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精品高价主导市场行情

来源 :艺术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123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以稀为贵
  
  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傅抱石创作了3000多幅作品,其中山水画创作占大多数;传世的作品有近2000幅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收藏在各大美术博物馆中。内地收藏傅抱石作品最多者为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傅抱石纪念馆和郭沫若纪念馆等。其中,南京博物馆收藏傅抱石的作品多达200余幅,包括《大涤草堂图》、《琵琶行诗意》、《湘夫人》、《江山如此多娇》等傅抱石的代表作。2004年9月,为纪念傅抱石诞辰100周年,南京博物馆曾遴选百幅作品举办了“其命唯新——傅抱石百年诞辰作品展览”。2011年9月,炎黄艺术馆开幕的“现代中国画开拓者——傅抱石大型艺术展”,也展出了由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等机构提供的139件作品,包括傅抱石各个时期、多种题材的绘画作品99幅,篆刻作品40件。当然,海内外民间收藏家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傅抱石精品画作。如此大的名头,作品本来就有限,再加上美术博物馆收藏、岁月损毁、藏家惜售,市场上可流通的精品之作就较为有限了。尽管久负盛名,但留下的作品却如此稀少,其市场价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傅抱石的作品价位不仅领衔新金陵画派,在近现代名家中也是稳居前列。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傅抱石一幅山水大中堂的价格为600元人民币。在他1965年去世后,无论人物画,还是山水画,画价均凌驾于其他名家之上。七、八十年代,大多数中国画家的作品还没有进入市场时,傅抱石的作品已经在香港等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成为“龙头股成交价格早早地突破了百万元大关。九十年代内地开拍后,傅抱石的画作也有近10件作品以超过百万元高价成交,如1995年4月北京翰海上拍的《云中君和大司令》(镜心)和《山水》(横披)就分别以396万、330万成交。在1996年,傅抱石的作品更率先突破内地的千万元大关。1996年10月,中国嘉德上拍的傅抱石抗战时期创作《丽人行》(横披)(图1),以350万起拍,最终以1078万成交,不仅创造了当时傅抱石个人作品的最高成交价纪录,也刷新了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最高拍卖成交价纪录。自1993年至今,拍卖市场中成交的傅抱石作品共计2452件,成交额共计39.40亿元,单件作品成交均价就已达到160.69万元。
  


  
  “三步上篮”
  
  纵览傅抱石作品拍卖市场表现,自2000年以来,其市场走出一个“三步上篮”的曲线。2000年以前,傅抱石共上拍268件,成交了148件,成交额为6677.53亿元,在其整体拍卖市场中尚处于酝酿成型的阶段。自2000年至2002年,伴随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傅抱石作品拍卖市场逐渐形成规模,第一阶段的行情发展明显显现。这一阶段,傅抱石每个拍卖季均有20、30件作品成交,成交总额也大多在千万元上下。
  而2003年到2008年的六年间,傅抱石作品市场行情呈规律波动状态,成交量、成交金额同步性波动,作品市场价格稳定性波动的。在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经历2005年的阶段性高峰后进入调整阶段的整体走势中,作为近现代书画大家、新金陵画派领头羊的傅抱石,其行情没有随整个市场行情的变动而变动,在大起大落中甚至跟整个市场行情有些逆向而行。2005年秋傅抱石作品的市场行情并没有随整个艺术市场行情出现暴涨,在市场低落的2006年秋则出现了个人的成交金额的阶段性最高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傅抱石作品拍卖市场相比其他同时代艺术家更具抗“通胀”性。2006年秋,傅抱石作品成交总额达到这一阶段的最高点,为2.36亿元,单件作品成交均价也达到阶段性最高点195.44亿元。这一市场表现也源自一件傅抱石精品的上拍。傅抱石1960年所作的《雨花台颂》(图2),于2006年7月在北京嘉信经22轮竞价最终以4200万元落槌,再次刷新了单幅近现代中国画的拍卖纪录。这一纪录在目前傅抱石作品拍卖成交价前十位中也排在第五位。2007年秋,傅抱石的作品共成交145件,是这一阶段成交数量的最高纪录。而这—拍卖季的成交额为1.77亿元,仅次于2006年秋。自2009年开始,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市场明显从市场调整中恢复过来,再次出现繁荣景象。傅抱石的作品行情也在前期稳定性波动基础上实现飞跃式发展。傅抱石成交作品单件均价的愈趋上扬:2009年春,单件均价只有81万元,是自2004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点,比2004年春季91万的次低点还要少lO万元;而2009年秋季拍卖单件作品的均价就达到了180万元。2009年11月在香港佳士得以5288万元成交的《杜甫诗意图》(镜心)(图3),不仅位列2009年傅抱石作品最高价,同时也一
  
