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分类号】G623.21
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横竖撇捺的奇妙组合,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美丽和富有魅力的生命结晶。汉字的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认识世界、感悟文化、丰富情感、提高素养的过程。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大量读写,提前阅读已是大势所趋,而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思维能力不成熟,教材要求的识字量又大。如何教给孩子正确、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是小学识字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我认为在识字教学中以字理为本,多元识字,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通过最近几年的识字教学研究,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字理识字的主要方法:
一、解析字理知识,触类旁通。
形声字教学,要利用其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形音、形义联系,理解字义。让学生对汉字的主要偏旁部首的意义有基本的了解,这样便于见形(形旁)大致知其意义,以后凡看见带有这些部首的字就能大致判断其与什么有关。
如在教学“领”一字时,我先让学生给这个字找找朋友,“领导”、“首领”、“领队”等等,学生讲了许多,这时我话锋一转说:“你们找的朋友都非常正确,这‘领’字呀是形声字,‘令’字表音,‘页’字表义,想想这里的‘页’字表示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个字的本意与现在孩子们脑海中理解的“页码”的“页”意思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学生一般都猜不到,当他们的答案一次又一次被老师否定时,学生的求知兴趣空前高涨,不用老师说要认真听,他们的小耳朵都竖得直直的,当老师说这个“页”在古时候是表示脑袋的意思时,他们都睁大了眼睛,一幅不可思义的样子,都觉得汉字实在太神奇了!我并不止于此,接着再请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哪些汉字也是“页”字旁的,想想为什么这些字中有“页”字旁呢?学生们发言极其踊跃,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烦”字有页字旁,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脑袋发烧时很热,很难受,心情就会比较烦躁。有的说“顶”字是页字旁,因为人的顶部是头,所以是页字旁。这时老师顺势引导:是啊,古人造字可不是随心所欲的,只要你用心观察,多多去想,你会发现里边藏着许多学问呢!
对于一些形近字或同音字,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张冠李戴。运用字理比较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如:在教形声字“蚂蚁”的“蚂”字时,我先引导学生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然后启发学生说出“蚂”字是“妈妈”的“妈”字去掉女子旁换上虫字旁组成的。通过比较识记,让学生明白,蚂蚁是昆虫,而妈妈是女性,所以偏旁不同。又如:“蓝”与“篮”怎样教学生区别呢?只要让学生明确其偏旁所表示的意义就可以很好的区别了。蓝的草字头与青草的颜色有关,所以是草字头,而打篮球时就是把球投进一个像篮子一样的篮筐里去,所以是竹字头。
二、借助图画发现字理
汉字中有许多字都是根据生活中的具体实际事物描画出来的,这类汉字被称为“象形字”。象形字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汉字,它有着鲜明而独特的直观性。教师可以根据字形的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与汉字之间的关系,接着演示汉字的原始状态和演变过程,以帮助孩子记忆字形、理解字义。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轻松地认识了生字。本学期我做了识字观摩课《山青青》,其中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课上,在孩子们清脆甜美的读书声中,我把蕴含这一课生字“雨”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美丽的画面深深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接着,我又充分利用汉字自身的魅力,向孩子们渗透字理,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雨”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有着鲜明的直观性,为了让学生感悟到字的特点,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与汉字之间的联系,并辅助于多媒体将“雨”字从古代甲古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配上生动的讲解和优美的音乐展示出来。“雨”字的演变过程明了而又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学生在观察中亲身感受到,从形象生动的图画到形似而简洁的古文字,再到神似而方正的楷书字,他们眼前一亮:原来汉字是经历这样的演变而来的!在整个识字过程中,学生通过联想,把抽象的汉字符号和形象的图画加以联系,使汉字在脑中变得富有趣味性,更易于记忆,同时教师也达到了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探究构字规律,归类识字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通过分析字形来理解字义,还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探究构字规律,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这样的方法,识记更多的汉字。