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杂志喜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

来源 :经济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an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专家评审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我校《经济学家》杂志喜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每年资助金额为40万元。据悉,本期全国共有100家期刊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入选的经济学期刊只有两家,我刊是其中之一。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经济学要努力为此做贡献。与以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理论基础都有进一步的深化和创新,具有四个突出的特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气势宏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
中共“十八大”胜利闭幕,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里程碑。“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也是我们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高等财经人才的行动指南。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两大目标,关键是推动“两个加快”,即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推动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经济方面看,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关键,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经济发展的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它的着力点,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并把“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完善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作为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把这两方面的内容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不仅提升了“公共财政体系”的理论价值,而且是对如何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提出的新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科学发展观。面向未来,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也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