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性肠炎伴肠梗阻1例

来源 :临床消化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dfe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病例介绍rn患者女,39岁,因腹部胀痛3周伴停止排气、排便10 d余来我院急诊.患者约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主要位于中下腹,后逐渐变成全腹胀痛,10 d天前出现停止排气、排便,曾予以通便对症治疗,效果欠佳.追问其病史,患者有20余年便秘史,2个月前便秘症状明显加重,急诊腹部CT提示:结肠大量粪气影伴肠腔扩张(见图1).遂急诊以“肠梗阻”收治入院.既往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病史,否认其他慢性病史.患者入院后,完善常规检查后,予以通便、灌肠、导泄等对症处理,效果均欠佳,腹部体征未见好转,2次肠镜检查均因肠道内充满粪便无法进行,并且体征呈进行性加重,遂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行手术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合并高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以合并高血糖症的IBD患者73例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取年龄、性别与观察组一致的无高血糖症的IBD患者7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并分析IBD患者发生高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平均值较低,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平均值较高,血红蛋白、白蛋白平均值较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计数、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较高.2组的凝血酶原时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时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并分析出现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ESD治疗且病理确诊为胃间质瘤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08例中共发现胃间质瘤111个,一次完整切除率98.2%(109/111),其中11例发生术中出血,10例发生术中穿孔,5例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出现术后穿孔,13例出现术后感染,1例术后追加外
[目的]探讨成年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系统性炎症指标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抗Hp治疗的必要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进行过13C呼气试验的成人健康体检者的人口学信息、体格测量指标、血生化指标、疾病史等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探讨Hp感染与系统性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47 261例,其中男29 137例,女18 124例;年龄(43.2±11.9)岁;Hp感染阳性率为27.2%.与Hp阴性者相比,Hp阳性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
[目的]探讨肝内门-体静脉瘘(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venous shunts,IPVS)的多层螺旋 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IPVS患者临床及MSCT资料,并使用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8例患者中6例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4例合并胆管扩张,3例合并不同程度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和瓣
[目的]探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对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成年雄性NIH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2、4、8周组,每组10只.采用旋毛虫感染法制作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模型.于感染后2、4、8周,HE染色观察肠道病理改变、记录小鼠体质量、大便含水量、肠道动力情况.采用改良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D-乳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含量变化.[结果]感染后2周组小鼠肠道出现急性炎症反应,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感染后2周组体质量基本恢复至正常.各感染组小鼠排便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等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46例中男408例,女238例,男女比为1.71:1;青年、中年、老年患者分别为59例、187例、400例,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其中消化性溃疡434例,胃炎9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77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13例,胃恶性肿瘤7例,食管贲门撕裂综合征10例,其他原因出血13例;646例中75例入院时有休克表现,85例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255例住院期间输血治疗,平均住院时间8.67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常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肢体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外泌体是细胞释放的30~150 nm大小的双层脂质囊泡,携带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其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在细胞间通讯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外泌体广泛参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也关系密切,本文就细胞外囊泡概述、外泌体基本生物学特性以及外泌体在心房颤动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研究缺血性肠病患者的血液学参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取接受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肠病的老年患者39例,将其血常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记录并比较患者入院时、入院第4天或者第5天(治疗中)以及出院时的白细胞计数(WB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中性粒细胞计数(NEU)、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LYMP).计算并评价PLR、NLR.[结果]患者在入院时与治疗中各参数的比较中,只有LYMP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07);而在
目的:观察和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 (apoA1)与左室收缩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共计3402例,按照血清apoA1水平的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高中低3组,比较各组之间患者基线资料和生化指标的差异,以及心力衰竭亚型在各组之间的分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清apoA1水平与左室收缩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高apoA1组的左室收缩功能较低apoA1组更好[左室射血分数(LVEF)(63.63±9.23)%:(59.62±11.33)%,P<0.001];高ap
[目的]通过内镜下套扎和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联合治疗Ⅱ/Ⅲ度内痔,初探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例Ⅱ/Ⅲ度内痔患者给予内镜下套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治疗后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分别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疼痛评分情况、出血量评分情况、痔核脱垂程度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等,从而评价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术后1个月随访,2例有里急后重感,但日常生活和睡眠不受影响;术后3个月随访,治疗有效率达到90%.术后3个月随访,疼痛评分、出血评分、痔核脱垂程度评分、生活质量各评分指标较术前明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