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膜结核瘤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观察

来源 :眼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j12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脉络膜结核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2-2018年北京同仁医院脉络膜结核瘤患者7例(7眼).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及眼部B超等检查,以及结核菌素试验(PPD)、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胸部CT等结核相关检查.所有患者行全身抗结核治疗,随访6~18个月,平均(1 1.1±3.8)个月.主要指标:眼底表现,FFA及ICGA表现.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2±11.5)岁.7例患者中3例为活动性肺结核;2例既往有肺结核病史;1例曾有结核患者接触史;1例无明确结核病史及接触史,为潜伏性感染.7例患者均单眼发病,其中6例为孤立性结核瘤,1例为多发性结核瘤.眼底表现为黄白色视网膜下隆起.5例瘤体位于后极部,1例位于黄斑颞侧血管弓外,1例位于颞下血管弓处.均伴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其中5例有视网膜出血.视力手动/眼前~0.5.FFA示2例早期低荧光,晚期荧光增强;5例早期高荧光,晚期荧光渗漏;4例瘤体边缘出现针尖样细小高荧光点.ICGA早期瘤体呈低荧光,晚期低荧光持续存在,病灶周围可出现弥散的高荧光.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化抗结核治疗,疗程6~18个月.治疗后7例患者瘤体均减小,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及视网膜出血吸收,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脉络膜结核瘤可伴有全身活动性结核或发生于结核的既往感染和潜伏感染,主要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下黄白色病灶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规范化的抗结核治疗可有效控制病灶.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技能,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对小学作文惊喜果合理的指导与讲评,能够及时指正小学生写作中存在的缺陷,加强小学生写作信心,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作文;指导;讲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
【摘要】在我国当代学校教育当中,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发展,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愈加突显。它不但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对国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将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个性化朗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我们国家的教学中,英语也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目。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对英语都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英语课堂教学效率非常低下。为了有效的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朗读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本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