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档案馆召开《馆藏抗战损失档案专题目录》出版座谈会

来源 :北京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d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 由北京市档案馆编辑的《馆藏抗战损失档案专题目录》日前内部发行。11月23日上午,市档案馆召开了该书出版座谈会,市档案局馆长陈乐人出席会议并讲话,对与会专家学者给予档案工作的关心表示敬意。会议由副局馆长任志主持,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顾问白介夫、会长何理,中国档案出版社社长于薇、国家档案局馆室司副司长王雁宾、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副主任李蓉、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汝丰、刘耿生,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章伯峰、庄建平、曾景忠、卞修跃,首都博物馆研究员李铁虎、北京市社科联研究员荣国章、北京联合大学教授贺真等二十多位部门领导及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该书按照抗战期间案发地点分为北平内城、北平外城、北平四郊、北平、天津、河北六个部分,收录了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北平地区及河北等地遭受战争侵害和损失情况的相关档案条目共3109条。每一条目由序号、题名、附件、提要、档号等项组成。
  与会部门领导及专家学者充分肯定开展抗战损失调查的意义,高度评价《馆藏抗战损失档案专题目录》的出版。大家一致认为,这次调查工作是一项基础工程、精品工程和传世工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座谈当中,史学界专家学者对北京市档案馆20年来整理公布的一系列有关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史料,以及实地考察求证史实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该书作为内部发行,书中涉及的未开放档案如需调阅,须提前履行调阅未开放档案的相关手续。
其他文献
黑河现代化国际边境口岸城市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支撑。满足这一要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搭建平台,打造人才高地;完善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人才开发
9月5日上午,北京市档案学会隆重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冯鹤旺、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兆民,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社团管理处处长王杰、北京市档案局馆领导陈乐人、姜之茂、任志、马素萍,学会第四届理事会领导包金春、冯惠玲、方旭、贺真、苏文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档案学会副秘书长霍力华、北京市社科联学会管理处副处长周燕杰,以及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冯伯群、赵国俊、李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支持下,在北京市档案局的关心指导下,广大档案工作者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扎实工作,创造性地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为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区直机关档案管理系统达到了全市先进水平,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关于做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档案处置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便民工程档案管理的意见》相继出台,《文化
党中央指出:“要迅速在全国上下造成一个重视农业、支援农业和发展农业的热潮,齐心合力把农业搞上去,”把农业搞上去已成为我国国情的大气候,如何把农业搞上去?中央提出:“三靠方针”即: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靠政策有一定的局限性;靠投入有一定的制约性;只有靠科学,才有无限的广阔性。国务院最近决定,依靠科技兴农,推广科技成果,有识之士都感到科技兴农是发展中国农业后劲之后劲。但谁来普及科学种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