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次音节划分的英语语音教学探索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s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对英语次音节的划分影响着儿童英语理解和阅读能力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Aleck Shih-Wei Chen的文章Bodies and codas or core syllables plus appendices?Evidence for a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subsyllabic division preference,评价了该研究的优势与不足,认为该文在儿童对音节的划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且可以应用在英语语音教学方面。
  关键词:音节结构;语音教学;音节习得]
  一、文章概要
  儿童对音节结构的理解影响着儿童理解和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音节结构的划分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对于儿童通过怎样划分次音节从而习得整个音节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早期有一些学者通过对英语为母语的对象做的实验,得出了节首-节韵假说(onset-rime hypothesis);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对韩语为母语的对象做的实验,得出节体-节尾假说(body-coda hypothesis);另外一些学者通过实验得出平坦假说(flat hypothesis),完全否定次音节的存在;还有一些学者得出中心音节假说(core syllable hypothesis)。为了研究母语为韩语的儿童习得外语(英语)时对音节划分的习惯,作者及其团队做了以下实验,结果支持了中心音节假说。
  实验一的实验对象是46个来自8个不同班级的四年级学生。为了分别控制边缘性(marginality)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实验者设计了两个实验:音位删除(phoneme deletion)和音位孤立(phoneme)。为音位删除实验设计了四种元素类型:(C)CVC,CVC(C),C(C)VC,CV(C)C;为了控制语言语境复杂性,每个元素都是复杂音音尾;为音位孤立设计了四种:(C)VC,CV(C),(C)CVC,CVC(C);为了控制边缘性,每个目标音位都处于边缘位置。同时也控制了一些易影响的因素例如响度(sonority),全球相似性(global similarity),元音长度(vowel length)以及形态的影响,下面一一加以说明。
  响度是声道共振的程度(例如滑音比鼻音更响)。响度对次音节的划分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结合两个音节时,如果是滑音对/arz/和/ild/则更易结合成/ard/而不是/ard/,如果是阻音对/ipt/和/uks/则更易结合成/ips/。响度被分为了三类加以控制:滑音,鼻音和阻音。因为音节音位制约(phonotactic constraint),音响控制只在紧贴音节核的单个辅音上实施。元音长度对音节划分也有影响,如当着重元音是长音时,在两个元音中间的辅音需放在第二个音节中,全球相似是指在两个单词或者两个相同结构的音节之间的音位特征的相似性。儿童更加倾向于用全球音位相似性,而不是音位意识(phonologic awareness),来解读音位。在这个实验中,通过匹配相似特征或者匹配目标音位的语言特征控制全球相似性对实验的影响。例如:在非词对(nonword pair)/(f)rep/和/per(f)/中,唯一的不同是位置(position),即元音前(prevocalic)和元音后(postvocalic)。
  對这些影响因素控制以后,实验者做了两个实验:音位删除实验和音位孤立实验。音位删除实验包括32个元素(如(C)VC,CV(C)),这些元素显示了三个对象内因素:位置(position)(元音前,元音后),边缘性(边缘和非边缘),响度(滑音,母语中有的鼻音,母语中没有的鼻音,阻音)。实验由一段中文引导开始,实验对象被要求复读听到的非词,例如/kift/,然后回答实验者提出的问题:“如果不发/f/这个音,这个单词该怎么读?”。音位孤立实验同样也包括32个元素,划分为三组:位置(position),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和响度(sonority)。
  除了以上两种实验,实验者还用了三种非实验方法估测受试者的不同类型音位意识对实验的影响。这些非实验方法包括通过PPVT-Ⅲ测试听觉词汇(auditory vocabulary)能力,通过矩阵分析(Matrix Analogies Test)测试非词汇智力(nonverbal intelligence),通过词汇测验(the World Attack subtest of Woodcock-JohnsonⅢ)测试解码能力(decoding skill)。为了保证实验的客观性,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实验者测试了实验者自身的影响和受试内容(音位删除,音位孤立)顺序的影响,结果显示没有任何干扰。实验者对结果进行了预测,基于四种假说(平坦假说(flat theory),节首-节韵假说,节体-结尾假说和中心音节假说),对音节怎样进行次音节划分做了预测。实验的结果排除了前三种假说的可能性,得出结论:以中文为母语的的儿童在学习外语(英语)时,倾向于把音节当做中心音节(core syllable)加上附着音(appendices)的结合。
  二、文章评论
  作者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母语为汉语的儿童在习得外语(英语)的过程中是怎样划分次音节的。因为了解次音节的划分是帮助提高儿童理解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所以,该课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作者精心设计了几乎全新的实验方法实施在这个实验中,并且尽可能的通过科学计算和控制来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例如实验者自身和实验顺序)的影响,增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样本的选择非常的广,包括46个来自8个不同班级的四年级学生。实验人员(教师,博士,研究生,本科生)都经过了专业培训,通过科学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果。该文中实验结果是非常具有可靠性的,在研究儿童划分次音节的倾向这方面,该文章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就文章的写作方面来说,文章使用文字严谨,专业术语和学术语言使用广泛,例如:onset-rime,phonetic deletion等等。文章内容的编排(背景介绍,实验,结论)使读者对文章结构一目了然,即使是初涉及这个领域的语言学学习者也能理解这篇文章。
  但是,以笔者的愚见,该文章也存在不少缺陷。就实验来说,有的实验方法虽然有细小改动,但主要还是借鉴前人的实验方法,例如在音位意识的实验中照搬Helm的实验。尽管实验尽可能地排除干扰,但是还有一些因素没有考虑进去,例如受试者的方言是否对实验有影响呢。在理论创新方面,该文章知识对四种可能假设(平坦假说(flat hypothesis)),节首-节韵假说(onset-rime hypothesis),节体-节尾假说(body-coda hypothesis),中心音节假说(core syllable hypothesis))的证明,最终认为中心音节假说试用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外语(英语)习得儿童’这一背景,在理论上创新性有待加强。
  总的来说,这个研究还不具有决定性,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验来证明它的普适性,以及需要更好的试验方法和更大量的样本数据来加深我们对这一领域的了解。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我们了解到以汉语为母语的外语(英语)习得儿童的次音节划分倾向之后,如何利用我们了解到的来提高儿童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在这一方面,还有待加深研究。
  参考文献
  [1]Aleck Shih-Wei Chen.‘Bodies and codas or core syllables plus appendices?Evidence for a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subsyllabic division preference’[J].Cognition,2011:338-362.