  2
  
  举刷新2006年《雨花台颂》(镜心)4620万元的成交价纪录。随后的2010年,傅抱石作品单件成交均价更进一步上升,在春拍达到188万元,秋拍时飙升至266万元。而2011年春拍,其作品单件均价再次上升到286万元。这一良好的市场表现在傅抱石单季拍卖总成交额的变化上尤为显著,正如“三步上篮”最后的跃起,成交总额相比此前有大幅提升。2010年秋季,傅抱石单季拍卖总成交额达到目前的至高点9.27亿元。
  
  精品主导市场
  
  作为开宗立派的一代艺术大师,傅抱石的成就并不局限于一处。绘画方面体现在传统山水、人物故事画、唐人诗意图、毛主席诗意图、写生山水等诸多领域。其所独倒的“散锋笔法”被世人称作“抱石皴”,这种将传统与本人特有个『生相融和的新皴法令傅抱石的绘画作品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此外,他在书法、篆刻等领域也功力深厚,技艺精湛。在拍卖市场中,傅抱石代表性精品往性高价成交,主导着其市场行情。
  迄今为止,傅抱石拍卖成交价超过千万元的作品已有65件之多,其成交总额达到13.12亿元之多,在其历年来作品成交金额39.40亿元中占到了三分之一的份额。2000年以来傅抱石作品单尺均价约为38万元,2003年以来傅抱石单幅作品均价则在120万元左右,2006年秋甚至接近200万元,近一年来更上升至近300万元。这一市场表现,不仅在新金陵画派画家中首屈一指,在近现代中国画家中也名列前茅。
  无论是成交价还是总成交额,傅抱石作品市场的优异表现,离不开其精品的支撑,高价迭出。2003年11月,中贸圣佳推出的《毛泽东诗意画册》成交价高达1980万元,创下了当年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的最高纪录。据了解,买下傅抱石精品的买家原本就准备了二千万来买这幅册页,1800万落槌后,加上佣金成交价1980万元。这一件作品就占到当个拍卖季傅抱石作品成交总额的36%。随后,2006年7月傅抱石1960年所作的《雨花台颂》在北京嘉信以4620万元成交,也为当季画家作品拍卖成交总额贡献了五分之一。《雨花台颂》是傅抱石晚年巨作,画作长3.6米、宽2.4米,约70多平方尺,这幅画作气势恢宏,博大深沉,是傅抱石创作的五幅同题材作品中尺寸最大、耗最长、成稿最晚的一幅。这幅画在全国巡展时就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再加上媒体对这幅画作来源的质疑,更给这幅画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因此,此画作深得买家追捧,最后竟得该作品的某深圳公司就表示,购买此作是出于企业文化的考虑,4200万元的价格不算高,他们的心理底价是6000万元。而目前傅抱石作品拍卖成交最高价是2010年创出的,1945年作《琵琶行》(镜心)(图4)在11月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6028.6万元拍出。此外,2010年傅抱石成交价在千万元以上的作品还有25件之多。这26件高价精品成交额就达到5.06亿元,占到2010年全年傅抱石作品成交金额13.05亿元的四成。可见,在傅抱石作品拍卖市场中精品明显占据着主导地位。
其他文献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从 1988年开始探索农村医生的培养模式。课程的安排是基础课教学一年中分为入门阶段和以临床问题为中心深化学习阶段 ,还在临床课和实习阶段也施行了一
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数码产品价格的逐渐降低,拥有一部数码相机将成为2003年数码产品的消费热点。如果已经拥有一台电脑,选择一款合适的数码相机就非常必要了。数码相
本刊讯继1992、1996、2 0 0 0年后,2 0 0 4年《干旱地区农业研究》连续第四次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版) ,被确定为农业工程类、农学,农作物类的核心期刊。该要目
随着新年钟声的响起,2003年离我们渐行渐远,2004年如约而至。 《当代传播》编辑部全体同仁向我们可亲可敬的读者致以新春的问候。 刚刚过去的一年,党中央倡导新闻宣传“三贴
2011年春,面对近现代书画频繁拍出高价的艺术品市场,中国油画及当代艺术市场的回暖趋势也相当明显,与增长较为迟缓、依靠早期和写实油画支撑市场的2010年秋拍相比,在上拍量、
以病人为中心是护理工作改革的宗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0)苏兰若护理工作的改革,在我国护理进入科学发展轨道的今天,已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而如何使我国的护理
中国红河风光风情摄影大奖赛 主题 表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绚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俗风情以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新成就等内容。 截稿日期:2003年9月30日。地址:云南省个
伊士曼柯达(Eastman Kodak)公司新近推出了柯达EasyShare DX6440变焦数码相机。该相机集上乘的影像品质、强大的功能、各种摄影创新控件和不同寻常的操作简便性于一身,配备
由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信息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国家版权局主办;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游戏工作委员会、北京汉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产
Olympus的C-7XX Ultra Zoom系列是深受广大摄影爱好者喜爱的大变焦比数码相机产品系列,在本刊2003年6月10日的数码相机专题中,我们曾经介绍过C-740 Ultra Zoom(以下简称740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