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条科学“管理”之路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ce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
  万国华,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曾在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获华中理工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香港科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为企业运营战略与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企业信息管理,特别是在组织资源配置与调度的理论、模型和算法的研究中取得了若干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2016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
  主持了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基金等资助的研究课题,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出版英文学术著作1部,在Operations Research和 Mathematics of Operations Research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SCI、SSCI论文20余篇。主要学术兼职包括:美国生产与运作管理学会旗舰刊物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高级编辑,以及Journal of the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Journal of Management Analytics和《系统管理学报》编委,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运筹学会副理事长。
  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的出版,掀起了一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革命,也标志着科学管理时代的到来。开启管理科学大门的正是这本书的作者,被全世界尊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著名管理学家F·泰勒。他是第一个认真研究劳动效率的人,第一个把管理当作一门科学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时至今日,管理这门学科的发展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尽管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大部分人对它的重要性的认识似乎并不深刻。科学技术决定了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但是,如果仅有先进的科技,而没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和相应的管理科学的发展,那么,再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将无法得到有效运用,资源更是无法得到优化配置。万国华深谙管理的重要性,他希望能结合中国具体情况,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添砖加瓦。虽任重道远,但他坚信,经过管理学同仁的共同努力,中国的管理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一定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
  “如果厨师是意大利人、时装设计师是法国人、警察是英国人、工程师是德国人、规划师是瑞士人,这将是天堂;但如果资源配置不当,厨师是英国人、警察是德国人、工程师是法国人、规划师是意大利人、时装设计师是瑞士人,这可能会是地狱”。解决攸关天堂或地狱的资源配置问题,就是管理科学研究的动力。要想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产出,就必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重视管理的巨大作用。
  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系统和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管理变得越发重要。可以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是推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这一点,已为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所证明。也有人认为,管理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它与科学和技术三足鼎立。可以预测的是,随着未来社会共同劳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分工和协作更加精细,社会化大生产日趋复杂,管理将变得更加重要。
  从数学到计算机再到管理,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这一路走来,万国华选择了一个不断求变的崎岖之路,但他坚信,良好的数理训练是做好管理科学研究的基础。
  管理既涉及到物,又涉及到组织和人,因此,管理必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工程要科学化,管理也要科学化。”万国华说,不能只凭直觉判断来管理,那样将没有科学性而言。当设计一座大桥时,既要符合基本科学原理,应用力学、结构学、材料学等学科理论,同时也要考虑其艺术成分。同理,管理在强调科学性的同时也需要讲究艺术。
  多年来,万国华在管理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主攻企业运营战略与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企业信息管理,特别是在企业关键资源配置与调度的理论、模型和算法方面取得了若干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在Operations Research、Mathematics of Operations Research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了20余篇SCI、SSCI论文,主持承担了10余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
  在服务运作管理中大有作为
  管理科学的价值在于应用。万国华说:“管理科学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资源的最优配置——让成本最小而产出最大,而这就要重视运营和流程,通过科学管理才能让效益达到最大。”
  现今,美国经济70%以上都是服务型经济,制造业明显下降。而服务业的对象是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医疗,美国的医疗行业已占GDP的17%。在服务经济独占鳌头的今天,中国的服务型经济占比也已接近50%。然而,对服务系统管理的相关研究却比较少。万国华说:“我们希望从制造系统的管理理论出发,把相关理论和方法扩展到服务系统,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如何在考虑组织和人的因素的情形下,设计出最好的运作流程。”
