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策略的“反抒情”r——论于坚诗歌中的抒情性及其反思

来源 :昭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rot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坚的诗歌时常被认为具有后现代“拒绝深度模式”的性质,在语言游戏的背后,诗歌呈现出“零度抒情”,甚至反抒情的特征.然而细致分析文本会发现,于坚的口语化诗歌具有“原乡”之情与日常生活抒情化两种向度.他的短诗和一部分长诗,正是通过抒情这一维度,超越了日常琐碎,获得了诗歌意义上的精神向度与价值立场.于坚的诗歌理念与他的作品之间也存在着偏差,这与诗人不断更新的生命体验有关.
其他文献
师范生师德教育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职前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实践视角下的师德养成打破传统的离身学习,以具身认知为理论指导、师范生专业素养提升为旨要和未来育德实效为追求.为此,具身化师德培育要遵循师德培养规律,强调师范生的身体在场;构筑“三全育人”具身化师德培育模式;树立用人导向,建立校外导师制,完善师德协同培养机制;依托师德预警,侧重师范生师德的过程生成性.
清末地方自治是立宪之本,它是中国内部问题重重和外国侵略的情况下提出的.这一制度在民国初期得到进一步延续.清末民初昭通的地方自治也随着开展起来.宣统元年(1909)昭通实行自治,创办自治传习所培养自治人才、开办自治公所、建立县议事会、实行自治选举;民初昭通继续实行清朝的地方自治制度,民国16年(1927)奉令停办自治.清末民初的地方自治以失败告终.清末民初昭通的地方自治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对昭通以及中国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为了解幼儿时间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昭通市Z幼儿园为例,经对70名教师和家长开展调查研究表明:幼儿对时间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理解整点时间和活动顺序,但并未养成良好的守时习惯;幼儿时间观念的形成是多方面的结果,既有家庭和学校因素,也有同伴和幼儿自身生理发展因素;认为幼儿具有时间观念的教师和家长,对幼儿不守时的原因归因比较单一;认为幼儿没有时间观念的教师和家长,对幼儿不守时的原因归因比较多元.培养幼儿良好的时间观念,应重视幼儿事件时间的体验;家校与社会建立协同培养机制;科学方式培养幼儿时间管理能力.
昭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为适应学校转型发展需要实施分类分级教学改革,目的是增强课程的实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改革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对今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优化和改进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研究数据显示,大山包保护区共记录鸟类153种,隶属于16目45科93属,生态类型中以鸣禽为主,但涉禽和游禽也占较大比重.国家一级保护物种6种,CITES附录Ⅰ收录5种,IUCN近危(NT)2种.鸟类留居型以留鸟为主,但候鸟种类也占较大比重.其中留鸟主要以东洋种为主,与保护区所处地理区系一致.G-F指数为0.78,其中G指数为4.30,F指数为19.80,表现出科间多样性较高,属间多样性较低.研究结果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保护区内鸟类群落结构的认识,为保护区鸟类保护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群的C#-正规性是C-正规性的推广.我们利用C#-正规子群的性质刻画有限群的可解性与超可解性,得出一些充分条件和充要条件,并推广了一些结论.
朱熹的“声气”论是从哲学出发,进而“一以贯之”在其诗学、乐学中.受理学思想影响,朱熹的声与气表现出两者的绝对分开、紧密的胶着状态之悖论的和谐统一.理、气、声的关系应该是:有是理才有是气,有是气才有是声,即理→气→声.在乐学上,“金声玉振”表达的是理学乐学交织下的声气融通;在诗学上,“熟读”强调文本声音的重要性,以沉潜之气反复地讽诵和声音呈现,以更好地理解文本之气和义理.从音乐表现与诵读文本两方面看,朱熹意欲达到声、气和谐的诗学审美追求.故朱熹处理声、气之矛盾与共生关系的目的不在矛盾,而是通过两者相互碰撞与
《别让我走》是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借助克隆人的故事反思生物技术伦理,探索人性.基于加布里尔·佐伦的空间叙事理论,分析该小说中的空间叙事.研究发现,地志空间展现了人物对自身身份的觉醒过程,时空体空间揭示了人物移动的轨迹以及原因,文本空间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情感态度.小说中空间的构建揭示了命运的既定和无法逆转,人总会去到他该去的地方.
近年来网民们在网络交际时使用了大量具有委婉表达效果的称谓语,对其进行全面搜集整理,并以生态语言学为视角,对其进行全方位解读.网络委婉称谓语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并且与语言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网民们应多使用委婉交际用语,自觉抵制网络不文明用语,维护网络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和谐.
《乌鸦》(The Raven)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杰出诗人爱伦·坡的经典诗篇,于20世纪20年代初译入中国,其充满神秘的黑色浪漫和忧郁诗学为五四运动后的现代文学场域带来了新的资源和灵感,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这时中国正值新旧、中外文化交锋之际,文学社团各抒己见,众说纷纭.《乌鸦》既是炙手可热的文化资本,其翻译活动也成为了文学社团表达理念、争夺文化资本的途径.20年代的文学社团:学衡派、沉钟社、《真美善》和《奔流》杂志之译诗通过选择不同语言形式和操纵原诗主题,展现了不同的译者习惯、文化诉求以及意识形态,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