如:在教学归类识字中的几个品字形结构的字时,我先向学生讲述品字由三个口字构成,并不是指品了三口茶的意思,而是指品尝了很多口茶的意思,因为在古汉语中三就是表示多的意思,单个字每重复一次这个字的意思就加强一次,那么接下来教“森、林、”二字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刚才所讲述的品字形结构汉字的字理,通过分析“森、林”二字的字形理解:“林”表示很多树木生长在一起,而“森”字则表示更多的树木生长在一起的意思。学生从字形入手,由字形想到字义,增强了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那么另外两个品字形结构的字就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的方法自学了。
汉字有功能奇特的部件,可以通过归类批量识字。在教学中抓住字与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学会一大串字,如:账、资、货、贷……这些字都有一个相同的部首,而“贝”字给是指贝壳,而古人曾用贝壳做钱币,因此用“贝”作部件时,其义多是财物的意思,教学时就可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字是贝字旁。让学生多举例,熟能生巧,长期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识字能力就会一天天提高。
四、类比推理辨析字理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的构字部件进行了分类,共计约500个。所以在汉字大家庭里出现了许多相似的形近字,它们的部件相同,却因偏旁不同而字义也有所不同。如果我们按照旧的识字教学方法,机械地教,学生通过反复读、反复写来达到识字的目的,可想而知效果一定不会理想。在研究、实践各种识字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开始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对字理进行辨析。具体的方法是:结合生字部件相同偏旁不同的特点,编写儿歌、顺口溜来启发学生由一字联想多字,引导他们学会在各种语言环境中区分汉字,正确使用它们。比如在学习“青、清、晴、情、蜻、睛”时,教师可以编顺口溜:“小草青青河水清,天气晴朗好心情,小青蛙大眼睛,它和蜻蜓捉害虫。”就这样,在歌谣中给学生渗透了字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使他们领略到汉字内在的意蕴。
识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指导和练习,为学生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枯燥乏味的汉字学活,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字理识字,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语言的发展,让古老的字理彰显永久的活力!
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横竖撇捺的奇妙组合,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美丽和富有魅力的生命结晶。汉字的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认识世界、感悟文化、丰富情感、提高素养的过程。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大量读写,提前阅读已是大势所趋,而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思维能力不成熟,教材要求的识字量又大。如何教给孩子正确、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是小学识字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我认为在识字教学中以字理为本,多元识字,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通过最近几年的识字教学研究,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字理识字的主要方法:
一、解析字理知识,触类旁通。
形声字教学,要利用其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形音、形义联系,理解字义。让学生对汉字的主要偏旁部首的意义有基本的了解,这样便于见形(形旁)大致知其意义,以后凡看见带有这些部首的字就能大致判断其与什么有关。
如在教学“领”一字时,我先让学生给这个字找找朋友,“领导”、“首领”、“领队”等等,学生讲了许多,这时我话锋一转说:“你们找的朋友都非常正确,这‘领’字呀是形声字,‘令’字表音,‘页’字表义,想想这里的‘页’字表示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个字的本意与现在孩子们脑海中理解的“页码”的“页”意思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学生一般都猜不到,当他们的答案一次又一次被老师否定时,学生的求知兴趣空前高涨,不用老师说要认真听,他们的小耳朵都竖得直直的,当老师说这个“页”在古时候是表示脑袋的意思时,他们都睁大了眼睛,一幅不可思义的样子,都觉得汉字实在太神奇了!我并不止于此,接着再请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哪些汉字也是“页”字旁的,想想为什么这些字中有“页”字旁呢?学生们发言极其踊跃,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烦”字有页字旁,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脑袋发烧时很热,很难受,心情就会比较烦躁。有的说“顶”字是页字旁,因为人的顶部是头,所以是页字旁。这时老师顺势引导:是啊,古人造字可不是随心所欲的,只要你用心观察,多多去想,你会发现里边藏着许多学问呢!
