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语言学将语法定义为一个包括音位学、句法学、词汇学和语义学的完整体系。那么作为语言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法在教学中的地位如何?很长一段时间,要不要教语法,怎样教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语言教学仍然有争论。本文拟从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从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和实际可行的方法来探讨语法教学。
一、海外英语教学法对我国英语语法教学的影响
随着语言以及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教学法经历了语法翻译法,直接教学法,阅读法、口语法和情景教学法、听说法和交际教学等的变革。由于不同理论对语言的看法不尽相同,对语法的重视程度也就有差异,反映在教学中,语法时而受重视时而被冷落。这种关于教语言还是教关于语言的知识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诸多教学法中,曾对我国英语语言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的首推翻译法。该教学法认为语言就是各种条框,重视语言的规范,定出各种语言规则。因此,语言教学十分注重对语言结构的分析、语言规则的学习以及英语和母语互译规则的运用。理论语法被放到非重要的位置,这也导致语法教学中的“五重”和“五轻”即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详细讲解,轻反复练习;重书面表达,轻口头练习;重语法分析,轻语法使用;重掌握规则,轻掌握实例。过于注重语言知识、书面形式,忽视口语能力的教学致使学习者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较差。
交际教学法认为语言的本质作用在于它是人际交际一种工具,强调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将达意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认为只要会说,语法知识和规律,会自然形成。应该用交际语法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来取代语法教学。在这种情况下,语法似乎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必要。然而,交际教学法的推广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想的效果,因为过分强调语言的使用技巧,而使学生和教师忽视了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功能。学生在交际的时候有点生搬硬套,不能灵活运用英语。近几年中,语法教学又渐渐回到了课堂。在高考中,语法知识的考查还是点一定的比例的,如此反复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语法究竟要不要?如果要,该如何教?
二、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语言专家指出,真正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正式地教授语法知识,特别是在非英语国家里。专家Long也曾分析12例研究来调查接受语法教学的学习都是否比那些没有接受语法教学的学习者最终达到其更高的语言水平,结论是语法教学的确会带来差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语法现象多而杂,数不胜数,仅靠在课堂上学习是学不尽的,而语法使语言现象有规律地呈现在学习者面前,将语言变成一个可认知系统。这样掌握语法规则就相当于学会“点石成金”能够掌握更多的语言。所以语言学习者不仅要学习语言本身,还要学习语言组织的语法规则,尤其是对非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
同时,学习者接触大量复杂无序的语言现象后,会处于一种“迷航”状态。这时他们需要一种指导性的帮助,适当的语法学习可以帮他们拨开迷雾,梳理知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且能够加速学习。意识到英语这种语言是如何构成,在平常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加入语法分析还能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旦掌握英语的构成的规律,听说读写就容易多了,加上日积月累,英语水平就能有长促的提高。
三、语法教学的方法
传统教学强调语法的重要性,但是在孤立的句子中分析语法并通过大量练习来记忆语法规则,忽视了对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法教学显得枯燥乏味,令人疲惫不堪而受到否定。事实上,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只了解语法的复杂规律而不懂如何在实际中运用是根本没法实现其语言的功能和意义的。
研究表明,只有充分考虑语法规则与交际原则的有机协调关系,把语言形式和功能有机结合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习效果,因此,语法教学不能谈化,而应优化。正如皮尼曼提出可学性假设,语法教学只有在要教授的结构接连于自然情景中习得这一结构阶段时才会促进语言习得。所以,可将交际教学法和语法的系统学习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将词语、语法都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学习。等到学习者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语后,为了交流必然产生对语法的需要,学习的动机随之上升。这时,教师从语境中抽象化出语法,讲解规则并通过适度练习加以巩固。
当然对于不同的学习者,语法的重要性不同,相应地采用具体的教学方法,强调的重点也不一样。同时,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对学习语法结构也有制约,这种学习能力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年龄、熟练程度和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对于未受过正规教育的学龄前儿童语法教学不太重要;对于有过一些正规教育,特别是青少年,他们的英语熟练程度中等,语法教学上占一般性地位;但对于受过正规教育,处于英语高级阶段的成人,则语法教学在整个语言学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掌握好语言教学的语法与语言功能和意义的最佳结合点,才能有效运用各种语言教学法,有机结合部分教学法,运用新课改的理念更好地进行教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综合素质。
