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生物类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及合并用药模式:一项大样本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应用生物类DMARDs在中国RA患者的用药模式以及安全性。

方法

研究为单组一次性多中心横断面非干预性的观察性研究。研究时间为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纳入来自全国15所医院,依ACR 1987分类标准确诊为RA、年龄≥18岁并正在使用生物类DMARDs的男性和女性患者共802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探索性分析。

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49±14)岁,其中女性652例(81.3%)。合并使用传统合成DMARDs、糖皮质激素(GC)、NSAIDs和外用药的比率分别为89.5%(718例)、29.7%(238例)、56.1%(450例)和19.1%(153例)。在718例合并使用传统合成DMARDs的患者中,合并使用1种、2种和3种及以上传统合成DMARDs的患者比率分别是49.3% (354例)、41.2%(296例)和9.5%(68例)。最常用的传统合成DMARDs依次为甲氨蝶呤[65.9%,(9.8±2.5 ) mg/周;473例]、羟氯喹[41.8%,(340.3±96.3)mg/d ;300例]、来氟米特[41.5%, (15.4±5.2)mg/d; 298例]和柳氮磺吡啶[6.3%, (1 753.3±693.3)mg/d ;45例]。在238例合并使用GC的患者中,有73.1% (174例)和23.1%(55例)分别口服醋酸泼尼松[(8.3±4.6)mg/d]和甲泼尼龙[(8.5±21.7)mg/d];有17.6%(42例)的患者至少有1次GC相关的不良反应。450例合并使用NSAIDs的患者中,43.1%(194例)、20.2%(91例)和12.0% (54例)分别使用塞来昔布[(306.2 ± 100.1)mg/d]、美洛昔康[(12.8 ± 3.5)mg/d]和洛索洛芬钠[(143.9±45.3)mg/d]。3.6%(16例)的NSAIDs使用者有至少1次不良反应。共153例(19.1%)患者合并使用外用药;最常用的外用药为酮洛芬(30.1%,46例)。

结论

应用生物类DMARDs的中国RA患者的合并用药与西方患者模式相似。最常见合并使用的传统合成DMARD是甲氨蝶呤、羟氯喹和来氟米特。中国RA患者可选外用药范围广泛,但使用欠规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神经内科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圈名,运用头脑风暴法确立"降低神经内科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运用PDCA循环手法分析影响神经内科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查找真因,制定改进对策,组织落实。对活动开展前后的有形与无形成果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为7.8%
目的观察两种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效果,寻求更好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方法于2015年9—12月选取60例神经内科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新型气管插管固定支架固定,对照组采用胶布固定方式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面部皮肤过敏及损伤情况、气管插管固定效果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面部皮肤过敏和损伤发生率6.7%,气管导管移位发生率6.7%,均低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Carnation-22光子治疗仪照射应用于尿道端端吻合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尿道狭窄患者200例,手术均实施尿道端端吻合术,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道端端吻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Carnation-22光子治疗仪照射尿道局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
期刊
目的应用早期预警评分(EWS)对急诊抢救室患者病情及预后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探讨其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1月—2015年1月收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抢救室的463例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EWS评分,根据其分值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比较分析EWS评分与患者就诊时间、死亡率以及病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463例患者进入抢救室即时死亡26例,死亡率为5.62%;随着
癌症患者从诊断到治疗会遭遇一系列躯体症状(疼痛、疲乏等)以及心理症状(焦虑、抑郁等)。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正念疗法的内涵、正念疗法在癌症患者身心症状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目的了解我国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现况,参考相关文献和指南,寻求最佳证据,为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最佳实践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2015年7—9月在中华护理学会医院感染护理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和号召下,抽取13个省的87家医院,收集了调查日当天948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实践资料。结果患者体位管理方面,26.9%患者是仰卧位进行机械通气,69.6%患者是半卧位进行机械通气,26.9%患
期刊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体外培养的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AVF)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增生的VSMC和非尿毒症患者的血管VSMC,取其第二代进行实验,分为非尿毒症组(非尿毒症患者VSMC+完全培养基)、尿毒症组(尿毒症患者VSMC+完全培养基)、尿毒症+壳聚糖组(尿毒症患者VSMC+100 μg/ml壳聚糖)3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
目的探讨pSS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免疫学特点及病理学特点和预后。方法收集387例住院pSS患者临床资料,合并肾脏损害的患者198例,未合并肾脏损害的患者189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及免疫学特点进行分析,分析72例伴肾损害患者的病理特点。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87例住院pSS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