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超声消融与肌瘤挖除术后子宫肌瘤患者盆腔粘连情况及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来源 :重庆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既往行子宫肌瘤挖除术与聚焦超声消融(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FUA)术的子宫肌瘤患者盆腔粘连情况,并分析影响盆腔粘连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既往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或FUA术并再次手术的282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既往治疗方式分为既往手术组(n=79)与既往FUA组(n=203).收集两组患者的再次手术记录,根据盆腔粘连评分规则对两组患者盆腔粘连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盆腔粘连的影响因素.结果 既往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62.0%vs.46.8%)、盆腔粘连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既往F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年龄、人工流产次数、病灶最大径均与盆腔粘连的发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人工流产次数、病灶最大径均是盆腔粘连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与子宫肌瘤挖除术相比,FUA治疗子宫肌瘤术后盆腔粘连发生率更低,盆腔粘连严重程度更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对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因消化性溃疡就诊于福建省立金山医院行急诊胃镜检查诊断为Forrest分级Ⅱb级溃疡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行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分为内镜电凝止血组(59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36例),内镜电凝止血组采用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内科保守治疗组予禁食、制酸、保护黏膜等治疗,统计患者内镜电凝止血治疗或内科保守治疗1周内再出血率、平均住院天数,转外科及介入手术率、消化道穿孔的发生率.结
目的:探讨高位肛周脓肿患者应用自拟消痈化脓汤联合挂线引流的治疗作用.方法:113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首先采用肛周脓肿挂线引流术治疗,术后对照组56例给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观察组57例术后给予自拟消痈化脓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创面分泌物、治疗总有效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8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7、14 d肉芽生长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创面分泌物改善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
目的 探究高龄(年龄≥7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围手术期心力衰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因股骨粗隆间骨折就诊于该院并顺利完成手术的500例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将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n=62)和未心力衰竭组(n=438).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寻找围手术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合并认知障碍、基础心脏病患者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 探究吉西他滨(GEM)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对肺癌小鼠肿瘤体内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制备肺癌小鼠模型,将4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PD-1组、GEM组和联合组,分别给予磷酸盐缓冲液(200μL/kg)、GEM溶液(50 mg/kg)、PD-1抗体(100μg/kg)、GEM溶液和PD-1抗体(GEM溶液:50 mg/kg、PD-1抗体:100μg/kg)干预.比较4组小鼠肿瘤质量、体积、生长情况及生长抑制率;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目的 探讨严重产后出血(PPH)患者紧急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发生严重PPH(产后24 h内出血总量超过2000 mL)的223例产妇资料,其中38例产妇行紧急子宫切除纳入观察组,其余185例产妇纳入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紧急子宫切除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紧急子宫切除的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既往妊娠1~2次、既往妊娠次数≥3次、既往剖宫产次
目的 比较Caprini和Padua两种风险评估模型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承德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确诊为VTE的166例患者为观察组,按照1:1的比例随机选择同时期住院的166例非VTE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用Caprini和Padua两种模型分别对其VTE发生风险进行评估,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两种
目的 探讨以循证为支持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应激、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98例HICH患者,根据建档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循证为支持的ERAS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出院时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尿管留置时间、清醒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3、5 d应激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
目的 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NOD1)基因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小鼠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8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分别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BS)和Hp灌胃,间隔48 h灌胃1次,共5次;末次灌胃后24 h,快速尿素酶试验鉴定是否感染成功,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无菌获取胃组织、脾脏组织及血液,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鉴定感染小鼠胃组织炎症程度的变化;PCR检测小鼠胃组织中NOD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
目的 评估入院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ALC)对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者6个月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入住本院的171例初诊成人HLH患者首次入院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首先依据患者初次诊断为HLH后6个月内的生存状态,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LC的最佳界值,将患者分为高ALC组和低ALC组,比较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再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HLH患者6个月死亡风险的独立因素;最后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一步验证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使用比伐芦定与肝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就诊并接受PCI治疗的16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患者在PCI后接受比伐芦定治疗(比伐芦定组),80例患者在PCI后接受肝素治疗(肝素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凝血功能、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并比较PCI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