。
   (二)教师队伍教学能力问题
   从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当前环境下的发展状况来看,影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强化的关键因素,还在于农村教师本身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不高。农村地区英语教师资源短缺,整体师资队伍质量不高是现实存在的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地区教育政策以及学校本身条件环境,导致农村地区对教师缺乏吸引力,而且也因为农村学校缺乏对教师开展整体性的培训和晋升机制。这就使得农村中学无法及时得到新的有能力的教师资源,而且原本的教师要实现学习与发展,也只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无法得到学校的帮助。所以农村教师在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上存在不足。而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始终保持对新信息、新理念和新环境的接触,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英语专业能力。这与农村中学的现实条件和状况产生了矛盾,自然也就影响了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农村中学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英语阅读兴趣习惯
   1.设计趣味导入,激发阅读兴趣。对于农村中学的英语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对于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忽视,本身就是现实存在的影响整体阅读教学以及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所以要解决这一教学问题,实现中学生英语閱读兴趣的养成,教师需要对课堂导入环节所采用的活动形式和手段进行创新,实现趣味性的导入,进而在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的前提下实现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激发。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导入时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基于农村中学校教学设施的短缺,教师可以借助课堂配备的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整体教学,将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动态的画面以及动画人物来加以展现。这样就能够将文字性的阅读能力以更加具体直观的画面展现出来,既激发了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得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简单的了解,降低之后课堂学习的难度。而除了情境创设的方法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阅读文章进行分段朗读或者是概述故事内容,设计找主题句的游戏活动等等形式来进行阅读课堂的导入。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阅读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充分激发中学生对于英语阅读活动的兴趣,以此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化提供主观动力。
   2.设置课外阅读习惯养成任务。在强化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也十分重要。丰富中学生英语阅读的积累是培养其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但是对于农村的中学生而言,不具备现实的阅读条件是问题所在。一方面学生缺乏自主接触英语阅读的资源以及获取阅读资料的途径,另一方面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缺乏英语阅读的环境。所以基于农村中学英语教育的现实状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课外英语阅读习惯,可以利用数字化的资源来进行。具体来说在网络教学设备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合适的阅读资源,然后以照片或者文档的形式发给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学生则利用移动设备在课下完成线上的英语阅读,以此来解决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资源不足的问题。如果学生普遍存在个人移动设备短缺的问题,教师还可以设计每天的班级英语阅读活动,利用下课或者是其他的休息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性的课外阅读。教师将阅读文章以投影的方式在教室展现,学生集体完成阅读活动并且讨论完成对应的阅读思考题目。这种集体进行的课外阅读活动既能够照顾到农村学生的基本情况,也能够尽可能实现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养成,逐步强化农村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关注英语阅读方法教学
   1.培养任务导向的阅读能力。强化中学生阅读能力,除了可以从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习惯出发开展教学,还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训练和强化。对于英语阅读而言,其考查的形式一般为阅读题目的完成,所以中学阶段教师需要强化学生以任务为导向的阅读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开展任务导向的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整体性的阅读以及细节性阅读。整体性阅读训练活动培养的是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其具体的训练活动形式以探究性阅读活动为主。教师根据阅读文章的框架结构以及情感色彩、中心思想等整体性的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探究性的阅读,根据探究任务的引导来掌握英语整体阅读的方法。细节性的阅读训练活动则需要学生以阅读文章的字词句作为内容来进行详细的分析。基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难度,教师教学以例子和知识讲解为主,学生跟着教师对细节阅读的方法以及关键点有所了解之后,再完成个人的阅读活动,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细节阅读能力。    2.培养联系语境的阅读能力。在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人对词汇的认知和积累也是影响学生整体阅读效率和效果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的中学生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英语阅读和应用环境的前提下,词汇量的积累只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性的词汇背诵,不仅效果不好,而且事倍功半。但词汇是阅读教学开展的基础,学生在缺乏基础词汇量的积累的情况下,自然会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更多的理解和分析上的困难。在对阅读文章进行精读分析的过程中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明显。
