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P生物学课程选修内容述评与启示

来源 :生物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we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IBDP生物学课程中理论部分内的选修内容,其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展示了生命科学发展的现代性与前沿性,为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与职业发展提供了指导,希望能对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其他文献
2\'-岩藻糖基乳糖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保健品和医药等产品开发方面极具应用价值.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NCTC11639)来源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FutC)是目前合成2\'-岩藻糖基乳糖的重要生物催化剂,但是天然酶存在异源表达量低、催化活性差等缺陷.针对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定向进化过程中缺少高通量筛选方法的问题,发展了基于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的FutC超高通量筛选方法.对Fu
本研究旨在探索序列变异对miR-378的结构、表达水平以及靶标关系的影响.利用PCR测序比对不同猪种miR-378的序列突变,预测突变对miR-378二级结构和自由能的改变;构建miR-378表达载体检测突变对其加工过程中各级产物表达水平的作用;运用TargetScan和TargetRank对突变引起的靶标关系变化进行分析;采用microRNA pull-down技术验证突变对靶标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荣昌猪和内江猪群体内pre-miR-378的+49和+68位均发生A>G的序列变异,且改变了pre-m
为探明淮河下游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特征,于2020年11月对该区域进行代表性采样,共采集地表水样13个,地下水样82个.结合全球大气降水同位素监测网(GNIP)公布的南京降水同位素数据,根据最小二乘法得出当地大气降水线(LMWL)方程为:δD=8.49δ18O+17.71,其斜率和截距高于全球大气降水线(GMWL:δD=8δ18O+10)的方程.同理可得地表水线(SWL)方程:δD=5.07δ18O-15.37和地下水线(GWL)方程:δD=5.68δ18O-6.28,对比发现地表水线的截距
环境DNA宏条形码(eDNA metabarcoding)技术通过提取水体、土壤、空气中的环境DNA,使用引物PCR扩增与高通量测序,进行物种鉴定与生物多样性评估.作为一种新的监测技术,相比于传统监测技术更加快捷、准确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调查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方式.本文综述了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操作流程;归纳了在水体、土壤、空气环境中的应用现状,并总结了其独特的间接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法,同时讨论了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后续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监测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
铁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铁储存蛋白,在不同的微生物体中普遍存在.通过对典型的微生物铁蛋白分子(FTN)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归纳分析发现,铁蛋白依赖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在铁的补充、转运、氧化、成核和储存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也对生物体内的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影响显著.同时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对铁蛋白进行相应的分子改造,增加了其作为纳米载体的应用潜能.其次铁蛋白自身特殊的自组装特性,能够满足对药物或其他物质的目的性装载.为进一步探讨铁蛋白在微生物体内的作用特性和功能机制,本文就微生物铁蛋白的结构特点、铁的作用及释放机制、铁的调控与
RNA编辑,即通过碱基的插入、删除和替换对RNA进行的转录后加工过程,这一表观遗传现象也被认为是在RNA水平上对遗传信息进行修复的一种修正机制.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植物中基于PPR基因家族等编辑复合体以及动物中关于CRISPR/Cas系统的两种RNA编辑系统,并介绍了RNA编辑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RNA编辑研究的未来应用前景.此外,本文总结了关于RNA编辑数据库的最近研究进展,为后续的RNA编辑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为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迫切需要研发农产品和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酶抑制法检测是目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中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而酶的固定化是用基于酶抑制法原理对农药残留检测研究中的重要步骤.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高效地将酶固定于载体上,同时保持酶的催化活性是开发各类基于酶抑制法检测农药残留传感器的关键.本文将从固定化酶方法、载体以及固定化酶产品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论述,为固定化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染色体外环形DNA(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eccDNA)指来源于基因组DNA并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它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eccDNA在数目、序列长度和基因组来源上存在很大差异,其功能也不尽相同,包括端粒可变延长、rDNA拷贝数维持、衰老、耐药性和肿瘤发生等,eccDNA与畜禽表型相关性已有报道.本文综述了eccDNA的分类、产生机制、功能研究和鉴定方法等,并就eccDNA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Senescence Associated Gene 113(SAG113)基因属于PP2Cc超家族,该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衰老领域.为分析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MtSAG113基因的表达特征,探究MtSAG113基因的功能.该基因从蒺藜苜蓿中克隆得到,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和蒺藜苜蓿R108为实验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获得具有抗性的转基因植株,并对逆境胁迫和外源激素诱导下蒺藜苜蓿MtSAG113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
油菜素甾体(brassinosteroids,BRs)是植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类多羟基化的植物甾体激素,不仅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还参与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概述了BRs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信号转导途径,重点阐述了BRs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展望了BRs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深入理解BRs介导的非生物胁迫调控网络、提高作物抵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