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几何设计对车辆行驶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来源 :城市道桥与防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86827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是由人、路、车辆等组成的综合体系,车辆行驶受到道路几何参数的影响较大。首先分析了直线、圆曲线、坡长、坡度等参数对车辆行驶的影响。随后利用Carsim软件建立的车辆模型、道路模型及人-车-路的综合仿真模型,并利用双移线法分析了模型的可靠度。最后依托某城市快速路,利用车速变化系数Kv和侧滑安全系数Ks分析了车辆行驶特性变化规律。该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的城市道路几何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结合庐江县文明南路改造工程,探讨了在合理布置道路横断面背景下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宽方案。同时,在路面状况详细评定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沥青加铺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案可行。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大力发展,既有隧道与新基坑的交叉位置通常会造成地下连续墙的不连续,引起地下水渗流、挡土能力不足等问题。以上海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工程为例,基于人工冻结法构造复合围护墙,实现加固土体和防水密封的双重效果。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得到隧道周边土体温度分布情况,开展现场监测研究“冻结法+地下连续墙”复合围护墙的受力和变形特征。通过计算弯矩来评价冻胀对地下连续墙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墙体抵抗负弯矩的加固要求。
由于传统参数优化方法在对桥梁结构参数优化后无法实现对桥梁结构整体性能的有效提升,因此开展了基于多级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研究。通过构建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基于多级神经网络确定桥梁结构参数优化目标、桥梁结构参数优化样本数据采集和桥梁结构参数多级神经网络参数优化求解,提出一种全新的参数优化方法。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新的参数优化方法与传统参数优化方法相比,能够有效实现对桥梁结构综合性能的提升,为桥梁施工建设的增效减耗提供全新的优化思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对建筑物进行数据采集工作中体现出一定优势。甘肃省渭源县灞陵桥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纯木质伸臂叠梁拱桥,因其高超的建构艺术和科学价值而久负盛名。以渭源县灞陵桥为例,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古桥进行点云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并依托点云数据对该古桥的数字化保护进行应用与探讨。
通过介绍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的基本理论,详细阐述了渐进结构优化算法的原理和优化过程。通过编制基于渐进结构优化算法的ANSYS拓扑优化程序,求解了二维平面的拓扑优化问题。研究表明,通过渐进结构优化算法,可以帮助设计人员选出结构合理且富启发性的桥梁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针对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表明,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时间、材料及环境三个方面。暴露时间的延长,表面氯离子浓度将会增大;养护时间的延长,使得混凝土结构逐渐变密实,表面氯离子浓度随之降低。水胶比的增大,稳定后表面氯离子浓度将逐渐增大,且会更快地达到稳定状态;加入矿物掺合料之后,氯离子累计速率会明显增大,即表面氯离子浓度会更快地达到稳定状态,且稳定后的表面氯离子浓度也相应增大。暴露环境介质中的氯离子浓度越高,表面氯离子浓度也会越高;混凝土结构离海岸的距离,以及吹向混凝土结构海风的风速也会对混凝
结合杭州某高速公路桥梁周边景观地形堆载项目,采用数值有限元方法,对大面积堆载引起的桥墩变形进行研究。考虑有效应力和超孔隙水压力,分析了堆载高度、堆载坡率、堆载与既有桥墩距离的相关因素,依据设计规范对桩基位移控制标准,确定了合适的堆载高度和堆载距离,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相关经验。
为了分析地下环形隧道出入口交通延误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出入口的通行效率,基于地下环形隧道出入口的特点,首先从人、车、路、环境,以及车库吸引率等方面建立地下环形隧道出入口交通延误影响因素体系,然后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利用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DEMATEL)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下环形隧道出入口交通延误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出入口坡度、出入口车道长度和地下车库吸引率,最易受到影响的是车辆速度和驾驶人的反映判断能力。研究成果可为提高地下环形隧道和地下车库的通达性,减小地下环形隧道出入口的交通延误提供一定
连续梁钢管拱桥作为我国的主要桥梁结构,具有施工便捷、安全、可靠,施工成本造价低等多种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中。以府河特大桥90 m+200 m+90 m连续刚构钢管拱桥施工为例,对大跨度连续刚构钢管拱桥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为了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处治效果,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水泥路面压浆材料优选方案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取粉煤灰及脱硫石膏以适当比例复合等量取代水泥,制得了水泥路面压浆材料,并利用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水泥路面压浆材料的选择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10种比较方案的优越度,最大优越度为71.61%,最小优越度为21.75%。为了验证模型的合理性,选取优越度为71.16%、70.92%、70.83%、21.75%所对应的方案进行了试验复演,结果表明该模型复演性好,可以较准确地反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