其他文献
邂逅的那个少年  难以忘记初次见你,斜阳软软地落在你前额的发梢上。灿烂的秋阳在你棱角分明的五官上打下错落有致的阴影。微风轻拂,我看到你脸上绽放的笑容,连阳光也为之颤动。一个鲜活的词语闯入脑海一少年。  我就在这个毫无征兆的午后意外地遇到了你,我的少年。  初见惊艳。合身而利落的运动服,随意挽起的袖口,篮球架下的你少了一分青涩,多了一份热情。漂亮地起跳,潇洒地扣篮,着地的瞬间,碎阳满地。这样和谐而生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近代民族国家的理论引进中国,中世纪欧洲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型也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从政治结构变化中探讨问题。中国学者期待从中国优秀史学传统中汲取智慧,在吸收和借鉴西方民族国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中国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为打造国家形态转型的中国阐释,并且厘清近代民族国家诸多理论问题,2020年10月28日,学者们在北京大学召开了“近代国家兴起的理论与路
我是一名广播爱好者,我收听广播已经有4年的时间了。收听广播是我消磨业余时光的主要方式。每到星期六或放假的晚上,我总会在楼顶上打开收音机,聆听着电波那一端的声音,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刻宁静时光。  我经常与各大广播电台联系,提供意见、建议和反馈收听效果。当然,我也收到了他们的回信和礼物,如节目表、邮票、明信片、文具等。目前,我已收到了将近60个电台的来信。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越南之声广播电台。   
[摘 要: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过程中,应在注重以生为本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展开以兴趣培养为主的课堂教学,这既是使之进行快乐学习体验,也是保持其持久学习状态的重要途径。为此,通过在以生为本基础上,进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的探讨与分析,希望可以在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同时,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使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得以顺利推进。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生为本;高效课堂]  随着
[摘 要:自然拼读法是关于字母和发音之间关系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在初学英语阶段形成正确的发音习惯,为语言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将以广东版《开心学英语》教材为例,从培养语音意识、强化拼读能力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三个方面浅谈自然拼读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然拼读;语音意识;拼读方法;创设情境]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音教学是
1487年,意大利画家菲里皮诺·里皮接到一个壁画订单,合同上说:“作品中一切人物,须由画家亲自完成。”  有人会想:这不是废话吗?订的让谁画,难道不是谁亲自画?还真不是。欧洲艺术家也都是生意人。订单太多,为了批量完成,他们就时不时让助手帮着画。  文艺复兴大师里,师父坑学徒,甚至抢学徒作品署自己名的人多得去了。当然也有反客为主的,据说1488年,意大利大师吉兰达约就遇到过这事:有个14岁学徒的爹找
1781年8月18日,一艘名为“宗”的英国奴隶船从非洲西部出发,准备穿越大西洋,把442名黑奴运往加勒比海沿岸的牙买加。当时,奴隶贸易颇为盛行,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運输标准,必须准确计算出奴隶所需的水、粮、空间,保持环境相对卫生、海运路线安全等,这样才能避免黑奴死亡、保证船主利益。但宗字船却严重超载。  如果说超载已够糟糕,接下来一连串的失误才是致命的。11月18日,宗字船到达多巴哥,但不知为何没有
?眼关键词?演“家国情怀”,辨析,涵义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8)09-0056-05  在高中历史新课标确定的五大核心素养中,关于“家国情怀”培养,不少教师存在困惑和误读。譬如“‘家国情怀’教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吗?”“‘家国情怀’的教学效果怎么考查?”等等。的确,“家国天下”,乃是一个认同的问题,而且是中国人独特的认同方式。①
在19世纪以降的中美关系史上,同时拥有学者、外交官和跨文化者三种身份经历者不乏其人,如卫三畏、柔克义和司徒雷登等人。由于时代的差异,芮恩施的三种身份经历显得与众不同。在中美关系史上,他的跨界经历是进步主义时代美国学者从政的缩影。作为学者,芮恩施的学术思想为20世纪初美国远东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他利用美国政治学会对中美关系施加学术影响;他利用学者和外交官的双重身份,来处理一战时期处于危机中的中美
宋人笔记《东轩笔录》和《曲洧旧闻》中都记载了同一件事,即元丰元年(1078年),盗墓贼在河南阳翟(今禹州)同时发掘了两座相距数里的墓穴,墓主分别是北宋太子太师、徐国公张耆和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晏殊。  那么,盗墓贼是怎样盯上这两座墓的?张耆生前不仅是名闻当世的高官兼富豪,且擅长经商,史书说他“安佚富盛逾四十年,家居为曲阑,积百货其中,与群婢相贸易”。在盗墓贼看来,张耆的墓里定是堆金砌玉。而晏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