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o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新生儿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新生儿阑尾炎病例18例,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16例(16/18,88.9%)超声显示阑尾,其中肝下缘或右肾旁10例(10/16,62.5%);15例(15/16,93.8%)阑尾壁厚<2 mm;11例(11/16,68.8%)阑尾外径<6 mm;16例阑尾腔扩张积脓但均未发现粪石;14例(14/16,87.5%)网膜增厚不明显;16例均出现阑尾壁模糊,周围系膜水肿增厚;8例出现肠间隙积脓或脓肿形成.结论 新生儿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超声特征为:①新生儿阑尾多位于肝下缘或右肾旁;②阑尾壁模糊但增厚不明显多<2 mm;③阑尾外径增粗多<6 mm;④阑尾腔扩张积脓一般无粪石;⑤阑尾周围大网膜增厚一般不明显;⑥阑尾周围系膜水肿增厚,多合并肠间隙积脓或脓肿.超声可较准确诊断新生儿阑尾炎,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腹腔镜直肠补片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脱垂的安全性及长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34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比腹腔镜和开腹直肠补片悬吊固定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长短期预后数据。结果15例患者接受腹腔镜直肠补片悬吊固定术,19例接受开腹手术。开腹组和腹腔镜组直肠补片悬吊固定术两种术式均无手术死亡病例,在手术时
目的 探讨利用多平面超声成像技术评价产后肛门外括约肌损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两位观察者利用多平面超声成像技术评估656例阴道分娩女性肛门外括约肌的完整性,分析肛门外括约肌损伤的声像图特征,并比较观察者间评价肛门外括约肌损伤的一致性.结果 多平面超声成像技术诊断肛门外括约肌损伤8例,会阴侧切组与无会阴侧切组肛门外括约肌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观察者评价肛门外括约肌损伤的一致性好(Kappa值=0.89).结论 多平面超声成像技术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肛门括约肌解剖信息,对肛门外括约肌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是目前医疗活动的基本趋势,而新型冠状病毒所致消化系统症状的复杂性给消化内科专业医学教育带来了新挑战,也给消化内镜培训提出了新要求.结合本中心消化内科专业知识教育及内镜感染控制教育的经验,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安全有效地进行消化内科医学教育提供思路.
患者男,30 岁,因自觉左侧睾丸包块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阴茎及阴囊发育正常,左侧阴囊下部扪及约20 mm 肿块,无疼痛,可移动.超声所见:左侧阴囊内可见大小分别约26 mm×16 mm、25 mm×14 mm呈上下排列的两个睾丸回声,体积偏小,边界清,形态规则,呈椭圆形,内部回声均匀,血流分布正常见图 1、图2.右侧阴囊内可见一大小约41 mm×20 mm 的睾丸回声,大小形态正常,呈椭圆形,内部回声均匀.双侧附睾及精索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诊断:多睾症?结合临床综合诊断为多睾症.
期刊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互联网背景下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辽宁沈阳某高校护理本科生247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试表和网络学习环境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57.04±6.40)分,各条目均分(2.85±0.32)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网络学习环境各维度均呈正相关(r=0.195~0.693,P<0.01);回归分析显示,网络学习原因、学习时间、网络学习环境总分及选择专业方式4个因素进入护生自主学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雨课堂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果:预习课件查看页数和预习题分数影响课堂思考题和章节复习题分数,预习题分数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尤其是线上高效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掌握程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康复医师规范化培养中,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探索改进培养目标、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规范考核方法,推行6+3多模块教学、阶梯式教学,完善考核制度等教学措施,构建规范化、实用性强的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训体系.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成像虚拟去骨技术用于诊断脊柱急性创伤性骨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3年4至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诊断脊柱急性创伤性骨髓损伤患者,以MRI作为参考标准,将13例脊柱外伤患者MRI检查和双能量CT扫描的虚拟去骨图由2名医师采用3级评价法分别进行评价。采用kappa统计量对2名医师的主观评价进行一致性检验,考察DSCT双能量成像对脊柱急性创伤性骨髓损伤的敏感性。结
目的:构建教师形成性评价技能发展模型,有效改善中医院校教师教学评价方法与策略.方法:帮助教师习得形成性评价教学技能并将其灵活应用于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反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结论:应将形成性评价列为教师的一项重要专业技能并通过专业指导不断修正和提升.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RTX)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可能原因。方法以2008至2013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0例难治性ITP和同期10名健康自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记忆T淋巴细胞(Tm)(CD4+CD45RO+)、CD19+CD20+B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IgM)。结果(1)20例难治性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