对于一些形近字或同音字,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张冠李戴。运用字理比较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如:在教形声字“蚂蚁”的“蚂”字时,我先引导学生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然后启发学生说出“蚂”字是“妈妈”的“妈”字去掉女子旁换上虫字旁组成的。通过比较识记,让学生明白,蚂蚁是昆虫,而妈妈是女性,所以偏旁不同。又如:“蓝”与“篮”怎样教学生区别呢?只要让学生明确其偏旁所表示的意义就可以很好的区别了。蓝的草字头与青草的颜色有关,所以是草字头,而打篮球时就是把球投进一个像篮子一样的篮筐里去,所以是竹字头。
二、借助图画发现字理
汉字中有许多字都是根据生活中的具体实际事物描画出来的,这类汉字被称为“象形字”。象形字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汉字,它有着鲜明而独特的直观性。教师可以根据字形的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与汉字之间的关系,接着演示汉字的原始状态和演变过程,以帮助孩子记忆字形、理解字义。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轻松地认识了生字。本学期我做了识字观摩课《山青青》,其中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课上,在孩子们清脆甜美的读书声中,我把蕴含这一课生字“雨”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美丽的画面深深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接着,我又充分利用汉字自身的魅力,向孩子们渗透字理,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雨”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有着鲜明的直观性,为了让学生感悟到字的特点,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与汉字之间的联系,并辅助于多媒体将“雨”字从古代甲古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配上生动的讲解和优美的音乐展示出来。“雨”字的演变过程明了而又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学生在观察中亲身感受到,从形象生动的图画到形似而简洁的古文字,再到神似而方正的楷书字,他们眼前一亮:原来汉字是经历这样的演变而来的!在整个识字过程中,学生通过联想,把抽象的汉字符号和形象的图画加以联系,使汉字在脑中变得富有趣味性,更易于记忆,同时教师也达到了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探究构字规律,归类识字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通过分析字形来理解字义,还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探究构字规律,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这样的方法,识记更多的汉字。如:在教学归类识字中的几个品字形结构的字时,我先向学生讲述品字由三个口字构成,并不是指品了三口茶的意思,而是指品尝了很多口茶的意思,因为在古汉语中三就是表示多的意思,单个字每重复一次这个字的意思就加强一次,那么接下来教“森、林、”二字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刚才所讲述的品字形结构汉字的字理,通过分析“森、林”二字的字形理解:“林”表示很多树木生长在一起,而“森”字则表示更多的树木生长在一起的意思。学生从字形入手,由字形想到字义,增强了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那么另外两个品字形结构的字就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的方法自学了。
汉字有功能奇特的部件,可以通过归类批量识字。在教学中抓住字与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学会一大串字,如:账、资、货、贷……这些字都有一个相同的部首,而“贝”字给是指贝壳,而古人曾用贝壳做钱币,因此用“贝”作部件时,其义多是财物的意思,教学时就可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字是贝字旁。让学生多举例,熟能生巧,长期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识字能力就会一天天提高。
四、类比推理辨析字理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的构字部件进行了分类,共计约500个。所以在汉字大家庭里出现了许多相似的形近字,它们的部件相同,却因偏旁不同而字义也有所不同。如果我们按照旧的识字教学方法,机械地教,学生通过反复读、反复写来达到识字的目的,可想而知效果一定不会理想。在研究、实践各种识字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开始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对字理进行辨析。具体的方法是:结合生字部件相同偏旁不同的特点,编写儿歌、顺口溜来启发学生由一字联想多字,引导他们学会在各种语言环境中区分汉字,正确使用它们。比如在学习“青、清、晴、情、蜻、睛”时,教师可以编顺口溜:“小草青青河水清,天气晴朗好心情,小青蛙大眼睛,它和蜻蜓捉害虫。”就这样,在歌谣中给学生渗透了字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使他们领略到汉字内在的意蕴。
识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指导和练习,为学生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枯燥乏味的汉字学活,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字理识字,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语言的发展,让古老的字理彰显永久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