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表演中有效练习的重要性分折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2168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艺术表演愈加关注,钢琴演奏便是其一。钢琴练习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要想在钢琴演奏表演过程中得到观众的认可,就需要在日常的练习中,明确钢琴练习目的,掌握正确的练习方式,尽可能的改正练习中的错误。要从乐曲,指法,情感等多方面入手,逐步提高钢琴练习的有效性。基于此,文章将对钢琴表演中有效练习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钢琴表演;有效练习;重要性
  引言
  钢琴学习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反复不间断地练习,要求每一位学员有足够的热情,耐心以及毅力。正确、有效的练习方法,可以让学员少走弯路,事半功倍。本文将围绕如何实现有效练习、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有效练习对钢琴表演的重要性,有效练习的实现途径等展开讨论。
  1实现钢琴练习有效性的重要性
  1.1全面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音乐理论
  演奏需要有扎实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理解能力。在国外专业音乐院校,还很重视其他的课程,比如:美学、绘画、体育、阅读等,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从小阅读艺术家生平传记,参加课外拓展课程,听音乐会,参观音乐家故居,切身体会音乐家的生活,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及当时的历史环境,进而能帮助学员在演奏时更好地展现音乐的美。
  1.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演奏者的心理状态,是演奏成败的关键。力求在每次演奏前,学会正确的背谱方法,要保证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牢记。同时,还要保证有精准的演奏技术和表现技巧;上台后及时调整好琴蹬的高低和方向,使自己处于最舒服的状态,调整好呼吸和身体节奏,摒除一切杂念,保持自信、冷静的头脑,保持清醒和适度的兴奋感,可以想象乐曲的意境,转移过度紧张的情绪,保持演奏的整体性、连贯性,避免过度紧张而出现指法、节奏等低级错误;在出现某些突发事件影响到演奏时,能及时地做出反应,保证演奏不中断,沉着面对;为了培养良好的演奏感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经常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要让自己认识到是在展示自我,在进行艺术创作,而不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
  2钢琴表演中有效练习的方法
  2.1指法练习
  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手指灵活度和张力等是学习钢琴的硬性条件,钢琴演奏是由两个手相互配合完成的。手指灵活性对于练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指法是练习的基本功;对于指法的安排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上、下行音阶,指法的弹奏顺序也不相同,其中包括音阶与琶音练习,要使手指肌肉形成记忆,对于正确的演奏方法,给予强化及鼓励。演奏中需要手指的爆发力、张力以及内控力相互配合。手指触发琴键的节奏,手型的安排,如何演奏出乐曲中感情的高低起伏,做到有的放矢,需要在不断练习中,强化记忆;对于指尖、手指、手腕、手型都必须有严格的把控,而不能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练习习惯,错误地重复,练习效果和质量自然也不高;必须以每个手指弹奏的准确性作为基础和保证,不仅要采用分手练习的方法,还要按照声部、旋律走向的要求,逐一作出练习,再配合双手进行练习。练习间隙保证适当的休息时间。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及难易程度,适当延长练习时间。
  2.2读谱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看谱弹琴,要看清谱号、调号、拍号,要记住指法、有关术语、音符、时值、表情机号等,养成边看边弹奏的好习惯。乐谱、节奏、音准、节拍、乐感的练习,每首曲子都有自己不同的难点包括速度难点、音色难点及技术难点等。针对这些难点,单独练习,再对乐曲的前后进行衔接,完成整个乐曲的演奏;在保证充足的练习时间和学习强度的前提下,对于演奏的技艺也有质的提升。演奏者最常用的方法还有利用节拍器来限制演奏速度,利用节拍器打节奏,尤其是实现不同的节拍,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把控。对于初学者来说,准确性要放在练习的首位。只有每次练习的质量得到保证,才能逐步提高练习的速度和节奏;对于乐谱的熟悉程度,要按照乐谱中不同的节拍、标号、音调高低等的规定把音符认准确,在此基础上同时兼顾指法和节奏,这是一个不断加强、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忽略或者跳过基本功的练习。在对乐曲足够熟悉之后,可以尝试背诵乐谱,在心里形成乐谱、手型的连贯记忆;在学习运用不同触键来变化声音效果的时候,要对手指有一定的掌控力。连贯流利的弹奏,是每个演奏者所追求的目标。因此,需要有自觉的认知,将指法基本功与读谱基本功练习结合起来,熟练掌握钢琴演奏技巧。乐谱中的表情术语,往往最容易被忽略,它是对乐曲中包含及存在的情感的充分表达和释放。
  2.3适当的学习强度
  为了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建议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安静的环境,以及平静的情绪下进行练习,结合难易程度,由易到难。按照不同的学习细化,分章节、分阶段地有序练习。对于演奏中已熟练掌握的部分,可以适当减少练习时间;对于难点和易出错的章节,要着重展开练习。
  2.4钢琴演奏的技巧与情感的协调统一
  钢琴演奏水平的高低,可以体现在对乐曲的理解和演绎上,怎样把乐谱的美感和演奏技巧统一起来,是每个演奏者需要去摸索的。初学者在弹奏的初期,会出现弹奏不连贯、僵硬的感觉,究其原因,不外乎基本功的欠缺,手指的把控性差,对于乐谱不熟练,导致弹奏中出现小失误;与此同时,端正的演奏态度,高标准的演奏要求,认知处理好每一个演奏中的小细节,都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做到情感的抒发,则是在这些都做到的基础上,对于熟练掌握这些技能的演奏者,要更进一步提高演奏技艺的要求。融会贯通,一气呵成,把音乐的魅力通过黑白键演绎得淋漓尽致。
  2.5加强听力练习
  俗称“磨耳朵”,耳朵对于演奏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谓听琴音,辨乐曲;要经常进行分辨乐句的训练,让演奏者形成乐句感;所谓书读千遍,其意自现,对于演奏者来说,听过大量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反复用心聆听不同的曲目及优秀的音乐作品,也可以让演奏者试着记录曲谱,进行较高层次的听力训练,不能操之过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每次在心里默默记忆,并通过大脑的调控,指法的整合演奏出来,就是高效练习的基本要求。教师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指导,激发感知记忆;提升自己对于好作品的辨别能力也可以配合视唱练习。加强演奏者的音乐表现力,让演奏者在欣赏不同风格的乐曲中,进行感知训练;听完录音和歌曲后,都应进行尝试弹奏的训练,激发演奏情趣,不断完善自我,发现自己演奏过程中琴声深浅强弱的不同,有助于不同乐曲的演绎,使听力训练有所发展和升华。
