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文化变迁与奕车语的保护与发展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pgre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哈尼族奕车支系,主要居住在红河县的浪堤乡、羊街乡及车古乡一带。奕车人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过去哈尼族没有文字,1957年中国政府为哈尼族创制了与拉丁字母形似的哈尼族文字,从1958年至今断断续续在哈尼族地区试行,取得好的成效。但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哈尼族语言文字存在面临严重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变迁中奕车语面临的问题,提出通过保护和发展哈尼族语言文字,激活哈尼族自身文化力量,探索哈尼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哈尼族,奕车语,哈尼文字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族支,分哈雅、碧卡、豪白三个方言。洛玛村的奕车人所操语言为哈雅方言奕车语。
  本文语言调查点红河县浪堤乡浪堵村委会洛玛村,全寨137户,分两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674人,其中男性352人,女性322人,劳动力361人,全村为奕车人。
  洛玛,位于浪堤乡东北边,距离浪堤乡3公里,属于山区,国土面积有1.5平方公里,海拔1650米,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1163.7毫米。
  洛玛村奕车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与汉族群众有着密切的交流,在语言上有同化的倾向,出现汉语借词等来表达生产、生活、社会、科技、经济等方面的词语较多。
  一、语言使用的现状
  (一)奕车语使用方式
  奕车是哈尼族的支系之一,主要居住在红河州红河县浪堤乡、羊街乡及车古乡一带。由于其历史迁徙的漫长演绎,奕车人在与大自然长期的相处和碰撞中,创造了原始、神秘、辉煌的奕车文化,它涵盖了哈尼族农耕、宗教、祭词、历法,民俗、服饰、婚姻、饮食等,具有社会学、民俗学、伦理学的深邃内涵。居住区背靠古木密林的山腰建村搭寨,房屋建筑一般是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墙基用石块从地下半米深入砌至高出地面半米,便从基石上用土坯砌墙,用坚实的圆形或方形木柱支撑屋檐或门楼。哈尼族的卧室也兼做厨房,在火塘边搭上一撑床,这里就是家中老人居住的地方。哈尼村寨倚山而建。户与户之间紧挨着建房。高低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朴实多变的景象。以村寨为单位,并开垦了梯田。洛玛村奕车人使用的就是奕车语。在所生活的区域内,他们使用奕车语的方式:家庭里使用,邻里同民族内部使用,集市公众内部交流使用。
  在调查那段时间,笔者住村长家。一天,黄昏,一个村民来村长家反映情况,说他家的秧田的秧苗被别人家的羊吃光了,让村长出面去解决,他与村长讲了50多分钟,用的全是奕车语。
  村子的一家小卖铺,经常会有许多人聚集在哪里谈古论今,他们讲他们所见所闻,家常往事等,用的是奕车语。
  每天放学,学生们用奕车语喊着回家。笔者问过15个学生,他们平时的用语,回答是,上课讲汉语,放学后都讲奕车语。
  洛玛村95%的年轻人备有手机,经常能听到用奕车语通话,笔者问过139名用手机的人,他们平时用什么话通话,回答是,与本民族和会讲本民族语的人通话时一般使用奕车语,与其他民族和不会讲奕车语的人通话时用汉语。
  (二)奕车语使用中的变化
  洛玛村虽然全村使用奕车语,但由于年龄结构,文话程度的不同,使用语言也有些不同。老人讲的奕车语较纯正,借词用得少,年轻人讲的奕车语就没有老人讲得纯正,借词多。就此,笔者走访了一户奕车人家。李勒博,男45岁,小学文化;李勒博父亲72岁,文盲;李勒博媳妇40岁,小学文化;李勒博女儿16,初三学生;李勒博外甥6岁。让他们用奕车语说以下几句话。
  1.今天下午4点上课
  李勒博父亲:Niaq neeq mqneeq yul seq sul’aq zol.
  李勒博:Niaq neeq mqneeq yul seq上课.
  李勒博媳妇: Niaq neeq mqneeq yul seq上课.
  李勒博女儿: Niaq neeq mqneeq4点上课.
  李勒博外甥:Niaq neeq下午4点sul’aq zol.
  2.这部手机是900块钱买的。
  李勒博父亲:Seljil xil mol weilxal nial neil hhel al siq .
  李勒博:Seljil xil mol weilxal nial neil hhel al siq .
  李勒博媳妇: Seljil xil mol 900 neil hhel al siq .
  李勒博女儿: Seljil 900 neil hhel al siq .
  李勒博外甥: Seljil 900 neil hhel al.
