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以学科本体为起点的感性美术教育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tc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对基础美术教育的理解,主要基于这样一种逻辑:普通学校美术教育是“通过艺术的教育”(Education through Art),落脚点在于育人,美术属于“工具”①.这一解释,将“美术”置于社会文化传承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中,淡化其学科属性,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而言,定位准确、清晰,易于理解,在各地有关新课标理念推广的“国培”活动中已经成为基础性结论.该结论促成我们学校美术课程的一系列变化,较之以往,不求专深,广义的美术文化教学从形式上变得丰富多彩和生动,内容上讲求文脉、传统和人文素养.整体而言,现行美术课程其实更显“理性”,负载着诸多责任和功能,主张和目的更为全面和高远了.不过在实践过程中,一些片面的理解令人担忧,这种流行的、看似准确而理性的“大一统”的解释也值得反思和探讨,因为其缺少必要的激情,明确的目标之下隐含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味道.而美术基于情感,总以“工具”待之,则少了真诚,满足于肤浅,容易走偏.
其他文献
2010年的初冬和往年一样如期而至,寒意渐袭.但是一则获奖消息却提前带来了春的暖意,为我平淡的教学生涯画上浓重的墨彩,丰富了我的生命.rn“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
在我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几件小泥塑,有菠萝、人物、玫瑰花(图1至图3)……每当看到这几件泥塑作品时,我总会想起那次充满欢乐的泥塑课.rn泥塑课是很受中学生喜爱的一门课,七年
2012年7月,澳大利亚国家课程评估和报告委员会公布《澳大利亚课程标准:艺术(幼儿园至十年级)》(以下简称《标准》),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第一套幼儿园至中学
行业期刊的现状普遍不容乐观,读者减少,生存困难。既有历史的体制性的原因,也有行业期刊本身的问题。要走出困境,不仅有待于期刊主管主办部门为行业期刊松绑,作体制性的变革,
期刊
1999年11月国务院批转后,我院积极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经过认真、充分的准备,从2001年1月1日起,对原有的后勤系统进行了实质性改制.目前新的管理体制已基本确立,新的运
通过对美国科学家最近提出的期刊影响因子新评价系统计算方法的学习,发现期刊影响因子在准确反映期刊影响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以往研究结果提出进一步完善期刊影响因
一、土家族吊脚楼概述rn湘西土家族民居的外部造型丰富多彩、自由灵活.步入湘西土家族村寨,展现的是一幅长长的画卷:层层重叠的马头墙高低错落,掩映在绿树青山与蒙蒙雾气之中
本栏目前两期介绍了中外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实践先驱及其改革。也探讨了流传至今的熠熠名作中蕴含的深厚思想。本期秉承以往的“微视角”,推出新主题——国家领袖与教育事业。一
通过建立完善的学习和科研机制,鼓励编辑人员编撰结合、编研互进,采用多种学习和研究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塑造“学习研究型编辑”。在实现编辑人员综合能力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