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导入设计环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4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高幼师专业的学生具有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差的特点,要学习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枯燥无味,因此对他们而言,保护和培养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看重的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让学生从上课之初就被深深吸引,抓住导入这一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导入就是激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那么,怎样导入才能做到引人入胜,从而点燃这根导火线呢?只有不断创新求异才能赋予导入环节全新内涵,让学生从上课之初就被深深吸引。
  一、从职业的自豪感导入
  在第一学期开学之初,面对学生生源情况比较复杂(来自河北几个不同的县、学习基础差、没有音乐基础等)的情况,我总是在每次上课的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职业自豪感教育,给学生讲幼师专业的就业形势,讲“幼儿园老师是孩子一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启蒙老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幼儿园里经常用到的一首教学曲子”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例一:如歌曲《玛丽有只小羊羔》的导入,我是这样导入的:“大家从不同的地方来到这个学校,都怀揣着一个美丽的梦想,那就是将来做一个优秀的幼儿园老师。其实,一个人童年的记忆是最深刻的,幼儿园老师往往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选择的这个职业是非常高尚的,希望大家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曲子《玛丽有只小羊羔》是幼儿园教学中的经典曲目,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学。”此导入方式从强化学生的职业神圣感和自豪感入手,很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好。
  二、从关键字导入
  “关键字”必须是能概括音乐主题的字,同时必然是内涵广泛有话题内容的字。这种导入方式主要是借助学生联想丰富和热衷表达自己观念的特征,主要优点是简洁生动,在进入音乐教学和欣赏之前就启发学生张开联想的翅膀,为后面参与音乐体验做必要准备,并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实例二:如学习《幸福拍手歌》,我写下了“幸福”两个字,请学生谈谈:“看到这两个字你会想起什么?说说自己感觉幸福的事情。”大部分学生能很快联想到家人团聚、亲人关爱、助人为乐、有成就感等。然后,我继续引导学生表达幸福的方式,可以有笑、喊、哭、鼓掌等外显的方式,也可以有默默品味、心中欣喜等内敛的方式等,从而逐步导入本课主题。特别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联系这首歌时,要多联想自己记忆中幸福的时刻,投入真实的感情,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从日常生活话题导入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音乐同样源于生活。教材所选用的音乐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从相关的日常生活话题导入音樂课教学会显得自然贴切,也易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实例三:如歌曲《好日子》的导入,我首先出示一系列节日或日期:除夕、大年初一、正月十五、五一、十一、生日、寒假、暑假等,笑着问:“看到这些日期后,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共同点是什么?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这样导入虽然简易,但如能掌握好,就能从一开始就非常自然而生动地获得这一课所需要的气氛。有时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从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导入音乐课题,这体现了教育的灵活性,也可以称之为教育智慧。
  四、从图片式导入
  实例四:在学习“进行曲”一课时,我设计在音乐课刚开始,大屏幕上先出现建国50周年时天安门广场隆重、威武的阅兵式镜头,奇怪的是没有音乐(引发问题),学生很快发现了问题,并向老师提出疑问,教师反问:“根据你们的观察,什么样的音乐在此时播放最合适?”此时,如梦初醒的学生各抒己见,自然选了“一堆”进行曲,教师板书:进行曲,然后导入新课。
  五、从音乐导入
  实例五:在学习《保卫黄河》一课时,媒体先播放《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黄水谣》,展示黄河两岸秀丽旖旎的景色,当音乐进行到“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时,媒体展示日本人残害中国百姓的各种画面。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播放的这首歌曲是哪个历史时期创作的吗?
  学生:抗日战争时期。
  教师: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应该都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八年间日本人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
  《黄河大合唱》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最经典的作品,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其中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为人们所熟悉。本课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和教师的导言,创设一种同本课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起到了导入新课的作用。
  六、利用故事导入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大多比较感性,喜欢听一些情感故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在教学的开始阶段适当地运用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就可以讲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故事。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相爱、抗婚到双双化作蝴蝶地情节,让学生认识故事的主线“梁祝相识”“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里相送”“抗婚”“楼台相会”“化蝶”,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正确认识,之后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就能够使学生对音乐的各个部分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同时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这里仅仅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导入方式,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手段也不尽相同,但无论什么方法,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新课的学习。
其他文献
摘要:双语教学符合国际结算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也符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要求,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双语教学效果与预设目标有一定差距。本文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通过调查《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现状,提出改革措施,以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的深入以及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国际结算;双语教学;现状;改革  双语教学改革是当前高校改革的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很多本科高校已经在外贸类专业进行了双语教
摘 要:等離子体诊断是一门测定等离子体特性的技术,本文对探针法等离子体探测的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包括静电探针、磁探针和电导率探针技术,并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本讨论对等离子体光谱诊断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等离子体诊断;静电探针;磁探针;电导率探针  一、 引言  等离子体(Plasma)是一种由带电离子和自由电子为主要成分的物质形态,可理解为电离的气体,该形态的物质广泛存在于
摘要:在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指导下,转变传统课堂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目的,地理情境教学应运而生。“乳畜业”一节涵盖了多个较抽象的地理概念,是运用地理情境教学的良好载体。  关键词:地理情境教学;乳畜业;地理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指导下,转变传统课堂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目的,地理情境教
摘 要:识字教学一直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應当在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化被动识记为主动识字,并让学生在教学中掌握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关键词:语文;低年级;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语文学习,既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也十分有挑战性。而识字又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说:“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摘要: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语言的教学,也是一门美的教育。英语教师利用英语语言之美,将美育渗透于初中学校的英语课堂,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从而让英语课成为一种美的熏陶和享受。  关键词:英语之美;美育;音韵之美  英语教学首先就是一门语言的教学,而语言本身就是用来沟通的,有了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门才会打开,从而才能感受到美的存在。为了培养学生良性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对美的感悟和创造,教
摘要:高中化学难度大,学习内容多,课堂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灌输”式和“给予”的方式教学,教师的主体作用取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低效现象严重,与新课改的理念相去甚远。本文从情境导入、问题教学、实验教学等方面,阐述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课堂创建的问题,以期共享。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面对高中化学,学生们指出:  (1)任务繁重;  (2)难度系数大;  (3)实验性强;
摘要:一直以来,生物均是高中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且能维护学生的有效发展。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新的教学理念也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要求高中生物教学除了要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还应重视更多新观念、新方法的引进。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理念  一、 引言  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所谓的新课程
摘要: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它犹如一股新鲜血液广泛地滲透到了各行各业,信息时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作为完善软硬件设施、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师资力量的有效手段,逐渐被引入到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和教学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班美术活动;运用  一、 活动简介  中班美术活动《怪物朋友来坐客》是根据幼儿园中班教材中美术活动《怪物朋
摘 要:高中化学是中学的理综小三门之一,由于其包含内容极其丰富,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甚至涉及了学生世界观和科学观念的完善,因此性质较为特殊,相较其他学科,化学在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正因如此,化学这门课目也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不低的要求,从而使很多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或者产生抵触心理。本文就如何培养中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兴趣试做讨论。  关键词:高中化学兴趣培养;自由想像;主
摘 要: “有偿替课”作为大学生“逃课”的新方式开始在高校蔓延,这股不正之风既在无形中对学生及教师的精神层面造成内伤,又在有形之中对高校物质层面造成外伤,严重污染校风、学风,遏制“有偿替课”势在必行。然而,“有偿替课”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文章认为,针对这些原因,应分别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方面着手,找到遏制“有偿替课”的出路。  关键词: 高校 “有偿替课” 成因分析 对策  随着高校大学生“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