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AIDS患者感染性浅表淋巴结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防痨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HIV感染/AIDS患者感染性浅表淋巴结病组织病理学特征、致病病原体形态学特点和分布部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为浅表性淋巴结感染性疾病的88例HIV感染/AIDS患者的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学特点,并对其标本进一步行抗酸染色、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 schiff,PAS)染色及六胺银染色查找病原体,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TBDNA和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进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 88例患者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MTB感染50例(56.8%)、马尔尼菲蓝状菌(Talarommyces marmeffei,TM)感染32例(36.4%)、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um,NTM)感染3例(3.4%)、MTB 并发TM 感染2例(2.3%)、隐球菌感染1 例(1.1%).其中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条件下,不同病原体感染的88例患者可有相同组织病理学表现,如23例(26.1%)MTB、TM、MTB并发TM、隐球菌感染患者可共同表现为典型肉芽肿伴坏死,19例(21.6%)MTB、MTB并发TM、TM感染患者可共同表现为不典型肉芽肿伴坏死;38例(69.1%,38/55)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可经抗酸染色找到分枝杆菌,34例TM和1例隐球菌感染患者可经PAS染色和六胺银染色找到真菌;分子病理检测MTB DNA阳性52例,菌种鉴定NTM感染3例.结论 HIV感染/AIDS患者感染性浅表淋巴结病的组织病理学形态表现多样,不具有特异性,特殊染色和分子检测技术可提高确诊率.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MTB/HIV双重感染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控MTB/HIV双重感染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19年四川省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诊断并登记为MTB/HIV双重
目的 调查各种类型饮用水水源地水样中的总铀含量,分析饮用水水源地水体中总铀浓度、摄入量及其所致年待积有效剂量,为辐射环境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采用
目的 通过测量介入放射学设备透视时的介入参考点剂量和设备显示剂量的关系,验证设备显示剂量的准确性,评估使用显示介入参考点剂量来指导医师进行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合理性.方
目的 通过对山东省13家医院2016年度放射治疗、核医学医疗照射频度进行调查并分析,为了解我省放射治疗、核医学医疗照射发展现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借助医院现有系统(如PA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