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将参与创建全球数字博物馆,令数百万动物化石重见天日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r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以千万计的化石都隐藏在博物馆的箱柜深处

  创建“全球数字博物馆”的提议受到了科学家们的欢迎,他们表示,这将令他们得以对目前“埋藏”在博物馆箱柜深处的珍贵样本进行研究。
  包括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华盛顿史密森尼学会在内的多家博物馆机构都将参与其中。
  他们定下了宏大的计划,要将数以百万计的化石样本数字化。
  单是将史密森尼博物馆的4000万化石样本纪录数字化,预计就将需时50年。
  不过,这项工作目前已经进行了五年,负责的团队表示,这一工程是让“数据重见天日”,为重大研究做准备。

为什么要数字化?


  史密森尼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凯茜·霍利斯正在领导这一项目。她解释说:“我们正试图将我们的全部馆藏数字化,让研究者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调用数据。”
  “而我们也比较肯定,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化石样本馆藏。”
  “我们馆藏有超过4000万件样本——它记录了整个生命历史,所以如果有任何化石样本是代表了地球上某一个生命的话,它很可能就在这套馆藏内。”
  在博物馆公开陈列的展品,只是馆藏当中非常小的一部分。
  霍利斯说:“博物馆里有一些箱柜是有好几十年没有打开过的。”
经过电脑断层扫描的三角龙头骨
将史密森尼博物馆的4000 万化石样本记录数字化,预计需时50 年

  如果科学家想要使用所有这些样本,通过这些我们星球上千百万年生命进化的证据,来了解生命演变的过程,这就成了一个问题。
2018 年,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的火灾提醒世人,将博物馆馆藏数字化的重要性

  “于是我们就要让所有这些数据见到天日,为研究工作所用。”她说。
  在英国皇家学会刊物《生物学快报》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当中,科学家形容将博物馆馆藏数字化的过程就像为“暗数据”搬家。报告的作者们表示,这将令研究者更能够了解我们的环境在过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然后设想出未来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数字化的化石样本和真化石一样有用吗?
  有些时候,它们比真化石有用得多。
  这个数字化项目的绝大部分工作,是获取高清影像,以及让所有的核心信息——年代、物种,以及样子在哪里发现等——在互联网上公开。
  单是这一点已经非常有价值。例如,通过研究数字化的海洋化石,已经令研究者能够了解海洋生物在不同的海平面高度和海洋温度上如何演变。
  而最精密的数据,其实可能比真实的化石更有用。
  布里斯托大学的艾美莉·雷菲尔德教授通过电脑断层扫描将恐龙头骨和其他骨头的化石制作成模型,供科学研究用。
  她表示:“我们可以用這些数据来测算,这些动物的生命是如何运转的。”
蜥脚下目恐龙头骨经过数字化之后,可以用软件测试,以揭示这种动物的动物和进食方式