   所以在短期内无法实现中学生英语词汇量提高的情况下,教師可以重点培养和强化中学生联系语境进行阅读分析的能力。在进行英语文章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于文章整体的表达内容以及方向进行理解和概括,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之后教师再设计分段式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逐段进行内容分析。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词汇量对学生英语阅读的影响最为明显。所以教师在学生进行逐段逐句分析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段落的语群进行划分,在同一语群下观察和体会句子之间的关系。同时借助句子中熟悉的词汇,尤其是代表转折、同位等表达句子关系的词汇以及成分来掌握几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然后按照上下文语境来推测存在理解难题的部分的句子含义。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英语阅读文章的理解性阅读和分析的能力能够逐步得到强化和发展。
   (三)强化英语阅读的跨文化意识
   1.设计背景文化探究活动。英语语言的表达风格和特点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环境以及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经济文化相关知识的了解。在英语的阅读教学中,强化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是实现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方法。结合农村中学本身与英语环境接触机会小,校内缺乏外教的基本情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需要通过自主创设英语环境的方法来实现。具体来说,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文章的讲解、分析和学习之前,可以先引导学生对阅读文章所涉及的文化知识、背景故事以及其中所体现的社会思想等等内容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相关的介绍视频、纪录片等来深入了解其背景文化,从而理解英语与汉语表达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别,进而强化农村中学生跨文化阅读的能力。
   2.进行语法的跨文化理解。在中学生学习英语,进行英语阅读的过程中,语法知识往往是其学习的难点所在。因为英语语言与汉语语言在形成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别,所以在语法结构上也迥然不同。对于农村地区的中学生而言,普遍缺乏对英语语言环境的实际感受,熟悉汉语语言的表达习惯,所以自然在阅读英语文章时遇到结构和语法上的问题。所以教师需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跨文化的角度去学习和理解语法知识,进而以相同的角度进行英语阅读。具体来说,教师需要从英语的构词法,语言思维,表达逻辑等角度对英语语法进行详细的解构,帮助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行深入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同一语义下进行中英文表达的对比学习,以阅读文章为例进行讲解,使学生的理解更加具体形象。
   综上所述,农村中学由于自身教学资源以及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导致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所以教师需要从阅读的兴趣、习惯、方法能力以及心理意识等多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以实现农村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强化。
  参考文献:
  [1]夏中莲.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探析[J].文渊(高中版),2018 (12).
  [2]唐玉霞.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3]柳絮.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
  [4]孙静娜.基于跨文化理解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0(9).
  [责任编辑 谷会巧]
其他文献
全球蛋鸡行业每年生产150亿羽雏鸡,其中一半是雌性雏鸡,之后成为生产用产蛋母鸡,但另外75亿羽雄性雏鸡会被淘汰。这不仅会引发重大的伦理道德和动物福利问题,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和错过的潜力。以色列Soos公司开发出一项新技术,可以在孵化场将鸡蛋胚胎的性别从雄性改为雌性,从而解决雄性雏鸡被淘汰的问题。
动物饲料加工厂越来越多地使用非传统蛋白质饲料。在家禽生产中,用昆虫粉(部分)替代饲料中的大豆看起来很有前途。本文将介绍用昆虫粉替代传统蛋白质饲料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和女娲山。实际上太行山只是整个太行山脉的普称.也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
生物安全是确保猪场的猪远离疾病的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措施,而对猪场及与养猪生产相关的设备进行科学且高效的清洗和消毒是猪群获得高质量生物安全的前提条件之一。影响清洗和消毒效率的因素有许多种,本文从清洗和消毒的流程着手,阐述了该流程的七个重要步骤的重要性和执行要求,最后结合北美猪场和生猪运输运营商的现场经验,就如何选择和使用洗涤剂和消毒剂以及验证清洗和消毒的效果提出了实用方法。
球虫感染在鸡场非常普遍,目前60%~70%的种鸡群在孵化场就接种了疫苗。球虫病活疫苗可通过粗喷雾、固体凝胶圆盘或卵内疫苗接种等方式接种。
雏火鸡到达养殖场时身体应该没有缺陷,能够积极寻找饲料和饮水,能应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并表现出典型的日间行为。本文分析了影响雏火鸡健康状况及其随后生产性能的因素,告诉养殖户如何通过孵化管理和雏苗运输器具的检测确保引入的雏火鸡健康。
不管是种火鸡还是商品火鸡,其一生中最早几天的健康状况对随后的生产性能都有重要的影响。雏火鸡的体温以及环境温度在让其有一个良好的开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钙源价格低廉,且不会污染环境,为了确保营养需求,通常会在动物饲料中过量添加钙,但这会影响植酸酶的活性和磷的利用率。了解饲料中钙源的特征,定制补充植酸酶,可减少钙的抗营养作用,从而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
植酸是植物中磷酸盐的主要储存形式,对动物的可利用性较差,具有抗营养作用。植酸酶(即肌醇六磷酸磷酸水解酶)可逐步去除植酸或其植酸盐中的磷酸基团,从而获得可利用的磷。许多因素会影响植酸酶在动物体内的活性,本文主要阐述植酸酶相关因素(如最佳pH范围、植酸酶类型和蛋白酶抗性)和动物相关因素(如物种、动物年龄和保留时间)对植酸酶活性的作用。
紫微微一张四方大脸,浓眉阔目.鼻直口方。身穿毛蓝布裤褂.外罩土黄布大衫……经常听评书的朋友看到这段一定知道这说的是谁,正是传统评书《雍正剑侠图》中别开天地.另创乾坤,人称“镇八方紫面昆仑侠”的童林童海川童大侠。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正是评书故事中童林的原型.清代武术家,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