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暖男宝玉要不得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荣国府的丫头一般有两条出路:给奴才小子做老婆,或者给主子作小妾。但“僧多粥少”,给主子作小妾、“当半个主子”成了丫头们心里都梦想过一过的独木桥。
  除了已经重点培养的袭人、晴雯,离“半个主子”最近的就是鸳鸯了。鸳鸯极得贾母倚重—三宣牙牌令时,她指挥倜傥;陪主子奶奶尤氏吃饭时,她极有脸面……按照這个趋势发展下去,贾母百年之时,极有可能把这个心腹丫头也指给眼珠子似的宝玉。鸳鸯能揣摩贾母心意,自然也深知有此可能,那么她自己是怎么想的呢?
  当宝玉扭股糖似的缠着鸳鸯祈求“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吧”,鸳鸯的反应是赶紧叫袭人:“你跟他一辈子,也不劝劝,还是这么着。”“还是这么着”表示她早知道宝玉有这癖性。她可不像金钏那样,上赶着问“我这嘴上是新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宝玉从小跟着老太太,鸳鸯也从小服侍老太太,她早就对宝玉的脾性了如指掌,知道这个温柔男并不是真像别的女孩子认为的那样是个宝。
  怎么不是个宝呢?你看宝二爷对女孩子多体贴:对林妹妹是一天问八回,就连晴雯、麝月提出的条件也是有求必应—不由得让人觉得宝玉真是个暖男。
  透过这些温暖的表象,鸳鸯却比别人多了一份冷静明透:宝二爷可以一边记挂着林妹妹的病应该修个好方子配药,一边见了和湘云一样的金麒麟马上揣起来给湘云留着;一进屋看见金钏困倦,连忙掏出个香雪润津丹给她喂到嘴里;一出门见着“画蔷”的龄官身体单薄,又担心她心里的煎熬怎么受得住……他也可以在金钏被王夫人一巴掌打在脸上的时候抽身就溜,也能在三日水米未沾牙的晴雯被拖出怡红院时目瞪口呆,一句话都不敢说……
  他现在尚未娶妻,又长得好,平日里和姐妹们如此亲近,自然不会有人说什么,假如几十年后“还是这么着”,大腹便便的中年宝二老爷不再“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也没有了家族最高掌门人的宠爱,却还处处关心着身边的任何女子,那时身为他的小妾,又该如何自处?
  何况鸳鸯是“家生子”奴才,若她真做了姨太太,就她兄嫂那两口子的势利样儿,必定惹得人多嘴杂的荣国府下人们在背后开骂,然后使绊子。到那时鸯鸳只能使着几个小丫头,拿着二两银子的月例,生着没完没了的闲气。赵姨娘给主子添了一儿一女,自己的“舅爷弟弟”赵国基死后,主子也不过是赏了20两银子。聪明如她,又怎会像别的女孩子那样想着做宝玉“姨太太”的“美差”?
  所以在大老爷要鸳鸯做小妾的时候,她索性放开胆子大闹一场“剪发风波”,表明自己的心迹,不光不给大老爷做小妾,就连众人都捧着的宝玉也不行:“我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
  向往宝二爷温存体贴的女孩子们如过江之鲫,鸳鸯冷眼旁观,心里暗暗好笑:这个太阳一样的暖男身上那些“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性情体贴,话语缠绵”的行为不过是出于性格和习惯,与其他无关。与其让他阳光普照似的分这么一杯羹,最后落个不尴不尬,甚至凄凄惨惨,还不如早些离得远远的。
  编 辑/朱 寒
其他文献
1938年,美国电视台还没有开播、电脑还没有诞生,穷困潦倒的美国人只能听广播。有媒体的地方就有大V,虽然广播大V们没有办法参与直播访谈,但至少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年,美国戏剧界天才奥森·韦尔斯才刚刚23岁,但他已经声震百老汇。他打算从戏剧界走向全美国,于是做了一个很酷的决定:把一部科幻小说中的情节改编成广播剧,并且以新闻节目的形式通过广播播出去。  于是,1938年万圣节那天晚上,哥伦比