  从以上的例子可看出,李勒博的父亲说的都是纯正的哈尼话,李勒博说的偶尔有个别词应用借词外,也算纯正,他媳妇说的偶尔有借词,也算纯正,他女儿说的汉语借词就比较多,说的哈尼语就没有那么纯正了,他外甥说的借词多,语句也比较简单。以上几句话让其他的老人、妇女、年轻人和儿童说,情况与李勒博家一样。
  由此可以得出洛玛村说奕车语时,老人、中年说的奕车话纯正,年轻人说奕车话借用汉语借词比较多,儿童表达简单。虽然在语言使用上有些不同,但这种现象并不影响他们间的交流,因为在长期的交流中已形成了一种习惯,听习惯了,互相间都比较熟悉对方讲话的特点,所以他们用奕车话交流时,交流中不会有多大的障碍,相互能够很好地交流。
  (三)洛玛村民族文字使用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哈尼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习一直靠口授心记。没有文字一直是阻碍哈尼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1952年中国政府为帮组哈尼族人民解决文字问题,全面提高哈尼族社会发展程度,组织有哈尼族干部参加的哈尼语言工作队,开始进行哈尼族语调查研究。于1957年写出了《关于划分哈尼语方言和创制哈尼文的意见》的哈尼语调查报告,制定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哈尼文字方案》(草案)。哈尼文以哈雅方言的哈尼次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绿春县大寨哈尼语额语音为标准音。这个方案于1957年3月在昆明召开的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讨论通过,又经1958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讨论,呈报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试行。   红河州《哈尼族口传文化译注全集》编译工作于2008年启动,红河县抽调了3位同志参加州编译办组织的业务培训,洛玛村有两人参与业务培训,于是有两人懂哈尼文使用。
  (四)问卷调查情况
  1.基本情况
  这次问卷调查表共发了100张,收回100张。根据笔者的抽样问卷调查需要,洛玛村奕车人使用奕车语分为这三类人:老年人(年60岁以上)、中年人(35岁以上)、青少年人(在35岁以下)。
  2.调查结果。
  在100人中知道有哈尼文的有10人,占10%;不知道的有90人,占90%;参加过哈尼文培训的有2人,占2%。
  如果有机会学习哈尼文,愿意学习的有30人,占30%;不愿意学习者40人,占40%;回答“无所谓”的30人,占30%。
  在“你觉得哈尼族有没有必要学哈尼文”中,回答“有必要”的20人,占20%;回答“没有必要”的有30人,占30%;回答“无所谓”的50人,占50%。
  在“学哈尼语与汉语是否矛盾”中,认为不“矛盾”有70人,占70%;回答“有矛盾”的30人,占30%。
  在“你是否主张推行和使用哈尼文”中,回答“主张”的有70人,占70%;回答“不主张”的30人,占30%。
  在被调查者中,100%是哈尼族奕车人,他们在生产生活中能熟练地使用自己的母语。
  3.综合分析结果
  汉语虽然已成为族际语言,但在洛玛村子,奕车语言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他们深爱自己的语言。从文卷中发现,在被调查的100名哈尼族奕车人中,以哈尼族奕车语为母语并能熟练使用的有100人,占100%。
  目前哈尼文普及程度很低,在问卷调查者中,懂得哈尼文的就有2人,占2%,但希望参加学习哈尼文愿意学习的有30人,占30%。
  宣传力度不够。哈尼文创制于1957年,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师资不够,知道哈尼文的人极少。
  二、影响哈尼语的一些问题
  (一)民族文化逐渐消逝
  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不少哈尼族年轻人纷纷离开村寨外出打工,逐渐对梯田农耕文化的情感淡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文化以现代高科技为载体大量的流入,不断地冲击着民族传统文化,人们在欢庆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由于其设施的落后和人才的匮乏,在日常生活中一天天地逐渐消失着,它们渐渐被人们淡忘,渐渐退出了哈尼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土掌房少了,别墅式的落地钢混房多了; 10岁到29岁奕车女孩,90%不愿意穿戴本民族服饰,喜欢汉族的服饰和饰品;5岁到14岁的奕车孩子不愿意说本民族化,普通话越来越流行了;传统的歌舞遗忘了,村寨里年轻人80%不会吹巴乌;传统的民族节日淡了,汉族的春节开始浓了。哈尼族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也开始简化,仪式过程由繁杂到简单,传统的固定程序也被打破了,许多祭祀文化正在消失。改革开放以后,先进的生产工具,使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生活,落后的农具被淘汰,交通的便利,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并开始转变观念,与外界进行交流。新的生活,新的潮流使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发生着巨大改变;新的文化形式,娱乐方式纷至沓来,这给传统文化造成强大的冲击。
  (二)本民族意识的日渐淡漠
  目前哈尼语专业人没有持续的来源,哈尼语文工作者日渐减少。哈尼族奕车人对本民族文化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又由于传播媒介的普及,交通的便利,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民族传统文化后继无人。
  三、对策建议
  与众多的其他民族一样,哈尼族奕车人的的民族文化频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受到了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威胁与危机,民族传统文化夹杂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文化因素。从“刀耕火种”到使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从梯田“刻木分水”到使用现代化的灌溉,奕车人民在实现现代化飞跃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把原始的、传统的、生态的民族习俗文化留在了记忆中的深山里。古老的神话传说、古老的歌曲舞蹈、古老的宗教祭祀,离现在的奕车人越来越远,古老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社会的发展和矛盾无可避免,文化的变迁也是自然规律,文化的传承要在解决生产生活与社会文化的冲突中进行,真正做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1)挖掘民族文化精髓,打造民族文化精品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努力打造一批民族文化精品力作,以艺术精品来体现民族的精神特质。
  (2)加大民间文化研究开发,打造有影响有特色文化活动。
  (3)形成统一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培训和培养传承民族文化的人才,教授和学习民族文化技术和技艺,并且因从小开始,培养专业人才。政府要在传承民族文化体系上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以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形式,鼓励和资助传习机构、传承人等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习、授徒等活动。
