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ART1橱窗人大集合,看看你是哪一种
高薪月光族,无奈的讨好
小城镇走出来的薇薇安奋斗了5年才在北京某外企站稳了脚。虽然拿着高薪,她仍然是个月光族,每个月她都要大采购衣服、饰品、鞋子、化妆品……无止境地更新换代。这是因为她所在部门的同事清一色都是“白富美”出身,想融入这个环境,就要和她们有共同话题,至少不能被人看不起。以前,同事们聊一些品牌,她不知道该怎么插话,现在她终于可以一起讨论、一起去逛街。可每当信用卡账单发来的时候,她都很心疼,不堪重负,有苦难言。
解析类型:迎合型“橱窗人”
她们的特征:为了融入环境,为了让别人认可和喜欢自己,她们会尽力隐藏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来迎合和讨好别人。如果不合群,不被群体接纳,他们会非常沮丧。
找到根源:为了缓解和他人不一致所带来的焦虑感,便形成了和他人保持一致的行为。对自我的肯定少,总想从他人的认同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这种人很可能一直生活在缺少肯定和赞赏的环境里,对别人的认可与赞美特别期待。
晒幸福,风光背后的隐情
艾丽和老公认识不久就闪婚了,两人工作好、家庭好,不需要为柴米油盐烦恼,是让朋友们艳羡的一对儿。同事们刚谈论完浪漫情调,艾丽就让老公订一束花送到公司;朋友们最近正热议和另一半去哪里甜蜜出游,艾丽和老公就飞去了欧洲。艾丽时常在微博上晒老公的礼物、旅游的照片,看着大家的评论,她觉得自己的幸福生活才有实感。事实上,她的老公对她这种做法颇有微词,甚至因为批评她“太虚荣”,两人还大吵过一架。
解析类型:展示型“橱窗人”
她们的特征:喜欢在微博、微信、博客上秀感情、秀恩爱,喜欢被别人评论“真幸福”“真羡慕”,喜欢听到别人说自己“嫁得好”——她们的所有满足感,统统源自他人的评价,可私底下和老公的相处并非那么如意。
找到根源:当你的内心很容易被他人的观念、行为、语言、态度影响与侵入时,其实是因为你没有自我,缺少原则,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或者叫“缺乏边界意识”。
攀比成瘾,
被忽略的真实感受
泰宁在单亲家庭长大,一向要强的母亲对她管教很严格,她从上小学起就一直是好学生,是其他父母常提的“别人家的孩子”。参加工作5年后,初中、高中、大学的同学轮番开始聚会。这些聚会让泰宁大受打击,那些上学时成绩比她差很远的同学,有好多都是有房有车,日子过得体面滋润。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泰宁心神不定,尽管房贷压力不小,她仍然挤出钱买了辆车。
解析类型:攀比型“橱窗人”
她们的特征:她们自尊心强,一直很努力,想表现出比别人更优秀的一面,想过上比别人体面的生活,想以此获得认可和赞赏,一直对自己高要求,不太容易得到快乐。
找到根源:攀比只是一种工具,“橱窗人”借此表达的是渴望被重视的心理。很可能成长中有过被忽视的经历,所以需要不断证明自己,来获取他人的注意。
PART2四步告别“橱窗人”,自在生活过起来!
第一步:不讨好不勉强,说出你的声音
总在乎其他人怎么看你,就会一直是他人的奴隶。背负外壳生活时,就会活得压抑、憋屈。
以前你这样想:多迎合和赞赏别人的观点,少提不同意见,容易让关系更融洽。
现在你这样做:和同事开会讨论,在朋友圈里聊天……无论是哪个圈子的交流,试着每次都发言,不只附和别人的观点,而是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第二步:不盲从不攀比,
放大自己的真正需求
生活离不开物质,但需要有选择性地拥有。物质能带来体面,但没法带来踏实和幸福。与其为自尊和攀比所累,不如找你真正需要的东西,以及你要坚持的东西。
以前你这样想:大家都有我没有,就落伍了;大家都说好的,肯定就好。
现在你这样做:具体了解东西的品质性能,列出它能给你带来的便利,以及你要为此付出什么,然后再确定自己觉得怎么样?自己需要吗?适合自己吗?