蒋介石的姑姑蒋赛凤17岁出嫁,婚后产下一个女儿,唤作阿春。可惜蒋赛凤的丈夫英年早逝,撇下这对苦命的母女。同样不幸的还有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在蒋介石八岁时,蒋介石的父亲撒手人寰。王采玉在嫁给蒋介石的父亲之前嫁过人,因丈夫去世,才再嫁到蒋家,如今却再次成为寡妇,十分痛苦。  由于同病相怜,再加上是亲戚关系,王采玉和蒋赛凤经常来往,走得很近。而蒋介石和小表妹阿春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蒋赛凤每次到王采玉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城下,激战之后,尸骸遍地,血迹斑斑。城中,他无力地瘫软在椅中,面色疲惫地听着臣子的奏报:“陛下,我军全军覆没,京城……快守不住了”。从自己做出决定的那一刻起,他已经明白,这样的结局不可避免,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刻来得这么快。  当年,他是大凉的皇太子,大凉周边有燕、赵、秦、汉诸国,他的父皇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而他,则在父皇的安排下习文练武,很快成长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储君,获得朝
有位才華横溢的网友手绘了一系列穿越水墨畫,在他的画里,古典人物呈现出了不一样的姿态……
绍熙四年(1193年),南宋官员陈傅良出任代理中书舍人(秘书),负责替皇帝草拟诏书。在陈傅良看来,要当一名好秘书绝不能唯命是从,必须坚持原则,不合理的诏书坚决不写。  當时,太监陈源仗着宋光宗宠信自己,专横跋扈、为所欲为,很多高官都不敢得罪他,陈傅良却不在乎这些。一次宋光宗对陈傅良说:“陈源对朕忠心耿耿,朕准备提拔他为内侍押班,你来写一份任命诏书吧。”陈傅良觉得不能让陈源这样的人得到重用,严词拒绝
宋仁宗的鼻尖曾有两次沾上大臣的唾沫,一次是包拯干的,另一次是谏官余靖干的。  一次,仁宗准备修一座塔,为了避免大臣群起反对,他早早便下令退朝。余靖站了出来,挡住去路,厉声指责仁宗这次大错特错,并要求他立即改正自己的错误。仁宗当然不答应。  余靖毫不客气,吹胡子瞪眼,将仁宗好一通教训,说他固执己见,十分不该;说他不听群众意见,让人失望;说他昏头昏脑,缺乏民主。无奈,仁宗只得让步,收回主张。  余靖不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要做的事很多,比如剿灭元朝的残余势力、改善饱受战火摧残的民生、增加财政收入等,他却花费大量时间制定出了一系列繁文缛节,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细致入微程度可谓空前绝后。  他首先规定了全国人民怎么穿衣,对天子、亲王、大臣、老百姓的衣服样式、衣服颜色、衣服长度、衣服用料全都做了规定,甚至连袖长、开衩的高度,都规定得一清二楚,衣服上绣的图案也做了明确规定。除皇族外,老百姓不能
五代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在宋军人川后一仗未打就开城投降,与蜀汉后主刘阿斗如出一辙。这事挺不光彩,就连他老婆,后来成了赵匡胤妃子的花蕊夫人也瞧不上他的窝囊样,写了首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但孟昶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昏庸无能。  公元934年,孟昶的老爹在成都称帝,同年病死,16岁的孟昶被匆匆推到前台。为稳定人心,孟昶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他先是秘
京城有一户姚姓人家,新有弄璋之喜(古人生男孩后,会把璋给他玩弄,希望他有玉一样的品质),其乐融融。到了洗三之日,左邻右合都来致贺,却发现姚府内外贴满了新生儿的图影,尺寸有大有小,惟妙惟肖,一看便知是出自丹青高手。  宾客们都很惊异,问姚家主人为何贴这些图影。主人也茫然不知,只说是一夜之间莫名出现的,之后便请人把图影揭去,唯恐烧之不吉,便收藏在柴房里,以铜钱镇之。  到了满月之宴,姚府一夜之间又遍布
被誉为“女权教母”的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早年已经是引人瞩目的学霸。那是1929年初夏,月见草开满了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校园,香气馥郁的空气中飘浮着一丝紧张的气息,这里正举办着一场令人望而生畏的全国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手如云,竞争空前激烈,只有寥寥几人能够获得含金量极高的全国哲学教师资格证书。最后,拔得头筹的是萨特(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紧追其后的就是波伏娃。  两個学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