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君子范儿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7458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台北,觉得这里真是所谓“君子范儿”,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普遍很高,温良恭俭让,习惯成自然,这不是因为要接待来自岛外的客人才刻意表现出的客套
  
  仍然记得六年前初次到台北时的新鲜感,那时候觉得除了满目的繁体字之外,景象上看台湾,根本就像是东南沿海的一个省。台北城市风貌远远不及北京、上海等地壮观和现代,高层建筑比内地的一线城市少得多。近年来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参观,不少人当着台湾同胞的面嚷嚷:怎么没几座像样的高楼啊!
  我有机会在台湾地区参加会议或者访问,以前几次都是走马观花,最近这次是下马看花,深切体会到台北之美,并不在其有没有多少高耸入云的水泥建筑。若论外表,台北输于中国大陆许多城市。其实,以我观察所见,台北之美,美在许多细节,如一些人家的空间或者店铺门口看似随意,实则颇具慧心的布置,都值得驻足玩味。在台湾许多地方,连地下停车库都干干净净的,就知道这里的清洁,决非表面功夫。台湾人到大陆去,最难以忍受的是厕所,台湾的厕所叫“化妆间”,里面的确是干净,习惯于这样的厕所,再光顾大陆许多所谓“卫生间”,对那里的“卫生”实在不敢领教。
  初次来台北时,已经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有着沦肌浃髓的影响。我造访一家律师事务所,进门便见一副对联:“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写的是东坡词句。在另一家律师所,见一间律师办公室挂着的竟是著名作家高阳亲笔书写的一副对联。
  台湾朋友也处处透着谦让多礼。早年间的台湾学生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都要学习儒家经典,诸如四书五经之类。学校教育也很重视培养学生礼仪素养。从他们说话的腔调就可以感觉得到这种教育的成果,台湾人讲话很少粗声大气,说话调门很低,气度自然从容,只有在选举造势等少数场合,才见到青筋直露,扯着脖子声嘶力竭。有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在台湾大学学习了几个月,回大陆前,有教授问他对于台湾最深的印象,他想了一下,说台湾很安静,特别明显的是在一些餐厅,要是在大陆,一定吵得像菜市场一般。
  在台北,处处感觉人和人之间的亲善。我读《镜花缘》,看到其中的淑士国,作者抱有讽刺的态度,道是过犹不及。然而,我看起来,淑士国是应该有的,当然不必连酒保都之乎者也起来,但一定要有文明素养,不能以粗俗为美,以鄙陋为自然。我们中国号称礼仪之邦,海峡两岸的人们,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还是时见落差。我在台北,感受到那里的人,温良恭俭让,习惯成自然,这不是因为要接待来自岛外的客人才刻意表现出的客套。
  台湾人的谦恭多礼,常常让我惭愧。来到台湾,处处衬出自己的俗鄙。痞子作家王朔从美国回来曾撰写《在美国,我显得粗鄙》一文,称:“美国人非常规矩,社会井井有条,执法也很严,在国内我们都被人骂惯了,觉得人和人之间就应该互相不友好,可是我到美国之后觉得在那里真是好到得老对周围人说‘谢谢’了,因为我在美国遇到的很多情况是你去找人办事,人家还对你极为客气。但是我非常不喜欢美国人爱在路上跟陌生人打招呼这一条,因为我英语不好,他们一跟我打招呼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样一来,让我显得挺无礼的。”在台北,同样会生发这样的感触。
  我听台湾一位法学教授谈起大陆同行,感叹大陆的许多教授都很霸气,有的虽然顶着教授的头衔,但粗俗不堪,望之不像个书香之士。其实,我们在大陆彼此打量,何尝没有此感?陈丹青写《民国的范儿》,大概就是由此而有所感发吧。台湾的这位教授提到,台湾也不是一开始就有这种文明气象,人民知礼明理,也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所谈的脏乱吵、不排队和不遵守交通秩序等,说的就是台湾过去的情景。不过,若论学者教授,倒是在气度气质上没有输过、堕落过。
  责任编辑:黄倩
其他文献
[摘 要]倾听能力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但学生倾听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去思考、实践和探索,让“倾听”之花美丽地绽放于英语课堂之中。  [关键词]倾听能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鼓励;听说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3-0044-02  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
