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勘探领域分析及区带优选

来源 :天然气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er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元古代—早古生代碳酸盐岩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塔里木盆地震旦系碳酸盐岩层系古老、埋藏深,钻井少,许多地质问题尚不清楚,制约了深层碳酸盐岩层系的勘探.基于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地质结构分析,通过地层对比及地震预测等手段,对震旦系有利烃源岩的分布、深层高能储集相带及成藏组合进行研究,梳理了盆地震旦系的勘探领域及有利区带.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发育斜坡—盆地相烃源岩,齐格布拉克组上部发育优质白云岩储层,与寒武系底部玉尔吐斯组泥岩可形成有利成藏组合;塔北隆起南斜坡及塔中隆起北斜坡,是塔里木盆地震旦系白云岩最有利的勘探区带,万米埋深内有利勘探面积约为3.1×104 km2.研究成果对塔里木盆地震旦系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基于应用型财经类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重复率检测技术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局限性出发,通过梳理影响应用型财经类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各因素,在重复率检测视角下提出提高应用型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以期为应用型财经类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与提高提供参考.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基础,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及群落结构决定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其服务功能.大气CO2浓度升高导致的海洋酸化和全球变暖等复杂的环境变化同时作用于海洋浮游植物,对其生长、代谢以及种群演替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主要综述海洋酸化和升温单一以及耦合作用下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光合作用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多重环境压力下海洋生态系统的响应及机制提供参考.
本文研究了南京市现有养老机构的区位分布和发展现状,发现南京市主城区的养老机构区位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养老机构呈聚集态分布在中心城区并逐渐向外围城区扩散,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在服务模式和运营方式等方面各有特点,指出了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并从选址、环境改造、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参考建议,以期对南京市养老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文本生成任务需要对大量词汇或语句进行表征,且可将其建模为序列决策问题.鉴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在表征及决策方面的优良性能,DRL在文本生成任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文本生成方法改变了以最大似然估计为目标的训练机制,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存在的暴露偏差问题.此外,深度强化学习和生成对抗网络的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文本生成质量,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综述将系统阐述深度强化学习在文本生成任务中的应用,介绍经典模型及算法,分析模型特点,探讨未来深
以页岩气平台井组井间干扰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试井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储层基质渗透率、压裂改造参数、井间距、激动强度等参数对井间干扰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掌握了页岩气水平井不同生产时间的压力分布特征,明确了井间干扰对气井最终可采储量(EUR)的影响程度,形成了综合考虑气井EUR和井控地质储量采收率的井距优化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天然裂缝不发育、井间人工缝网未沟通的情况下,压力波在改造区外传播范围有限,页岩气平台井组井间干扰强度一般较弱,在改造区及其附近压降程度最大,优化井距时不仅要考虑井间是否有压
本文分析了日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特点及经验,从完善政府职能、完善高校和科研机构职能、强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部各项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议,以期对我国技术创新及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深层页岩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大,但在复杂地质演变过程中,其储层物质组成、力学性质和相态赋存等发生了变化,具有一定特殊性,对储层孔隙发育产生重要影响.以四川盆地泸州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为例,基于储层物质组成和孔隙结构表征等实验,获取储层的物质组成和储集空间特征,研究储层物质演化规律及其孔隙贡献.结果表明:①垂向上由浅至深,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含量先增高后降低;储层矿物组成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其他矿物包括长石、碳酸盐矿物和黄铁矿.②龙马溪组有机质孔隙贡献随埋藏深度增加总体上表现出增大的趋势
页岩储层的含水特征对页岩气评价与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对于高—过成熟煤系页岩的相关研究缺乏.对取自沁水盆地阳泉区块的2块煤系页岩样品进行了平衡水吸附实验,研究了吸附水对页岩孔隙结构参数的影响,探讨了吸附水在页岩纳米孔隙中的赋存与分布.结果表明:页岩样品吸附水对孔隙结构参数有显著的影响,吸附水含量(饱和度)与部分孔隙结构参数呈现非线性负相关关系.页岩样品中很低的吸附水含量就可大幅度减少其有效孔隙结构参数,尽管如此,即使页岩样品达到很高的吸附水饱和度,仍有部分孔隙空间与表面积可用于气体吸附.吸附水在非微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和克拉苏构造带处于同一区域构造背景,发育相似的石油地质条件,含气目的层系分别为侏罗系阿合组和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层特征是造成勘探开发效果差异的重要因素.系统开展阿合组与巴什基奇克组储层特征对比,对2个构造带的勘探开发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利用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从储层沉积背景、储层基质与裂缝特征以及储层敏感性等角度出发,开展阿合组和巴什基奇克组的储层特征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2点勘探开发启示.结果表明:构造样式是控制优质储层分布的重要因素,克拉苏构造带构造样式主要
为探究湖北荆门探区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定量评价孔隙的非均质性和复杂程度,以YT3井五峰组—龙马溪组为研究对象,通过低压氮气吸附实验,并结合有机碳含量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等,分析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基于低温氮吸附分形几何学方法建立了FHH分形模型,讨论了分形维数与页岩组成、孔隙结构、物性、含气性及埋深等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龙马溪组下段和五峰组有机碳(TOC)含量明显高于龙马溪组上段,且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显示出硅酸盐矿物逐渐增加,而黏土矿物减小的趋势;②页岩现场解吸含气量显示,有机质丰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