  比如,真实的梁龙头骨化石很脆弱而碎,要将它拿起来都困难,但是雷菲尔德教授却能够通过对数字恐龙骨进行扭曲、转动、挤压等处理来揭示真实梁龙的运动方式,以及它们吃什么,如何应对周边环境等等。
  这帮助她和她的同事们解答了有关这种蜥脚下目恐龙的其中一个难题。
  “人们总想知道,大自然是如何能够为如此大量的巨型植食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和食物的。”雷菲尔德教授解释说。
  “其中一种设想是,它们颈脖的不同长度、头骨和牙齿的不同形状令它们分别吃不同的东西。”
  “我的其中一个学生就得以通过数据来测试这个设想。”
  这主要是指,用数据重建恐龙的每一块下颌肌肉,测算它如何咬和咀嚼。
  “这当中显示,不同类的蜥脚下目恐龙确实是以不同方式进食的,也很可能吃不同各类的食物,从而使大自然能够可持续地同时养活这么多10多吨重的恐龙。”
  雷菲尔德教授在布里斯托大学的同僚菲利普·多诺古教授则通过扫描远古的微生物化石来制造放大的模式,来揭示更多它们如何生存的细节。
  他表示,数字化的化石将会令科学家研究地球生命的能力有质的改变。
  “不过,我们需要确保一点,”他补充说,“数字博物馆要恰当、持续地记录和编排,以尽可能地保证最高质量的数据。”(摘自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
  (编辑/诺伊克)
其他文献
如何为子女选择合适的英国中小学?无论是对英国本地的华人家长来说,还是对中国国内的家长而言,这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少华人家长即使是在详细地阅读了英国私立、公立中小学的各种权威排名和评估报告之后,仍然对到底该为孩子选哪所学校一头雾水。  事实上,除了这些冰冷的数据和报告,家长们还有一个了解这些英国中小学的更为直观的方法,那就是“学校参观”。尽管每个学校的具体政策各不相同,但一般而言,无论是公立学校,
睡眠与健康,是个让从医学专家到饮食男女都纠结的问题。  大被酣眠,是现代人的渴望,因为我们的生活节奏太紧张,工作社交的压力太大,烦心的事太多。  倒头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已经成了一种奢侈。  睡眠太少会影响健康已经是共识。许多疾病与睡眠不足有关。例如,老年痴呆,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抑郁症,焦虑,甚至自杀。睡觉太多也危险  最新发表的一份科学报告称,睡觉太多也不利健康甚至折寿。  科学家
这套图画书共有两册,出自波兰拥有98年出版歷史的老牌出版社Nasza Ksiegarnia,即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都不曾打断它的出版工作。这套书由波兰童书创作者贝阿塔·奥斯特洛维茨卡和卡塔日娜·科沃捷伊联手推出。被这套波兰童书吸引  曾经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的贝阿塔尤其擅长将知识和有温度的故事融为一体,她讲述的故事蕴含丰富的历史、童话以及奇幻元素,国际儿童读物联盟波兰分会曾经将她的许多作品评选为年度好
毫无疑问,新冠疫情对世界的改变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其中隔离措施对人们出行的改变尤为突出,人们上学、上班、聚会、购物均受到显著影响。  那么,这些改变如何来定量分析呢?由牛津大学创立的“用数据看世界”网站利用谷歌地图等应用程序提供的匿名数据进行了分析,后者会定期更新人们出行的活动数据。(注:此图集仅限于分析使用谷歌的国家和地区)  谷歌地图会每天收集对某些特定场所如杂货店、公园和火车站的到访人数,并与
联合国专家估计,每年全球产生电子垃圾超过5000万吨  小到电动牙刷、电动玩具和智能手机,大到电烤箱洗衣机大冰箱,地球上电子垃圾逐年增多成灾,迄今为止人类非但没有找到有效化解途径,甚至对危机没有足够的关注。  随着5G时代来临,物联网逐步普及,更多带电池或电源插头的废弃产品以更快的速度产生,事实上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家庭垃圾,但回收率却低于20%。联合国最新统计显示,2019年全球产生的电子垃圾
英国2020年夏令时结束,时针拨回一小时。这件事对寻常百姓来说根本不算个事,但要保证900年历史的温莎堡皇家收藏的那400多座时钟都准时切换,想想都很不容易  英国夏令时和格林尼治时间的交替,手机和电脑都会自动切换,一般家里的钟表需要手动调整,也不太费功夫。但是,英国王室的温莎堡和白金汉宫里有数百座钟,都需要人工调整,工作量可以想见。  而且,在温莎堡负责维修钟表的布洛克需要独自一人完成这项任务。
復古的整休设计  《瓦檐下的旧器物》全书采用复古的牛皮纸印刷。我们试图用那些泛黄的纸张和文字,将读者带回到记忆中的乡村旧时光。  独特的版式设计  本书的版式设计别具特色,邀请“中国最美的书”设计者操刀。书籍整体设计结合乡村特色,注重空间感的呈现,以黑瓦房为场域,由外到内再由内而外,移景换步——黑瓦檐的封面,门楣的跨页,院墙的目录,随着乡人的起居,正文6辑70多种器物的故事依次展开。  有趣的蛛网
2018年12月初,巴黎加尼叶歌剧院外的涂鸦将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比为法国大革命中的国王路易十六2017年,法国里昂民众里昂抗议劳工法修改  以下这些数字可以解释“黄背心”运动为何会爆发: 1700欧元:法国月收入中位数  与其他西方国家一样,法国社会贫富差距巨大。最富裕的20%人口的收入几乎是最贫困的20%人口的五倍,收入最高的1%人口拥有的经济财富占全国总财富的20%以上。  该国
希区柯克的电影《惊魂记》剧照  希区柯克的众多非凡成就中,最出名的要数电影《惊魂记》了,尤其这一幕,一名男子身着他已故母亲的衣服在一家汽车旅馆的浴室里用刀捅一个全身赤裸的女子。1960年此片上映时,观众们都吓傻了。新近发行的纪录片《78/52》讲述了这一幕,导演博格丹诺维奇还记得《惊魂记》在纽约首映时电影院里“持续的尖叫声”。  几年后希区柯克本计划了一部更惊悚的电影,名为《万花筒》。他想要追赶欧
低温对人体影响巨大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冬泳可能有助于保护大脑免受诸如失智症(俗称老年痴呆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的影响。研究人员在一些经常冬泳的人的血液中找到了一种蛋白,这种蛋白跟冬泳者突然接触冰水时身体所产生的“冷休克”反应有关。记者说,这一发现是世界首次。  实验表明,这种蛋白可以延缓老鼠痴呆症的发作,甚至可以修复某些损伤。领导该研究的剑桥大学教授马鲁奇表示,这一发现为研究人员找到治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