【教材解读】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月迹》写的是几个孩子在奶奶的引领下,于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足迹的故事。这篇散文以儿童的心态、儿童的视角来描绘中秋月,极具童心童趣,把追逐美好事物的感情和谐地融入景物描写之中。语言清新质朴、天真活泼,那些旁人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景与物变得妙趣横生。大量的叠音词打破了一些语言运用的规律,显得新颖独特,且朗朗上口。  文中那静谧深远的意境、心物合一的内涵,让五年级学生去领悟
【摘 要】新编故事是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常规做法之一。有的课文虽然在课后安排了语言运用练习,但文中并没有相应的可以借鉴或者模仿的部分。遇到了这类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发现例子,用好例子,最终达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目标。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拓展阅读;创编故事  新编故事是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常规做法之一。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统编教材中,有的课文
有一种叶形奇特的观赏植物,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它的叶片浓绿而硕大,每个叶片上都有8道深深的裂痕,这些叶片既像一只只长着8个手指的绿掌,又像一个个长了8只角的盘子;而且,在叶片的边缘,有时还镶着一层黄色的金边。因此,人们给这种植物取了既好听又惟妙惟肖的名字——“八角金盘”,或者叫“八金盘”“八角盘”“八手”“手树”,等等。  八角金盘为五加科八角金盘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本属只有两个种。除了大家比较熟悉
一  正午,江城县人民医院住院部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愤怒的人群打出一幅白底黑字的标语:“惩治庸医,还我健康!”人们振臂高呼口号,呐喊声惊天动地。有几个彪形大汉紧握双拳往里冲,要去殴打主刀医生,被保安和闻讯赶来的警察制止。这时,医院的赵院长站到人群面前大声说:“要想解决好问题,你们派个代表进来協商。”  在警察再三劝说下,人们才渐渐散去。  这桩医疗纠纷,源于一个三十多岁妇女的宫外孕手术。由于病情复
也许是七月的洪水撞疼了情感的堤防,摊开稿纸,我的笔下麻利地流出了——我的乡亲,我的堤——这呼唤,如同久别的游子跪向白发苍苍的母亲,一声“妈”过后,便是嘤嘤的抽泣。  一幅硕大的图画无数次地占据了我思绪的屏幕:汪洋恣肆的浑水,浸泡着东倒西歪的绿树,浸泡着白墻黑瓦的村庄,猪儿被冲上了房顶搁在瓦缝动弹不得,牛群挤在小岛样的高地惊慌失措,几只白鹭在水面不停地飞舞……  我扔掉了手中的笔,大声地对白鹭说:“
1  初遇郝琴是那年在匹兹堡,在匹大东亚图书馆,考试周刚刚过去,读者稀稀落落的,都像是教授或研究生,如我这样的闲人在这里鲜见。我在书架间来回踱了一会儿,選两本书落座,发现一位与我年纪相仿的同胞。她坐得靠边,面朝窗外,也就是朝着福布斯街那片鲜绿的草地,是一个“非读者”,正在那里堂而皇之地钩织着线活儿。  这钩线活儿的手艺说来可是够遥远的了,曾几何时,我们那伙人多么热衷,在北大荒的火炕上,每逢刮风下雨
人生, 对我们而言, 就是一條永远无法回头的漫长道路。我们一生都在这条路上跋涉, 只为看到那黎明的曙光。  青春年少的我们, 谁不想鲜衣怒马, 一骑绝尘, 在人生路上留下潇洒逐梦的背影? 谁不想指点江山, 与成功来个亲密接触? 但要想欣赏到美景、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们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弗洛斯特曾就“林中路”的选择深感怅惘, 毕竟选择了一条路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个方向、一方风景。  当我们找到了属于
那是个雨天,因忘了带伞,而等车的公车站台又是一个临时的、无盖棚的路边小站,所以,我只能站在绵绵细雨中,耐心等待公车的到来。   雨在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覆盖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我的头发与衣裳也已潮湿。而公车迟迟不见踪影,多少使得我愈加地烦躁起来。   就在这时,一把伞轻轻伸了过来,遮挡住飘向我身上的雨水。我侧首看去,那是位二十来岁的男孩,戴着眼镜,脸上挂着一份阳光的笑容,我感激地向男孩道了声谢,
不止一次,陈小水无聊地盯着活动板房房顶的蜘蛛网发怔,那里,有时候会有一只细脚伶仃、肚皮上有着花斑纹的蜘蛛出现,看它急速地在网上爬动,似乎在收拾什么战利品,有时候,那里则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只有微风轻轻吹拂着蛛网……他希望那只蜘蛛出现,它一出现,会帮他帶走无边无际的寂寞,是的,他真的有些厌烦这样的生活了,这样憋屈的生活何时能有个了断呢?   你不要走来走去,你老是走来走去,老板会以为你身体没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