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钠与氰化钠对酪氨酸酶促反应的抑制作用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ir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Lineweaver—Burk作图方法研究了苯甲酸钠和氰化钠对酪氨酸酶催化的二羟基苯基丙氨酸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苯甲酸钠提高了米氏常数Km,而其最大反应速度Vmax保持不变;氰化钠降低了最大反应速度Vmax,但是其反应的米氏常数Km却保持不变。表明苯甲酸钠对酪氨酸酶催化的二羟基苯基丙氨酸氧化反应的抑制机制为竞争性抑制,而氰化钠对其反应的抑制机制为非竞争性抑制。
其他文献
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竞技体育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撑。竞技体育结合高校是培养我国体育人才的一种新的模式,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运动训练问题,实际上涉及探索我
在电工理论与生物学及医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提出了"生物电工理论"这一新的学科概念,体现了学科交叉、技术相融、应用相通的特点;对生物电工理论的研究领域
针对工程结构裂纹的产生和扩展原因,介绍了不同材料的裂纹监测技术,指出了基于传统方法的裂纹监测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基于电子散斑干涉技术的结构裂纹监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该技术用CCD相机将被测物体上的图像记录下来,并传输到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中进行存储和分析,经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可以清楚地得到裂纹的图像,从而获得裂纹的各个参数;该技术可以实现对脆性材料和准脆性材料微小裂纹及裂纹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