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孕育特色 体验润泽心灵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真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尽管人们普遍认可我们必须得从“教书育人”转向“育人教书”,但我们却依然发现,学校育人工作仍然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灌输是教育中的最大痼疾,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制约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简言之,“人”在灌输中不见了。
  于是我校提出并一直在追寻“言教不如身教”的体验式育人模式,力求德育能贴近小学生实际生活,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我校充分利用科技主题教育、科技生活体验、科技亲身实践、科技环境建设等实现“能力发展、品质提升、道德高尚、身心健康”的育人目标。
  科技活动激童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充分利用科技主题教育,激发孩子们的活动兴趣,根据学生喜爱游戏、爱挑战的特点,设计了系列主题活动,把德育因素巧妙结合在游戏、活动之中。如校园科技达人挑战赛,转魔方达人、七巧板拼图达人、水火箭达人等活动,不断培养孩子们敢于挑战、善于挑战的拼搏精神,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只做活动的引导和适时的鼓励,将时间和空间更多的还给学生;再如校园科技吉尼斯,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活动,活动中包括纸牌搭高比赛、纸桥承重量比赛等,众多的活动启发孩子们对科技奥秘探索的兴趣,很多活动需要小组合作完成,于是孩子们很自然的学会了分工合作、默契配合、相互理解,这比空洞的说教更易于接受。
  科技体验触人心
  当德育活动真正抵达孩子内心的时候,它才会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曾经关注过这样一个德育案例——为妈妈洗脚。为了感恩教育而让孩子们在操场上集体为妈妈们洗脚,很多妈妈在感受孩子辛勤劳作之余,更多的是尴尬。在声势浩大的活动中孩子们也未必能体会到学校教育的初衷。
  所以德育一定要“得人心”。我校利用科技项目活动,让德育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触及孩子的心灵。如我校每年在高段年级开展“让我们一起来护蛋”的活动,让每个孩子与一个鸡蛋相伴一个星期:带在身边一起上下学,一起游戏活动,一起睡觉休息,想办法保护鸡蛋不要碎掉,并在周五那天进行高空抛蛋比赛,让学生通过所学科学知识,用最有效的装置保护鸡蛋从三楼抛下还能安然无恙。这是一项综合性的科技生活体验活动,在活动的一周中班主任老师会不断地引导学生谈谈对保护弱小生命的意义和看法,分享保护过程的酸甜苦辣,让学生从中体会做事的艰难,培养他们认真负责的好习惯,活动不但让学生懂得了坚持,更磨练了耐心和意志力。我们将护蛋活动进行拓展教育,“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年幼的孩子很难体会生养的恩德有多深,通过护蛋活动,孩子们直接地感受妈妈孕育的不易和悉心照顾的慈爱,活动虽然只有短短一周,但感恩的幼苗已深深埋在孩子们的心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茁壮成长。
  科技实践接地气
  不接地气的教育是泛泛而谈,脱离实际的德育那是矫情。我校组织了大量科技实践活动,力图让德育活动更接地气。以“环保”教育为例,我校组织学生到科普基地——浙江鸿安纸业有限公司了解造纸的全过程和污水处理问题,切身体验一张纸的来之不易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专题调查,如学校一天中教师用纸量、学生的用纸情况等,然后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让学生知道资源循环利用的必要性,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接受心灵的震撼与洗礼。
  由此,我们拓展到水、电、粮的来之不易,让学生通过参观和实地调研活动,提升节约意识,环保的意识也逐渐植入学生的心里,并内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此次活动之后,学生们有感而发,自编自演了科普剧《人鱼一线牵》,并获得了浙江省首届科普剧评比一等奖。
  此外,学校利用校内农技实践基地,开展植物培养、种植、浇灌、施肥、除草、扦插等,并将所得劳动成果进行爱心义卖,并成了学校红领巾爱心基金,学生用自己的劳动成果献爱心,可以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校建立导游班,由学生接待来宾、介绍校史,知校、爱校情感潜移默化;在园艺所里,由学生负责校园各类盆景绿化的培育、点缀,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分享意识自然升华。
  科技环境塑氛围
  “环境育人”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环境是德育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凝聚。我校以科技为大背景,校园内处处体现趣味性、教育性:学校“乐鱼”池,彰显了学校“灵性的追求,学生养鱼、喂鱼、看鱼、写鱼、赞鱼……各班同学乐在其中,受益匪浅;我们坚持凸显”展示育人“,实施了“科学伴我成长、创新激励成才” “踏着伟人的足迹一起成长”等主题文化布置——科学家、名人画像、警句名言、学生作品、典型榜样等成了每一个学生无声的老师,围墙上展示的古今科学的成果和对未来科学的创想,无不向学生们传达着祖国科技日新月异。
  《易经·蒙卦》中提到“蒙以养正,圣功也”。小学作为德育的启蒙阶段,起到为孩子终身打好底色的重要作用。体验式育人模式,在提高孩子科技认知和创造能力的同时,更端正了孩子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好基础,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姚彩萍,浙江省嘉善县俞汇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王富丽
其他文献
据说,嘉善名字的由来,最早可考于《论语》"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又因地嘉人善而得名。嘉善县是江、浙、沪长三角城市群核心的一颗珍珠,在水的浸润下圆润温和又纯洁恬
在身材和长相之外,人还有很多精神、文化和气质的蕴涵。人几乎无法改变自己的“肉体形象”,但有修养的人却可以改变自己的精神气质。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长相负责。”这里的“长相”,应该指的是自己的“精神长相”。  教师的精神长相不仅应该是高雅的,而且应该是睿智的,具有亲和感,使学生见到老师,就乐意向老师敞开心扉,愿意和老师做知心朋友。  影响教师精神长相的因素很多,诸如情感、道德、性格、
开车通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有了我的“多功能眼镜”你就不用愁了。眼镜上面有一个小小的电波发射器,它能够源源不断地向人的大脑发出减轻疲劳、提高精神的电波。同时“多功能眼
期刊
校园与"超市"风马牛不相及,但凡事都有"规律"可循。超市有大空间,人生活要逛超市;校园有大空间,孩子们进校园要"逛荡",要生长。皆有大空间,皆有生活着、生长着的人,校园与超市得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中的这两句,一春一冬,一暖一寒,一绿一白,一喜一悲,形成了非常鲜明、强烈的对比,被后人评为《诗经》中最动人的诗
“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所谓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对新常态的静态解读。如果进行动态解读的话,“所谓新常态就是指由过去的状态向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常态的转变,是一个全面、持久、深刻变化的时期,是一个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并行的过程,是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时期、新的方式、新的趋势”。[1]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前面几位专家说得很全面,我也来谈谈看法。我个人认为,现在的师德问题突出,舆情紧张,一方面是教师行业确实出现败类,另外一方面,对此类媒体进行大肆宣扬的媒体也出了问题,媒体人的价值观引领出了问题,而这又能追溯到学校的教育培养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我认为,最根本的是对准教师的培养出了问题——我们对即将踏入教育界的新教师们,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忽视了师德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何为道德的本质?人类已经进行了三千年的探索。古希腊哲学家们对道德进行了思辨研究;发展心理学家对道德研究做出了贡献;脑科学对道德特异脑区存在与否做出研究,指明了道德判断中
中小学德育政策是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为解决具体的德育问题,实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为中小学德育工作制定的行动准则。它是学校德育中的政策因素,是德育理论与实践的中介环节,是保
[题目]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馈赠礼品,无可厚非。但不知从何时起,送礼变了味儿,托人办事,跑官晋级等也要意思一下,于是,送礼便成了贿赂的代名词。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