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航海类院校,专业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轮机工程管理专业,轮机英语的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良好的教学师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教学结果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轮机英语 教学方法 误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03-02
在历年海事局组织的适任证书考试中,轮机英语理论的通过率总是低于其它科目,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校提高总体通过率的一个瓶颈,而轮机英语教学过程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而影响通过率,因而教学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轮机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水平,提高成绩成为老师研究教学的焦点,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轮机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几个误区做一简要分析。
误区一 懂得专业知识就行
航海类轮机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考证科目共7门,分别为主机、辅机、管理、电气、工程基础、机修和轮机英语,虽然在《11规则》生效后考试科目改为5门,但轮机英语的学习在甲类航区的大证考试中影响重大。轮机英语是以英语语言为载体来叙述专业课知识点的专业英语,因而一些老师会认为专业英语嘛,只要学好专业课,轮机英语看看题库就通过了,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强调了专业知识的重要却忽视了语言这门载体更重要,就像一艘运送货物的船舶,要运送的货物排放的平整,而船舶却构造的危机四伏,如何能在海上乘风破浪呢?再者学生的英语基础本就薄弱,对基本的词汇,句型结构掌握不牢,即使知道专业知识,又能读懂几个英语句子,看得懂英文说明书呢?因而学好轮机英语需要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两者都要抓两者都要硬。
误区二 阅读课与听说无关
轮机英语阅读所用教材以王建斌主编的《轮机英语》为主,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有相似观点,书中句子长,复合句、并列句多,句子结构复杂,不易读懂,因而我们在开轮机英语阅读这门课之前先学习《轮机英语基础》来让学生热身,找找学习长句子的感觉。不论在基础阶段还是深入阶段,一些老师只注重了词汇的积累,句子的分析,阅读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听说这一环节,会认为阅读课就是阅读能力的增强,而听说能力的提高留给听说课好了。这种观点严重违反了事物普遍联系这一哲学原理。从某种程度上阅读课是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课程。
学习语言要从“听说读写”入手,可“听说读”是关系最密切的,他们属于对知识的输入,“写”是对知识的输出,只有足够的输入,才会有足量的输出。而在输入阶段,只用到“读”这一形式过于单一,所以要用上“听和说”,阅读课的知识点全面,词汇丰富,更容易练习“听和说”。这里的“说”不是要求学生讲英语脱口而出,口若悬河,当然这也是学生很难达到的水平,而是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学过的词组,如to transform sth. from A to B, 简单的句子,如The diesel engine is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说出来,从而辅助记忆,去掌握更多更长的句子,形成良性循环,达到良好的输入效果。
误区三 课文讲解与题库练习异步
现在的授课过程是一个学期讲《轮机英语》课本中的课文内容,一个学期对相关题库的题目进行强化,因而存在脱节。学课文时,没做配套题目巩固课文内容,使得对课文理解不深刻;做题库题目时,因课文已经学习完太久,相关题目竟又找不出头绪,两者欠缺相辅相成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已经认识到这种不合理,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将课文和题目结合,课文讲解完紧跟相关题目,从而加深课文理解,增强题目解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知识体系。
误区四 课堂教学与课下巩固脱节
现在的教学手段日益多样化,不再只是借助于黑板和粉笔,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学生可以图文并茂的吸收知识,老师也忙于课件的制作,但会走入一个误区,过于追求课件的观赏性,而忽视了使用性。有的课件呈现的内容多而杂,因而教学者在实际教学中会被“翻页”牵着鼻子走,课堂成了图片的展示。由于课堂内容无重点难点之分,学生课下也无从巩固,故难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课堂上老师的教与课下学生的学是互补的,所以学习提倡课前复习,课上听讲和课后复习。有的老师认为课讲完了,布置作业学生不就可以课下巩固了吗?对,老师在意的是“讲完了”,作业也有了,似乎就完成了全部的任务,有没有想过学生“学会了”吗?课上零零散散的讲解还是繁文冗长的说给学生听,重点难点提炼了吗?布置的作业是考试的关键点吗,还是只是一种形式,那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建立了反馈机制吗?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到何种程度了,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加深吗?因而我们老师要树立课堂精讲、条理、重难点突出,以利于学生课下的巩固,而课下巩固不只是学生的事情,老师要及时倾听学生的反馈,全面了解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情况,为以后的授课打好基础,为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
误区五 宁可多讲忽略精讲
要想讲好课必先备好课,讲课时的语言表述重要,但备课思路更为重要。讲述者思路有了,思路清晰,那倾听者自然不会一头雾水。讲过《轮机英语》题库的老师必然知道,里面的题目比较混乱,大管轮的和三管轮的题目混在一起,锅炉的和泵的题目混在一起,即使是现在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的《轮机英语考证自学教材》,虽已将题目归类,分成主机、辅机、电气、管理四部分,各大部分中又分了各章节,但里面同样出现重复题,没有将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英文表述的题目放在一起,学生只能孤立的理解题目,题目之间不能融会贯通。老师对题目一个挨一个的讲,学生一个挨一个的听,题目孤立的存入学生脑海。老师没少讲题,学生却是孤立无援。因而老师忽略了一个思路,就是将同一知识点的题目串起来讲,精讲,讲前两道题,后面的三道由学生自己思考,举一反三,由学生讲解,尽可能多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在题目与题目之间找到了连接点,知识得以串联,学生学的扎实,学的有劲儿。
以上是对轮机英语教学的一点反思,教学相长,教学虽然存在一定的重复性,但更多的是学习、思考和创新的过程。同样的内容每教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又会到达一个新的起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肖沛,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航海英语教学的启示,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2012