一、海外英语教学法对我国英语语法教学的影响
随着语言以及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教学法经历了语法翻译法,直接教学法,阅读法、口语法和情景教学法、听说法和交际教学等的变革。由于不同理论对语言的看法不尽相同,对语法的重视程度也就有差异,反映在教学中,语法时而受重视时而被冷落。这种关于教语言还是教关于语言的知识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诸多教学法中,曾对我国英语语言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的首推翻译法。该教学法认为语言就是各种条框,重视语言的规范,定出各种语言规则。因此,语言教学十分注重对语言结构的分析、语言规则的学习以及英语和母语互译规则的运用。理论语法被放到非重要的位置,这也导致语法教学中的“五重”和“五轻”即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详细讲解,轻反复练习;重书面表达,轻口头练习;重语法分析,轻语法使用;重掌握规则,轻掌握实例。过于注重语言知识、书面形式,忽视口语能力的教学致使学习者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较差。
交际教学法认为语言的本质作用在于它是人际交际一种工具,强调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将达意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认为只要会说,语法知识和规律,会自然形成。应该用交际语法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来取代语法教学。在这种情况下,语法似乎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必要。然而,交际教学法的推广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想的效果,因为过分强调语言的使用技巧,而使学生和教师忽视了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功能。学生在交际的时候有点生搬硬套,不能灵活运用英语。近几年中,语法教学又渐渐回到了课堂。在高考中,语法知识的考查还是点一定的比例的,如此反复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语法究竟要不要?如果要,该如何教?
二、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语言专家指出,真正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正式地教授语法知识,特别是在非英语国家里。专家Long也曾分析12例研究来调查接受语法教学的学习都是否比那些没有接受语法教学的学习者最终达到其更高的语言水平,结论是语法教学的确会带来差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语法现象多而杂,数不胜数,仅靠在课堂上学习是学不尽的,而语法使语言现象有规律地呈现在学习者面前,将语言变成一个可认知系统。这样掌握语法规则就相当于学会“点石成金”能够掌握更多的语言。所以语言学习者不仅要学习语言本身,还要学习语言组织的语法规则,尤其是对非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
同时,学习者接触大量复杂无序的语言现象后,会处于一种“迷航”状态。这时他们需要一种指导性的帮助,适当的语法学习可以帮他们拨开迷雾,梳理知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且能够加速学习。意识到英语这种语言是如何构成,在平常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加入语法分析还能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旦掌握英语的构成的规律,听说读写就容易多了,加上日积月累,英语水平就能有长促的提高。
三、语法教学的方法
传统教学强调语法的重要性,但是在孤立的句子中分析语法并通过大量练习来记忆语法规则,忽视了对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法教学显得枯燥乏味,令人疲惫不堪而受到否定。事实上,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只了解语法的复杂规律而不懂如何在实际中运用是根本没法实现其语言的功能和意义的。
研究表明,只有充分考虑语法规则与交际原则的有机协调关系,把语言形式和功能有机结合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习效果,因此,语法教学不能谈化,而应优化。正如皮尼曼提出可学性假设,语法教学只有在要教授的结构接连于自然情景中习得这一结构阶段时才会促进语言习得。所以,可将交际教学法和语法的系统学习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将词语、语法都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学习。等到学习者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语后,为了交流必然产生对语法的需要,学习的动机随之上升。这时,教师从语境中抽象化出语法,讲解规则并通过适度练习加以巩固。
当然对于不同的学习者,语法的重要性不同,相应地采用具体的教学方法,强调的重点也不一样。同时,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对学习语法结构也有制约,这种学习能力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年龄、熟练程度和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对于未受过正规教育的学龄前儿童语法教学不太重要;对于有过一些正规教育,特别是青少年,他们的英语熟练程度中等,语法教学上占一般性地位;但对于受过正规教育,处于英语高级阶段的成人,则语法教学在整个语言学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掌握好语言教学的语法与语言功能和意义的最佳结合点,才能有效运用各种语言教学法,有机结合部分教学法,运用新课改的理念更好地进行教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