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国才能爱国

来源 :科技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以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中国古今人物对世界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而要知道中国人有什么贡献,就是学习历史。知国才能爱国。 “知识就是力量”是流传全世界的名言,大家都说是英国人培根说的。但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找到它的出处,不知道培根在何处说的。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人真的说过这样的话,而且证据确凿,有案可查。东汉时代,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为力”,译成现代文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王充还进一步作了记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力量,士兵打仗,工人做工,农民种地,知识分子 Patriotism education for young people, I think more importantly, let them know what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people made to the world what kind of contribution. To know what contribution Chinese people make is learning history. To know the country can be patriotic. “Knowledge is power” is the famous word circulating throughout the world. Everyone says it is said by the British bacon. But until now, we have not found its source, do not know where Bacon said. However, some peop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really said such things, and the evidence is conclusive and well documented.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philosopher Wang Chong said in “Lun Heng” that “knowledge is power” and translated into modern text is: “Knowledge is power.” Wang Chong further states: Everyone has his own strength, soldiers fight, workers work, farmer farming, intellectuals
其他文献
2016年9月238.0元第一次對傳統的金石學按現代學科規範進行了較爲全面系統的大總結,對確立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本學科學術研究的規範化、科學化作出了重要貢獻。本書在現代西
期刊
在全社会都普遍关注学生体质和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中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也在稳步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此做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四、绳纹器物的绘制对绘图人员来说,绳纹的绘制是个难项。一般来讲,绳纹多出现于龙山时期延至战国时期的陶器上,战国以后就较少发现了。绳纹看似简单,实则毫无规律,就像人的
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然而,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心中的爱国意识却在淡化。爱国
动物实验及患者的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ST段的改变能反映心肌缺血,ST段抬高较ST段压低表示具有更为严重的缺血。曾有人应用ST段抬高的持续时间与辐度,以及ST段抬高的
定州开元寺塔内现存北宋时期碑刻共计三十一段,包括了大量禁军、厢军、乡兵等各级军士题名,为研究北宋中期军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新史料。本文依据《宋史·兵志》相关记
《乾陵文化研究》是由乾陵管理处(原乾陵博物馆)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年刊。本刊为大十六开本,每年出版一期,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请各位专家惠赐大作。乾陵文化博大精深,是唐文化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
佛尔岩塬摩崖造像位于四川通江县杨柏乡,现存造像3龛,1号龛年代为8世纪中叶,2、3号龛年代为清代。野猪窝、佛爷田坝摩崖造像均位于通江县文胜乡,野猪窝现存造像2龛,年代为7世
洛阳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古都之一,繁荣的文化使其文物古迹遍布域内,金石遗存浩若烟海。宋代兴起的金石学开始对传世古物作系统的整理,赵明诚《金石录》、郑樵《通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