  在服务系统处理能力一定的情形下,即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改变处理能力的情况下,如何对相关资源进行配置和调度?决定在何时用何种资源为何顾客提供服务,使得系统的服务水平达到最高或服务费用达到最小?这正是万国华和团队研究的“服务运作管理”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对关键问题攻关克难,该项目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并最终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依托该项目,万国华及其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表论文10余篇,并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
  “服务运作管理”项目研究了服务系统中的关键资源配置和调度问题,考虑了服务系统的预约调度问题,并构建了一个一般性的模型,通过凸松弛和采样平均逼近算法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求解该问题;建立了一个考虑各类约束的手术室调度模型,并提出了一个有效的启发式优化算法,与实际数据对比,平均可以提升手术室利用率15%以上;研究了一个基于家庭医疗背景的同时考虑路由和预约调度的优化问题,建立了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基于强有效不等式的优化算法,从而可以求解实际大小的问题。该项目提出了求解问题的启发式算法,万国华说:“期望该模型也可以用于其他相关领域。”   此外,该项目还研究了服务型生产系统中基于订单的生产排序和调度问题,以及其中管理人员决策模式的影响;应急服务系统中的排序和调度问题,主要是大型灾难事件后的医疗救援的资源调度问题,对单个医疗队的情形给出了多项式时间算法,对多个同质医疗队的情形给出了启发式算法等等。
  生产系统中的管理之道
  传统的排序与调度的优化模型源自生产与制造管理,一般都会假定机器的费用(即资源的使用费)是固定的,因此这些费用在优化目标中均予略去。然而,在服务系统和一些特定的生产系统中,资源的使用费用并非固定不变,而常常是随使用的时段变化的。例如,电力的价格在白天和深夜相差较大。
  因此,研究一类考虑资源费用的排序和调度问题就十分必要,特别是在线或处理过程可中断的情形下。于是,万国华及其研究团队开展了“考虑资源费用的优化调度模型及其在电动汽车充电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该项目研究的新型排序和调度的优化模型不仅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该研究成果在电动汽车充电管理中的应用有着重要实际意义。
  在理论上,该研究扩展了考虑资源费用的排序与调度的理论和模型,特别是对单资源系统考虑资源费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引入了在线排序与调度,以及可中断排序与调度的建模思想,得到了一系列理论成果。
  在应用上,基于这一思路,可较好地解决一大类服务系统的排序与调度问题,特别是电动汽车充电管理中的排序与调度问题。在城市交通污染日益严重、亟待发展电动汽车的形势下,这是一个极具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对于节约能源、平衡电网负荷、推广电动车的使用,有着重大实践意义。
  开放网络下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优化
  现今,像“某医生连续做在手术台做十几个小时手术,最后瘫倒在地”的类似报道,似乎并不少见。我们是该为医生尽职敬业的精神感动,还是该为其遭遇感到难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否能够提供帮助?
  大城市大医院看病拥挤不堪,而二三线城市的小医院却门可罗雀。如果能让一些小病患者在当地小医院直接就诊,而不用跑到大医院;对需要重大手术的患者,也能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大城市医生的治疗,这将会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大医院的医生再也不用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同时又能让二三线的病人共享到好的医疗资源。万国华说:“我们想做的就是要改进这个事情,让医生在体力、压力范围之内,达到最佳精神状态去为病人服务。”
  为此,万国华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开放网络下医疗资源配置和优化的模型、算法及应用研究”,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并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医疗服务资源的配置与优化模型与方法”部分的研究。预计该项目将会对新医疗模式带来积极影响。
  据万国华介绍,这个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将有专题研究“新兴IT环境下的新兴医疗服务模式”以及“传统模式基于开放网络的整合问题”,将有助于发展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医疗服务模式,例如:远程医疗模型及关键技术、基于新型信息技术的老龄人口健康服务模式及管理。同时,有助于利用新型信息技术整合各类医疗资源,例如:手术室的整合调度、医疗技术设施的共享,优化资源布局从而利用目前的有限资源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教书育人 争创一流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03年的“南洋公学高等商务学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自1984年恢复建院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学院取得了诸多辉煌成绩。
  作为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和教授、博士生导师,万国华和同事共同努力,见证了学院的岁月荣光:2011年,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已成为国内首家同时获得AMBA、EQUIS和AACSB三大权威国际认证的商学院;英国《金融时报》的全球排名中,EMBA项目2013年首次参加,就位列全球第32位,2014年全球第17位,2015年更是高居全球第10位,并列亚洲商学院之首;MBA项目2016年位列全球第39位,中国大陆首位;管理科学硕士项目连续7年进入全球50强,2015年为全球第36位,中国大陆首位;2015年,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定制项目首次参加英国《金融时报》排名,即列全球第15位,亚洲商学院之首。
  “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亚洲一流,继续努力缩小与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差距,进而成为世界一流商学院”,这是万国华始终坚持的梦想。
  作为副院长,对于学院的管理,万国华说,自己做得最多的就是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在人才引进和选择上面,万国华可谓有自己的“艺术”。“把最好的人招进来,招到最合适的人,喜欢科研喜欢教学的人,让他在这里愉快地工作,这就是学院应该做的事。”对于每一学科人才的招聘,万国华都会亲自去参与,严格把关,“招最好的人”。而作为团队带头人,万国华对自己的定位则是“协调器”。他力求为大家创造一个平等、轻松的合作氛围,而不是“梯队”,让教授、副教授和讲师,每个人都能愉快地工作。
