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特点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cou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是值得每一个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针对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并相应地提出素质教育下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相关措施,从而为高中化学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指引方向。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中化学教学 教学特点
  1.引言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实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在理科教学中,高中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加强对该学科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科学素质和动手能力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另外,这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化学学科的教学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并逐渐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针对素质教育的这些特点,应当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采取相关的措施加强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最终开展有效教学。
  2.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特点
  (1)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科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所包含的内容有一般的能力和特殊的能力。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学生一般能力的培养,如注重学生的智力培养、思维能力培养和记忆能力等的培养。比如,在进行金属钠的实验,将其放入加有酚酞的水中时,教师应当适当地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反应现象,即先冒出气泡,后溶液相应地变成红色[1]。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性,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2)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的科学方法
  一般情况下,高中化学教育要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备一般的科学方法和化学学科的科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逻辑思维的方法,即分类、类比和证明等。同时,还要求学生注重对模型、实验、观察等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比如,在进行对苯分子的结构教学时,学生就应当先进行定量试验得到相应的化学式,再与烷烃进行比较,从而比较快速地得出苯本身就是一个不饱和的烃[2]。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有效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科学的方法,才能够逐渐提高自身的化学技能。
  (3)以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为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化学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科学技能和知识的教育,这是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前提。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化学基础知识不仅仅是学生进一步接受教育所要学习的,更是对其他课程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学生必须掌握高中化学课程中最基本的公式、原理和名词概念等基本知识。
  3.素质教育理念下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措施
  (1)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化学教育中
  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品质教育对于学生进行化学内容的学习,可以起到一个导向、动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当利用化学史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相应地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引导学生看待相关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社会发生的相关事件,如酸雨、臭氧空洞和环境污染等现象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确学习化学的意义。
  (2)教师应当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切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是由教师进行的,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在高中化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时候,教师应当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明确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和目的[3]。即教师应当加强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明确化学知识所针对的是全体学生,不能只单纯地注重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一些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要一切面向全体学生。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科学,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非常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课堂演示实验的重视,并相应地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前有所准备,在试验后有所收获。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实验逐渐感受化学的力量,从中体会到自己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结语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具有非常独特的特点,要充分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高中化学教学就必须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化学教育中,教师应当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还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相对良好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进行各项化学实验的时间、技术和空间等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房红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3).
  [2]杨桂祥.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的教学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05).
  [3]龚美菊,徐锦辉.对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粗浅认识[J].文理导航(上旬),2011,(06).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下,物理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认真学习课新改理论,将所得经验应用于具体的物理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观念 物理教学  在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这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重视物理课堂教
摘 要: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物理教师要转变观念,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提高他们的思想观念,寻找打开他们心灵的钥匙。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后进生 转化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年来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往往以分数这个单一的标准评判学生,试想学生一学期的成长,他们的体质、知识、能力、思想,岂是简单的分数所能概括得了的?有些孩子天生聪明且有些调
亚里士多德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亲历亲为、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即“体验”。高中化学教育的本质动力源于生命自身,其基本策略是唤醒生命成长的自我觉醒,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愿望与原动力,最大限度地开发生命的潜能。而体验则是连接这一通道的纽带。  一、学习基础知识,体验新教材内容呈现方式  新高中化学课本在知识的呈现上,不仅重视了基础知识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及各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革新,新的教育理念对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如何让学生“反客为主”,如何让课堂充满生机,如何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取得最高的学习成效,成为了新一代教育学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强、具备一定的难度的课程,应运而生的“生本教育理念”为化学课堂有效性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生本理念 学习方式 有效性
面对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教育改革洪流,江苏省提出了“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新一轮课改目标。我在苏北农村高中执教十多年,深切体会到农村中学条件的简陋,农村中学教学手段的单一,高中物理课堂效率的低下。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农村中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因陋就简,不畏困难,利用现有条件,就如何转变农村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怎样打造高效课堂进行了初步探索
摘 要: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基础阶段,它为学生升入高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就业后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打下知识基础。因此,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重视实验教学,开展探究式教学等方面阐释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教学质量 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 探究式教学  当前,教学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一方面,初中化学是中考的必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和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多年教学,我发现通过教学反思,可以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踢自己之短,开阔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从而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一)全面落实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