[2](美)鲍里奇(著) 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12-1
【关键词】轮机英语 教学方法 误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03-02
在历年海事局组织的适任证书考试中,轮机英语理论的通过率总是低于其它科目,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校提高总体通过率的一个瓶颈,而轮机英语教学过程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而影响通过率,因而教学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轮机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水平,提高成绩成为老师研究教学的焦点,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轮机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几个误区做一简要分析。
误区一 懂得专业知识就行
航海类轮机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考证科目共7门,分别为主机、辅机、管理、电气、工程基础、机修和轮机英语,虽然在《11规则》生效后考试科目改为5门,但轮机英语的学习在甲类航区的大证考试中影响重大。轮机英语是以英语语言为载体来叙述专业课知识点的专业英语,因而一些老师会认为专业英语嘛,只要学好专业课,轮机英语看看题库就通过了,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强调了专业知识的重要却忽视了语言这门载体更重要,就像一艘运送货物的船舶,要运送的货物排放的平整,而船舶却构造的危机四伏,如何能在海上乘风破浪呢?再者学生的英语基础本就薄弱,对基本的词汇,句型结构掌握不牢,即使知道专业知识,又能读懂几个英语句子,看得懂英文说明书呢?因而学好轮机英语需要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两者都要抓两者都要硬。
误区二 阅读课与听说无关
轮机英语阅读所用教材以王建斌主编的《轮机英语》为主,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有相似观点,书中句子长,复合句、并列句多,句子结构复杂,不易读懂,因而我们在开轮机英语阅读这门课之前先学习《轮机英语基础》来让学生热身,找找学习长句子的感觉。不论在基础阶段还是深入阶段,一些老师只注重了词汇的积累,句子的分析,阅读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听说这一环节,会认为阅读课就是阅读能力的增强,而听说能力的提高留给听说课好了。这种观点严重违反了事物普遍联系这一哲学原理。从某种程度上阅读课是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课程。
学习语言要从“听说读写”入手,可“听说读”是关系最密切的,他们属于对知识的输入,“写”是对知识的输出,只有足够的输入,才会有足量的输出。而在输入阶段,只用到“读”这一形式过于单一,所以要用上“听和说”,阅读课的知识点全面,词汇丰富,更容易练习“听和说”。这里的“说”不是要求学生讲英语脱口而出,口若悬河,当然这也是学生很难达到的水平,而是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学过的词组,如to transform sth. from A to B, 简单的句子,如The diesel engine is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说出来,从而辅助记忆,去掌握更多更长的句子,形成良性循环,达到良好的输入效果。
误区三 课文讲解与题库练习异步
现在的授课过程是一个学期讲《轮机英语》课本中的课文内容,一个学期对相关题库的题目进行强化,因而存在脱节。学课文时,没做配套题目巩固课文内容,使得对课文理解不深刻;做题库题目时,因课文已经学习完太久,相关题目竟又找不出头绪,两者欠缺相辅相成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已经认识到这种不合理,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将课文和题目结合,课文讲解完紧跟相关题目,从而加深课文理解,增强题目解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知识体系。
误区四 课堂教学与课下巩固脱节
现在的教学手段日益多样化,不再只是借助于黑板和粉笔,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学生可以图文并茂的吸收知识,老师也忙于课件的制作,但会走入一个误区,过于追求课件的观赏性,而忽视了使用性。有的课件呈现的内容多而杂,因而教学者在实际教学中会被“翻页”牵着鼻子走,课堂成了图片的展示。由于课堂内容无重点难点之分,学生课下也无从巩固,故难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课堂上老师的教与课下学生的学是互补的,所以学习提倡课前复习,课上听讲和课后复习。有的老师认为课讲完了,布置作业学生不就可以课下巩固了吗?对,老师在意的是“讲完了”,作业也有了,似乎就完成了全部的任务,有没有想过学生“学会了”吗?课上零零散散的讲解还是繁文冗长的说给学生听,重点难点提炼了吗?布置的作业是考试的关键点吗,还是只是一种形式,那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建立了反馈机制吗?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到何种程度了,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加深吗?因而我们老师要树立课堂精讲、条理、重难点突出,以利于学生课下的巩固,而课下巩固不只是学生的事情,老师要及时倾听学生的反馈,全面了解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情况,为以后的授课打好基础,为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
误区五 宁可多讲忽略精讲
要想讲好课必先备好课,讲课时的语言表述重要,但备课思路更为重要。讲述者思路有了,思路清晰,那倾听者自然不会一头雾水。讲过《轮机英语》题库的老师必然知道,里面的题目比较混乱,大管轮的和三管轮的题目混在一起,锅炉的和泵的题目混在一起,即使是现在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的《轮机英语考证自学教材》,虽已将题目归类,分成主机、辅机、电气、管理四部分,各大部分中又分了各章节,但里面同样出现重复题,没有将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英文表述的题目放在一起,学生只能孤立的理解题目,题目之间不能融会贯通。老师对题目一个挨一个的讲,学生一个挨一个的听,题目孤立的存入学生脑海。老师没少讲题,学生却是孤立无援。因而老师忽略了一个思路,就是将同一知识点的题目串起来讲,精讲,讲前两道题,后面的三道由学生自己思考,举一反三,由学生讲解,尽可能多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在题目与题目之间找到了连接点,知识得以串联,学生学的扎实,学的有劲儿。
以上是对轮机英语教学的一点反思,教学相长,教学虽然存在一定的重复性,但更多的是学习、思考和创新的过程。同样的内容每教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又会到达一个新的起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肖沛,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航海英语教学的启示,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2012
[2](美)鲍里奇(著) 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