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这就必须教师构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初中地理课堂。为此,本文简单探析了关于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科素养;构建;培养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新课改背景下已逐渐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初中地理教学同样如此。所以,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基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来构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帮助。
   一、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
   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认识与欣赏这个世界,使其可以通过所学知识进一步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因此,地理的素养一般可以被划分为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地理学科技能、地理学科方法、地理学科意识及地理学科精神五个方面。而对于初中地理核心素养而言,教师需要结合初中地理的知识体系,以环境意识、区域认识、地图技能、地理表达以及地理实践力为基础。
   1.环境意识
   在初中地理课程知识体系中,环境意识是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其主要包含了对环境的认知以及保护环境的行为。教师需要在教學过程中引导学生构建环境意识,对人与环境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并能了解人类生存的环境,从而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处理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
   2.区域认识
   在地理学中,区域认知是基本的认知方法,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有所认识,并且可以认识到区域的联系与差异,使其能够拥有区域意识。
   3.地图技能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地图是第二语言,也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和开阔视野的工具。在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地图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读图、填图、绘图及分析图的能力。
   4.地理实践力
   地理是一门具有一定实践性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学生只有具备基本的地理实践力,才能激发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才能获得提高。
   5.地理表达
   地理表达主要是描述地球近表层、表层,是人类社会交流、传递信息和人类认识地球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地理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所要描述的地理事物。
   二、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加强与生活的相结合
   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教师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与生活的相结合,实现培养的预期目标。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也可以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地理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初中地理人教版“东南亚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来播放一小段《泰囧》的相关内容,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视频上,然后教师再展示这部电影中新马泰的旅游路线图,以此引出关于“东南亚”这一课时的相关内容。同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东南亚的地图,让学生指出菲律宾岛、苏门答腊岛及马六甲海峡所在区域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接着,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如:从福建到地中海应该从海上怎么走?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制定出了: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的最佳路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与技能,也锻炼了他们的地理实践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培养。
   2.引导学生建立初中地理知识体系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知识的梳理能力,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学习效率较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比较薄弱。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从整体认识与理解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在初中地理人教版“水资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水资源作为本节课时教学的知识核心,然后延伸到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的构成以及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知识点,再将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延伸为水资源分布的一些特点,这样可以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总结与梳理,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促进其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3.理清课堂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地理思维意识是分析地理问题与解决地理问题的关键,也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课堂问题,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初中地理人教版关于“天气和气候”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讲授完基本知识后,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地理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的变暖。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自然会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初中地理教师当前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是符合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基本需求。因此,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与目标,以此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与高能力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寇郁.浅谈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J]. 中学课程资源,2018
   [2]徐敏.浅析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8(4)
   [3]吴岱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0):6-10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宁夏回、汉族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大蛋白的检出情况.方法 选择回、汉族慢性乙肝HBeAg阳性患者各200例,HBeAg阴性患者各150例,同时检测其HBV-DNA与乙肝病毒大蛋
【摘 要】初中地理教学要想与多元化智能理论实现有利融合,教师可通过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创建多元智能发展空间,使学生发挥所长,发散思维,展现才智与潜力。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初中;地理教学;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指导理念,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结合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要做好在其理论指导下的教
【摘 要】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了新颖实用的智能概念,建立了一个更为宽泛的智能体系。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先进理念,对于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潜能,以优势智能的发展带动全面素质的完善,实现教育的人性化,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智能发达、人格健全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物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学生主体;教学目标;多元评价  在21世纪,素质教育改革日渐成为教育工作者进行
【摘 要】高中新课程思想下数学作业价值发生了一定转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发展,因此在作業设计上也更加多样化,以适应学生差异。但部分教师在作业分层时设计粗糙,无法有效发挥作业分层的有效功能,对此本文对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探讨作业低效化问题,并提出针对性作业分层设计建议,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学生层次;内容结构  一、作业分层设计的理论依据与效能优化
目的 探讨医师定期考核网络集中计算机考试的实施效果并进行成绩分析.方法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医师定期考核一般程序医师2 265人,采取“统一考核平台、统一考核方式、统一考核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师生互动课堂的主要特点,探索实现师生良好互动的方法和路径,实现充满魅力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提高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优秀质态。  【关键词】师生互动;策略;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