  (4)建立传统文化档案,利用文字、图片、影像等媒体和数字化信息技术,对哈尼族的相关文化传统、功能意义、传承特点、信息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的收集、记录和分类、编目、建立全面系统科学的档案。
  四、结束语
  一种语言的生存和发展,就要有适合它生存使用的环境。如环境发生变化,语言也会发生变化。如今,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哈尼奕车语的生存环境悄悄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哈尼奕车语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汉文化的冲击,变得越来越小,哈尼奕车语使用的环境受到了汉语威胁,面临着语言使用环境慢慢变小的危机。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同时语言又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对于哈尼族奕车人来说,要坚持使用自己的语言,使其更好地为本民族服务。因为语言是文化传承根本,语言消亡,文化也会随之消亡。保护了自己的语言,也就保护了自己的文化。
其他文献
【关键词】学习动力;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9-0141-04  【作者简介】曾永青,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南京,210046)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是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课在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动力的现状,设计游戏热身、情景表演、倾听心声、拓
【摘要】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明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要走的道路和目标,我们要在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关键词】儒学;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出席纪念
【摘要】任何传世的经典佳作都不可能凭空而出,不论其题材或创作手法有何不同,都是艺术家经由长时间对世界的观察,通过自己内心的体会、感悟,并利用在前人、师长那里学习到的绘画理念和技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语和方式,准确和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审美意趣来实现的。  【关健词】中西绘画;大师;临摹  【中图分类号】 J20 【文献标识码】A  美术史上那些著名大师及他们传世的经典佳作永远是后来者学习和研究的
黄薇一生丰富的经历,充满了艰险曲折的传奇色彩。她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留学,全面抗战爆发后,即离开日本回到她侨居的新加坡。  1938年4月,她作为新加坡《星洲日报》记者来到武汉,参加武汉新闻界组织的战地记者团,奔赴徐州前线采访。接着,她又来到山西、河北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用三个多月的时间,走了40多个县,行程数千里。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当局严密封锁消息,歪曲事实真相,黄薇运用巧妙的方法,避开国
1964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毛主席对攀枝花的开发作过许多指示,他说:“攀枝花不搞起来我就睡不着觉。”大家一听急了,会后中央、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就开始了攀枝花钢铁厂厂址的考察论证工作。四川的杨超他们准备了十几个备选厂址,我们就一个一个都去看。  意见比较集中的有三个地方:弄弄坪、西昌和乐山。攀枝花钢铁厂厂址最初定在西昌,但发现了一个地震问题,后来西昌由于水、煤、运输处在地震带上等因素被排除了。  选弄
【摘要】20世纪30年代法国盛行“戏剧电影”(théatre filmé)。1932年,电影大师雷诺阿将一部勒内·弗旭瓦的戏剧作品《布杜落水记》以自己的方式搬上了大银幕。当时被批评“背叛原著”,但该片如今却被视作经典。以此为例, 我们可以很好地去思考改编以及戏剧和电影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出戏剧改编电影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文学改编;雷诺阿;电影;戏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莫扎特的的音乐作品灵动多变,同时又大气恢弘,在其音乐创作进入到黄金时期时,已经能够在大气恢弘的作品中将自身的个性进行充分的体现。在古典音乐中,莫扎特的作品已经上升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在钢琴音乐史中,莫扎特占据了不可撼动的地位。本文主要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的一些风格以及形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从而分析了一些主要演奏特点,对其中的音色、触键力度、速度、装饰音以及阿尔贝蒂低音进行分析研究、全面
【摘要】泮村灯会有5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时面临着一些保护传承困难的问题。为此,要处理好8对关系,包括:扭转“现代化偏见”,修复传统民俗与宗族的关系;明确政府责任,理顺传统民俗与政府的关系;消除认知误区,认清传统民俗各部分内容的关系;超越小农观念,协调传统民俗与外来人口的关系;改革教育体系,平衡主流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的关系;转变迷信观念,端正宗族信仰与教育事业的关系;调整运作机制
【关键词】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0—0060—03  【作者简介】金晨晨,浙江省平湖市新仓中学(浙江平湖,314205)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七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渐增强,他们渴望成长,却常常忽略对亲情的感受。本课采用热身游戏、绘本阅读、冥想、绘画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父母
中共中央军委驻上海旧址——原新闸路经远里1015 号,现新闸路613 弄12 号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共中央军委的诞生地和成长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党的工作重心始终放在宣传和组织民众上,对于创建自己的革命武装,独立领导军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一次国共合作达成之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参与黄埔军校建校治校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开始重视军事工作,着手组建党直接领导的武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