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因治疗

来源 :国际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7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自身免疫病认识不断深入,新的治疗策略受到关注。通过对抗原特异性自身反应性T细胞和自身免疫靶细胞基因修饰,靶向性治疗自身免疫病的研究引人瞩目。目前基因治疗已应用于自身免疫病动物模型,并初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就此方面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由多种T淋巴细胞亚群构成,部分亚群被认为是在胸腺外发育分化的。IL-7与IL-7R之间的信号传递对TCRγδ+iIEL的发育分化是必不可少的。IL-15也可能对iIEL在胸腺外的发育和维持起重要的调节作用。iIEL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在抗感染免疫和调节肠上皮细胞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IL-15的生物学活性广泛,在机体免疫/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疾病及超敏反应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而且IL-15能够增强机体抵抗胞内细菌和寄生虫感染的能力;另外,IL-15是机体的一个重要抗肿瘤因子,在机体荷瘤状态下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现已发现B细胞表面存在3种抑制性受体,介导对B细胞功能的负反馈性调节。它们是FcγR Ⅱ B(CD32)、CD22和PIR-B,均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单链结构。它们的胞内区都含有与抑制性功能相关的ITIM结构域,以此活化胞内磷酸酶,进而抑制ITAM结构域相关的信号活化途径,以保持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平衡。如果这些受体或其信号分子缺陷则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等。
手术致使的细胞因子反应包含非特异性炎症、特异性免疫反应及造血和组织修复过程。细胞因子在创伤或手术致使的急性炎症和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本文对近年在手术与细胞因子反应及细胞因子与器官功能不全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综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当代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在基础和临床上均取得许多进展,反映在对AID发病机理认识上的深化和治疗措施的多样化上。本文就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遗传因素和基因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CD4+T细胞能分化成功能不同的TH1和TH2亚群,这两类细胞及其特征性细胞因子的平衡受TH分化因素、TH1/TH2细胞间相互作用及TH1/TH2细胞稳定性等的影响,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对TH1/TH2细胞特性、功能、平衡的研究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TH1/TH2细胞平衡作一综述。
HCV引起免疫损伤的机制至今尚不清楚。细胞免疫可能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Tc)的作用。进行丙型肝炎病毒T细胞表位的研究有助于阐明HCV持续性感染机制,并为研制抗病毒疫苗奠定基础。本文对近年来HCVT细胞抗原表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郎格罕氏细胞是位于上皮组织中的一种抗原提呈细胞,在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LC来源于骨髓,大量实验证实,由外周血分离得到的CD34+干细胞在GM-CSF、TNF-α和TGF-β1的作用下在体外生成具有典型特征的LC,外周血CD14+ MO在一定条件下亦能分化发育为LC。位于非淋巴组织中的未成熟LC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同时分泌各种免疫因子,并在抗原的刺激下移向次级淋巴组织,发育成熟。L
自身免疫性肝炎和丙型肝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日益受到重视,各国学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两者在遗传背景、免疫发病机制等方面的差异。
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需进行预处理。传统方法是给予大剂量的放化疗,以最大限度地清除患者自身的骨髓组织,这种方法被称为骨髓清除性预处理方案或去髓性预处理方案。最近几年基于免疫学的发展,部分学者提出了非去髓性预处理的新策略,并在实践中获得成功。本文就其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