  谈到对人才的培养,万国华始终强调教学质量和学生训练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培养学生和做科研一样重要。”万国华说:“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大学和科研院所一个很大不同点就是,“所有的东西都要落在人才培养上面,做科研的本身要培养新人,最后的研究成果就是要带到课堂上去。在商学院,教学尤其重要。”尽管万国华有很多行政职务、科研任务,但这些年来,他还是一直身体力行,坚持在教学一线。在他看来,教学是一个大学教授最本质的使命,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各行各业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便是对自己工作的最大回报。“我是一个对教学特别感兴趣的人,未来10年、20年,会继续坚持,希望把交大的管理学科真正做到国际一流。”
  面对如今学院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万国华欣慰地说:“只要把学院做好做强,就能得到国际上的认可。我坚信,学院终将步入世界一流。”
其他文献
天津大悲院大雄宝殿  ——当代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典范之作  在海河之滨,矗立着一座宏伟璀璨的大悲禅院,十方信众、国内外游客,聚集在此。大雄宝殿是大悲院扩建工程的重点项目,大殿金碧辉煌、晨钟暮鼓、香烟缭绕。这座肃穆庄严的大殿是马炳坚和他的团队的智慧和劳动结晶。  让结构设计紧密配合着建筑,严格遵从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规范,采取了许多特殊的措施,改革施工工艺,创造性地施工,大至柱、梁、枋、檩,细至翼角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习近平  长期以来,我国气象探测的科学研究人员与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者们,一直被两大问题所困扰:探测装备依赖进口、作业装备缺少先进性。高昂的进口价格,低效率、低可靠性、低安全性的装备严重制约我国气象产业的发展。“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仿佛巨石一样压在气象
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  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注意她,是因为她上菜时显得笨手笨脚的,让我老是担心她可能会把盘子里的汤汁转化成我的洗澡水。  我的第六感居然没有“辜负”我。  端上蒸鱼时,盘子倾斜,腥膻的鱼汁鲁鲁莽莽地直淋而下,泼洒在我搁于椅子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来,阴霾的脸,变成欲雨的天。这皮包,是我在意大利买的,极好极软的牛皮,不能洗涤,是我心头的大爱。  可是
摘 要:文学编年史是一种专题编年体史书,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陈大康教授的新著《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展示出编纂者的一双慧眼、一片深思和一番诚意,为我们提供了堪称典范的文学编年史著述体例,不仅体现出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提供了极大的史学功能。  关键词:文学编年史;著述体例;陈大康  作者简介:郭英德,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I207.409 文
他获得的奖项很多,参与的科研项目曾获得国家及部委级成果奖3项;先后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秦皇岛市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秦皇岛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05年获河北省科协“首届河北省公众科学素质电视大赛”优秀选手奖;同时被秦皇岛市科协授予科普工作特别贡献奖,2012年荣获河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提名奖。  他取得的成果很多,截止2012年3月,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他引289次,其中SCI他引148
转录因子p53的肿瘤抑制活性一般被认为反映了其响应于细胞压力诱导细胞周期停滞、细胞凋亡或衰老的能力,但关于p53其他活性的证据也在出现。在这项研究中,Wei Gu及其同事发现,p53的一个代谢目标也会对其肿瘤抑制活性有贡献。尤其是,他们发现,p53抑制SLC7A11(“胱氨酸/谷氨酸”氨基酸运输机制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的表达。这导致胱氨酸的吸收被抑制,并且促进“铁死亡”(ferroptosis,一
20世纪90年代,人类在空间、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此基础上,21世纪头10年中,航天技术发展迅猛,发射了火星、土星探测器;人类基因组框架图、差异图等相继完成,胚胎干细胞研究取得新进展,人造生命展现雏形;超级计算机10年来从十万亿次发展到千万亿次数量级,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的研究也取得新进展;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启动;微型纳米电动机问世。中国则实现了载人航天,启动了登月工程
摘 要:在中国古代,“侠”的演变过程基本上是一种抛物线状态,《水浒传》中的武松,就是这个抛物线的最高点。就武松本身而言,他又是一个英雄与反英雄“共轭”的艺术形象。因此,以“武松”的文化遭遇为例,进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侠”文化现象,就成为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武松;文化遭遇;共轭;侠文学;抛物线  作者简介:石松,男,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从
在漆黑中摸索的过程是一个寂寞的过程,也是有希望的过程,前提条件是,你有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至少,齐忠权认为这一点是医生由迷茫走向光明的必由之路。  早在2000多年前,人类就有了器官移植的设想,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已经由幻想成为现实。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完成了除大脑之外的所有器官的移植,全世界有将近100万曾经被死亡阴影笼罩的人通过器官移植获得了新生,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小
每每谈到地质构造、地质资源等相关知识,就令人们想到地壳运动、岩层构造、矿产资源、地震等深奥复杂的形成原理,然而遇到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梁光河后,他用“卤水点豆腐”“烧热的平底锅”“煮沸的高压锅”等如“烹小鲜”般把那些深奥的原理简单、生动地呈现出来,重燃起记者对地球研究的兴趣。  勘探中的发现  “1980年本科在西南石油大学,后又到吉林大学读研、在中国石油大学读博士,因成绩优异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