第三步:要体面要尊严,不如重建自信
无论是“面子”还是“尊严”,都是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东西,现在你需要从心里对自己进行肯定。
以前你这样想:我总是在哪些哪些方面不如别人,当别人夸我的时候,我总觉得是客气话,会有些心虚,连连反驳。
你现在这样做:连续一周,搭配几件凸显你气质的衣服,每天把自己打理妥当再上班,在进入办公区前、工间休息时,用30秒钟的时间看看镜子中的自己,微笑。当别人夸赞你时,诚恳大方地表示感谢。
第四步:用擅长的事,
给自己带来力量
利用好自己擅长的事情,既能让你和他人的关系更融洽,还能让你自信心爆棚。
以前你这样想:我没什么特长,总是被忽略,不受重视。
现在你这么做:多做擅长的事,与别人分享成果,让他们受益。如果你喜欢下厨,那就多做几次拿手菜或蛋糕甜品等,跟你的同事和朋友一起分享。如果你喜欢摄影,那就在休息时,多给其他人拍几张好照片。当你擅长的事给别人带来了帮助,不但利于拉近距离,融入环境,还能让身边人多了解你的优点,得到更多由衷的赞赏。
阳光朋友圈,帮你“走出橱窗”
你的朋友圈里是否也不乏“橱窗人”,或者充满了促使你成为“橱窗人”的坏因子?若想要彻底地“走出橱窗”,朋友圈很重要!你的核心朋友圈需要有这样的5个人:
1.TA生活簡单,物质需求欲很低,生活得闲适自得。
2.TA有点“傻”,从不想太多,很少沮丧,且愿意陪伴你。
3.TA不循规蹈矩,正过着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
4.TA充满智慧,大彻大悟,信仰某种宗教,心怀善意。
5.TA性格耿直,说话一针见血,经常一句话点醒你。
编辑 肖菲
高薪月光族,无奈的讨好
小城镇走出来的薇薇安奋斗了5年才在北京某外企站稳了脚。虽然拿着高薪,她仍然是个月光族,每个月她都要大采购衣服、饰品、鞋子、化妆品……无止境地更新换代。这是因为她所在部门的同事清一色都是“白富美”出身,想融入这个环境,就要和她们有共同话题,至少不能被人看不起。以前,同事们聊一些品牌,她不知道该怎么插话,现在她终于可以一起讨论、一起去逛街。可每当信用卡账单发来的时候,她都很心疼,不堪重负,有苦难言。
解析类型:迎合型“橱窗人”
她们的特征:为了融入环境,为了让别人认可和喜欢自己,她们会尽力隐藏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来迎合和讨好别人。如果不合群,不被群体接纳,他们会非常沮丧。
找到根源:为了缓解和他人不一致所带来的焦虑感,便形成了和他人保持一致的行为。对自我的肯定少,总想从他人的认同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这种人很可能一直生活在缺少肯定和赞赏的环境里,对别人的认可与赞美特别期待。
晒幸福,风光背后的隐情
艾丽和老公认识不久就闪婚了,两人工作好、家庭好,不需要为柴米油盐烦恼,是让朋友们艳羡的一对儿。同事们刚谈论完浪漫情调,艾丽就让老公订一束花送到公司;朋友们最近正热议和另一半去哪里甜蜜出游,艾丽和老公就飞去了欧洲。艾丽时常在微博上晒老公的礼物、旅游的照片,看着大家的评论,她觉得自己的幸福生活才有实感。事实上,她的老公对她这种做法颇有微词,甚至因为批评她“太虚荣”,两人还大吵过一架。
解析类型:展示型“橱窗人”
她们的特征:喜欢在微博、微信、博客上秀感情、秀恩爱,喜欢被别人评论“真幸福”“真羡慕”,喜欢听到别人说自己“嫁得好”——她们的所有满足感,统统源自他人的评价,可私底下和老公的相处并非那么如意。
找到根源:当你的内心很容易被他人的观念、行为、语言、态度影响与侵入时,其实是因为你没有自我,缺少原则,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或者叫“缺乏边界意识”。
