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初中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状况及分析

来源 :数理化学习·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ke_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让每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我们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是没有得到较大的提高,这除了和教师的教学有关以外,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关系。
  
  一、课程实施中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状况
  
  课改以来,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态度,情感与兴趣上有了很大改观,由于新课程和新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贴近,与社会实际的紧密联系,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兴趣的提高提供了契机,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与热爱,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才是最根本的。因此在学习中,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主要由化学试验的操作来体现,由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体现。但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和激励学生采纳新的学习方式,从整体上看符合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的要求,实质没有效果。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前引入时,没有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而是偏离教学内容,学生虽然兴趣浓厚,但收效甚微。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新的学习方式,忽视或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新课程并不是单纯地否定或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而是强调“过于接受”。例如在学习<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时,在学生经历观察,讨论,探究,分析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怎样区分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纯净物与混合物,这些是程序性知识。如果在学生无法自己归纳的情况下,教师要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强化记忆。
  最后,教师不明确自己在学习方式转化中的角色,特别是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教师布置完任务,学生开始讨论,有的教师在讲台上一站,似乎学生的讨论与自己无关,结果使学生缺乏有力的指导,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例如初中化学有很多实验现象如果只靠学生自己观察是无法得到结论的,这需要教师的指导。
  
  二、学习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学生学习方式存在问题主要在于教师自身,教师.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具体有以下二个问题:
  (1)教师对课改的理解不深入,走两个极端
  有的教师认为初中化学就是记忆的知识占大多数,因此,不注重学生活动,认为没有必要,于是在课堂上教师侧重于讲授,课堂沉闷,学生昏昏欲睡。有的教师盲目追求时尚,课堂相当活跃,但成绩还是不理想。
  (2)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能和技巧
  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权威,主要任务是传递知识,学生只要完成教师教授的知识,学习过程也就终结了。因此,对教师调控课堂的技能和技巧要求相对比较低。而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与以往不同,在新课程中,由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教师的课堂调控技巧和技能的要求会更高。这样,教师自身课堂调控技巧偏低与新课程要求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 转变角色,认清自己在学习方式中的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只是一组织者,一个信息的提供者,即如何正确选择有效的信息源和判断信息的可靠性,而不是具体信息的传输者。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由“授之以鱼”转向“授之以渔”。教师应当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观察、测量、记录、表格化、表征性抽象等方法的教育。在教授化学学科知识时,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化学认识过程要经历“感性一理性一应用”的科学认识过程,并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化学教学实践中。
  
  2 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合作,学会与教师合作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当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通,在教师间建立一种交流与合作的关系,摆脱“孤独”的处境,形成一种集体教育的力量;同时教师应该与学生合作,教会学生合作,带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渐渐掌握合作的技能,在合作中得到共同的发展。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会转到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上来。
  3 教师要利用自身条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与表现。由于新课程不再使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而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教参只是作为参考,在教学中,教师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可能。
  总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中起重要作用,只有教师的工作变得更加丰富了,教师自身变得更加自主、自信、自尊和自爱了,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改进了,我们的学生才变得学会学。
其他文献
早在三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的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恐慌,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人因担忧、害怕而慌张不安。由此可
煤矿使用的某些大型设备需要水循环系统为其提供可靠的运行保证,中泰矿业公司的2台JKY2.5/2.0型主轨道液压提升机采用闭式加药水处理法,经过多年运行水循环,管路内的积垢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