  结束语
  钢琴演奏对于演奏者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演奏者有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音乐素养、心理素质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还要求演奏者能正确表现作品风格,迅速、准确诠释作品内容,这就要演奏者保证每天能实现高效练习。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手眼脑,实现对乐曲整体力度、速度、节奏、乐曲结构、指法等音乐要素的设计和控制。通过练习,逐步增强演奏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同时,严格要求自我,每一次演奏都要做到有质量、有效果。
  参考文献
  [1]谈天佳.试论钢琴表演中有效练习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17,(21):64- 65.
  [2]刘星.浅谈如何有效的练习钢琴[J].艺术评鉴,2017,(06):151-152.
其他文献
一、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3岁,因间断咯血4个月,血尿、蛋白尿1个月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诱因间断出现痰中带血,未诊治.1个月前受凉后发热,T 38.2℃。
期刊
我们在常规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基础上,加用三金片,观察其疗效,现总结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脂蛋白脂酶活化剂NO-1886对饮食诱导的糖尿病小型猪肾组织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给小型猪喂正常饲料(C组,n=5)、高脂高糖饲料(DM组,n=5)和高脂高糖饲料加1.0%NO-1886(NO-1886组,n=5),测空腹血糖、胰岛素、三酰甘油(TG)、肌酐、尿素氮和晨尿微量白蛋白浓度,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5个月后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
目的 研究华山医院及宝山分院腹膜透析(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耐药性及患者转归,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上述两医院腹透中心收治的93例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致病菌、耐药性及转归.结果 75例腹透液培养阳性,阳性率为80.2%,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5例,革兰阴性杆菌21例,真菌2例,革兰阳性杆菌1例,革兰阴性球菌1例,多种菌混合感染5例.革兰阳性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艺术类高职教育的主客观条件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的跨界运用作为中国社会变革的新思路,也必将对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互联网+”不是现代各种物理技术基础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各个部门简单的相加,而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连接,产生互动、反馈,从而产生深层次的互动性、开放性、多元性的融合。用户思维作为最基础的互联网思维,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职教育,
酗酒导致急性胰腺炎(AP)时有报道,但伴发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者极为少见.该病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现将我院成功救治1例报道如下.  女性,38岁,因饮白酒后意识不清伴恶心、呕吐1 d入院。
期刊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IgA肾病(IgAN)患者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IgAN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
期刊
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是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肾病(DN)的标志.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随意时点的尿白蛋白/肌酐比率(uACR)作为尿向蛋白排泄异常的指标,用于DN的筛查和诊断[1].脂联素(APN)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APN起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作用[2].为进一步揭示APN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2型糖尿病患者的U
期刊
目的 观察嘌呤霉素(PAN)和地塞米松(DEX)对足细胞分子podoc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探讨DEX改善蛋白尿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MPC5),分为对照组、PAN组和DEX组。对照组用含0.02%DMSO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PAN组加入PAN;DEX组同时加入PAN和DEX。处理后8h、24h和48h,观察细胞形态并摄像,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各组细胞形态及胞体面积的差异。用R
期刊
2006年,Grobner等[1]通过回顾性分析后推测,含钆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与一种罕见、甚至致命的疾病--肾源性纤维化皮肤病(neplarogenic fibrosing dermopathy,NFD)或肾源性系统纤维化(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NSF)有关.1997年,首次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的一个肾脏移植中心发现了肾源性纤维化皮肤病,它发生于肾衰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