攀比成瘾,
被忽略的真实感受
泰宁在单亲家庭长大,一向要强的母亲对她管教很严格,她从上小学起就一直是好学生,是其他父母常提的“别人家的孩子”。参加工作5年后,初中、高中、大学的同学轮番开始聚会。这些聚会让泰宁大受打击,那些上学时成绩比她差很远的同学,有好多都是有房有车,日子过得体面滋润。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泰宁心神不定,尽管房贷压力不小,她仍然挤出钱买了辆车。
解析类型:攀比型“橱窗人”
她们的特征:她们自尊心强,一直很努力,想表现出比别人更优秀的一面,想过上比别人体面的生活,想以此获得认可和赞赏,一直对自己高要求,不太容易得到快乐。
找到根源:攀比只是一种工具,“橱窗人”借此表达的是渴望被重视的心理。很可能成长中有过被忽视的经历,所以需要不断证明自己,来获取他人的注意。
PART2四步告别“橱窗人”,自在生活过起来!
第一步:不讨好不勉强,说出你的声音
总在乎其他人怎么看你,就会一直是他人的奴隶。背负外壳生活时,就会活得压抑、憋屈。
以前你这样想:多迎合和赞赏别人的观点,少提不同意见,容易让关系更融洽。
现在你这样做:和同事开会讨论,在朋友圈里聊天……无论是哪个圈子的交流,试着每次都发言,不只附和别人的观点,而是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第二步:不盲从不攀比,
放大自己的真正需求
生活离不开物质,但需要有选择性地拥有。物质能带来体面,但没法带来踏实和幸福。与其为自尊和攀比所累,不如找你真正需要的东西,以及你要坚持的东西。
以前你这样想:大家都有我没有,就落伍了;大家都说好的,肯定就好。
现在你这样做:具体了解东西的品质性能,列出它能给你带来的便利,以及你要为此付出什么,然后再确定自己觉得怎么样?自己需要吗?适合自己吗?
第三步:要体面要尊严,不如重建自信
无论是“面子”还是“尊严”,都是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东西,现在你需要从心里对自己进行肯定。
以前你这样想:我总是在哪些哪些方面不如别人,当别人夸我的时候,我总觉得是客气话,会有些心虚,连连反驳。
你现在这样做:连续一周,搭配几件凸显你气质的衣服,每天把自己打理妥当再上班,在进入办公区前、工间休息时,用30秒钟的时间看看镜子中的自己,微笑。当别人夸赞你时,诚恳大方地表示感谢。
第四步:用擅长的事,
给自己带来力量
利用好自己擅长的事情,既能让你和他人的关系更融洽,还能让你自信心爆棚。
以前你这样想:我没什么特长,总是被忽略,不受重视。
现在你这么做:多做擅长的事,与别人分享成果,让他们受益。如果你喜欢下厨,那就多做几次拿手菜或蛋糕甜品等,跟你的同事和朋友一起分享。如果你喜欢摄影,那就在休息时,多给其他人拍几张好照片。当你擅长的事给别人带来了帮助,不但利于拉近距离,融入环境,还能让身边人多了解你的优点,得到更多由衷的赞赏。
阳光朋友圈,帮你“走出橱窗”
你的朋友圈里是否也不乏“橱窗人”,或者充满了促使你成为“橱窗人”的坏因子?若想要彻底地“走出橱窗”,朋友圈很重要!你的核心朋友圈需要有这样的5个人:
1.TA生活簡单,物质需求欲很低,生活得闲适自得。
2.TA有点“傻”,从不想太多,很少沮丧,且愿意陪伴你。
3.TA不循规蹈矩,正过着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
4.TA充满智慧,大彻大悟,信仰某种宗教,心怀善意。
5.TA性格耿直,说话一针见血,经常一句话点醒你。
编辑 肖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