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物理教学中学生对物理量的理解不够准确和深刻,本文提出,可以对物理量本身的文字含义进行挖掘,达到将精炼的语言拓展还原为通俗易懂的解释和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物理量 文字含义 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1-028-01
作为卫生高职学校的物理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学校招收的绝大多数是女生,而她们没有选择高中的一大原因就是理科较差,很多人对学习物理头痛没兴趣。开学第一堂课作为物理老师大多会介绍如何学习本门课程,我给她们介绍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学习物理时要充分挖掘物理量本身的文字含义。笔者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在课堂中分析物理量的文字含义,使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父母会将对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名字里,例如陈思源的含义就是让她知道饮水思源,李天一寓意是天下第一。我们现在学习的物理量名称是科学家给起的, 物理量的含义是指量度物质的属性和描述其运动状态时所用的各种量值,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知识之一,是学生理解和应用物理规律的基础,是学好物理的关键。物理量的名字正是它核心内容的提炼,是准确反映其意义的恰当、简炼的文字叙述,学习时必须字斟句酌,在理解其物理意义的前提下记忆,最好抓住关键字句用自己的语言来准确叙述,切忌死记硬背。这样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它们,也是物理教学所追求的较高境界。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很精炼的物理量本身拓展,分析词语所代表的含义,从而分析出它代表的规律。下面是笔者结合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矢量:物理量可以分为矢量和标量两大类,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方向,很多人会把两个量记混淆了。那么把矢量的“矢”分析一下,同学们大多听过“有的放矢”这个成语。意思是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矢在里面是箭的意思,那么箭有箭头,表示方向。以后想起这个成语就能记住矢量了。
路程和位移:让同学们把字拆开组词,路程中的程可以是过程,那么这个词主要把握的是经过的过程,也就是把所有经过的路都算上的感觉。位移的“位”可以组成位置,移当然想到移动,那么就是把前后的位置找到,两点间就是位移。
时刻和时间:我会问“那一刻”可以用什么替代,同学们会想到“那一瞬间”。这个词语更明显代表一个点的感觉。时间的间组个词会想到“区间”这就不言而喻了。
匀变速直线运动:虽然通过举例大家也很快能够把握匀变速运动的结果,例如第一秒速度是2m/s,第二秒是4m/s,第三秒是6m/s,那么第四秒呢——是8m/s。可是有的同学在做题时候还会糊涂,那么把“匀变速”展开——匀是均匀,变是变化,速是速度,把这个词倒过来解释更通顺了“速变匀”——速度变化均匀,那么也就是相同的时间里速度变化相同的意思。
反射和折射:反射在初中物理就已经学习过了,大多数同学印象比较深刻,大概都记得入射角和反射角是大小相等的,问题在于我发现很多人会把反射线画到另一介质中去,原因在于对反射和折射并未理解透彻。我会提问“反射的反是什么意思”基本上同学们想到的答案是返回,而且从感觉上来说好像是回来的意思。我接着问“返回是什么意思,是原路返回?”大家想了下觉得不太对,如果沿原路返回那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是一条只是方向相反。那么在大家思考过之后我给出这样的解释——返回不是指沿着原来的路线调个头,而是指介质,例如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那么在界面处光线被弹回来,也就是说从空气中射入到界面时返回到哪里?(她们会回答空气),这样她们理解了反射的真正含义画图的时候就不容易出错了。
折射的折就像我们看到碗里的筷子——不在一条直线上了,这里顺便提一下,折又有两个选择一种是靠近法线一种是远离法线,怎么选择呢,我会将法线比喻成父母,如果从光密到光疏,阻力小了,就像我们生活好的时候可能不太想家(远离法线),如果反过来阻力大了,例如我们受挫折了就很想家,也就是偏向家(法线)。
全反射:全反射很简单,就是全部反射的意思,那么隐含的意思是什么呢?如果不全都反射还有可能发生什么现象?思考过后应该是折射,一般情况下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一部分光线返回原介质,一部分进入另一介质。全反射的隐含意思是“无折射”。这样可以强化对概念的理解。
俗话说“浓缩就是精华!”由于物理量是很精炼的语言又经常被提起所以是同学们记得住的。因此当她们对物理量不能准确把握时可以将物理量本身的文字含义思考一下,这就是将浓缩的语言信息扩展了开来。同时,这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新知识时可以利用我们掌握的语言功底揣测出描述的物理现象的规律。
参考文献:
[1]彭志锋.浅谈初中物理量教学六要点[J].南方论刊,2009(A01)
[2]郝玉芳.关于物理概念、规律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09(6)
关键词:物理量 文字含义 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1-028-01
作为卫生高职学校的物理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学校招收的绝大多数是女生,而她们没有选择高中的一大原因就是理科较差,很多人对学习物理头痛没兴趣。开学第一堂课作为物理老师大多会介绍如何学习本门课程,我给她们介绍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学习物理时要充分挖掘物理量本身的文字含义。笔者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在课堂中分析物理量的文字含义,使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父母会将对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名字里,例如陈思源的含义就是让她知道饮水思源,李天一寓意是天下第一。我们现在学习的物理量名称是科学家给起的, 物理量的含义是指量度物质的属性和描述其运动状态时所用的各种量值,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知识之一,是学生理解和应用物理规律的基础,是学好物理的关键。物理量的名字正是它核心内容的提炼,是准确反映其意义的恰当、简炼的文字叙述,学习时必须字斟句酌,在理解其物理意义的前提下记忆,最好抓住关键字句用自己的语言来准确叙述,切忌死记硬背。这样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它们,也是物理教学所追求的较高境界。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很精炼的物理量本身拓展,分析词语所代表的含义,从而分析出它代表的规律。下面是笔者结合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矢量:物理量可以分为矢量和标量两大类,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方向,很多人会把两个量记混淆了。那么把矢量的“矢”分析一下,同学们大多听过“有的放矢”这个成语。意思是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矢在里面是箭的意思,那么箭有箭头,表示方向。以后想起这个成语就能记住矢量了。
路程和位移:让同学们把字拆开组词,路程中的程可以是过程,那么这个词主要把握的是经过的过程,也就是把所有经过的路都算上的感觉。位移的“位”可以组成位置,移当然想到移动,那么就是把前后的位置找到,两点间就是位移。
时刻和时间:我会问“那一刻”可以用什么替代,同学们会想到“那一瞬间”。这个词语更明显代表一个点的感觉。时间的间组个词会想到“区间”这就不言而喻了。
匀变速直线运动:虽然通过举例大家也很快能够把握匀变速运动的结果,例如第一秒速度是2m/s,第二秒是4m/s,第三秒是6m/s,那么第四秒呢——是8m/s。可是有的同学在做题时候还会糊涂,那么把“匀变速”展开——匀是均匀,变是变化,速是速度,把这个词倒过来解释更通顺了“速变匀”——速度变化均匀,那么也就是相同的时间里速度变化相同的意思。
反射和折射:反射在初中物理就已经学习过了,大多数同学印象比较深刻,大概都记得入射角和反射角是大小相等的,问题在于我发现很多人会把反射线画到另一介质中去,原因在于对反射和折射并未理解透彻。我会提问“反射的反是什么意思”基本上同学们想到的答案是返回,而且从感觉上来说好像是回来的意思。我接着问“返回是什么意思,是原路返回?”大家想了下觉得不太对,如果沿原路返回那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是一条只是方向相反。那么在大家思考过之后我给出这样的解释——返回不是指沿着原来的路线调个头,而是指介质,例如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那么在界面处光线被弹回来,也就是说从空气中射入到界面时返回到哪里?(她们会回答空气),这样她们理解了反射的真正含义画图的时候就不容易出错了。
折射的折就像我们看到碗里的筷子——不在一条直线上了,这里顺便提一下,折又有两个选择一种是靠近法线一种是远离法线,怎么选择呢,我会将法线比喻成父母,如果从光密到光疏,阻力小了,就像我们生活好的时候可能不太想家(远离法线),如果反过来阻力大了,例如我们受挫折了就很想家,也就是偏向家(法线)。
全反射:全反射很简单,就是全部反射的意思,那么隐含的意思是什么呢?如果不全都反射还有可能发生什么现象?思考过后应该是折射,一般情况下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一部分光线返回原介质,一部分进入另一介质。全反射的隐含意思是“无折射”。这样可以强化对概念的理解。
俗话说“浓缩就是精华!”由于物理量是很精炼的语言又经常被提起所以是同学们记得住的。因此当她们对物理量不能准确把握时可以将物理量本身的文字含义思考一下,这就是将浓缩的语言信息扩展了开来。同时,这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新知识时可以利用我们掌握的语言功底揣测出描述的物理现象的规律。
参考文献:
[1]彭志锋.浅谈初中物理量教学六要点[J].南方论刊,2009(A01)
[2]郝玉芳.关于物理概念、规律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