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信息化监测模式对三级甲等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开展信息化监测前(2011年至2015年,监测前)的ADR纸质报告1150份,以及开展信息化监测后(2016年至2020年,监测后)的ADR原始电子报告1227份,从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采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柏拉图,对ADR报告表规范性和完整性填写较差的评估内容进行根因分析.结果 监测前后的ADR原始报告表均可溯源,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均可查询到相关信息记录,未发现虚假报告;该院新的或严
【机 构】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800;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广东 深圳 518033;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2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信息化监测模式对三级甲等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开展信息化监测前(2011年至2015年,监测前)的ADR纸质报告1150份,以及开展信息化监测后(2016年至2020年,监测后)的ADR原始电子报告1227份,从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采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柏拉图,对ADR报告表规范性和完整性填写较差的评估内容进行根因分析.结果 监测前后的ADR原始报告表均可溯源,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均可查询到相关信息记录,未发现虚假报告;该院新的或严重ADR报告比例由监测前的32.09%(369/1150)升至监测后的38.22%(469/1227),监测前后差异显著(P=0.002);ADR被如实记录在病历的百分率由监测前的55.83%(642/1150)升至监测后的91.93%(1128/1227),监测前后差异显著(P<0.0001);住院患者发生过敏反应药物在病案首页记录的百分率由监测前的53.39%(362/678)升至监测后的80.07%(434/542),监测前后差异显著(P<0.0001);患者信息完整填写率由监测前的61.57%(708/1150)升至监测后的93.24%(1144/1227),监测前后差异显著(P<0.0001).ADR名称、用法用量、ADR报告类型、ADR分析、关联性评价、批准文号、药品通用名称、剂型未规范填写的累计百分比为84.10%为当前ADR报告规范性评价项目中需要重点改善的项目;原患疾病描述、ADR终结时间、转归、病情动态变化、用药情况、干预时间、干预措施未规范填写的累计百分比为84.73%,为当前影响ADR电子报告表完整性的主要原因.结论 ADR信息化监测模式优化了ADR报告与监测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医疗机构ADR报告的质量,为患者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肿瘤细胞要与其他非肿瘤细胞发生联系,首先要接受非肿瘤细胞释放出来的信号分子,并将这些细胞信号分子引起的外刺激转变成可以传递的细胞内信号.钙池操纵钙离子内流(store?operated Ca2+entry,SOCE)是一种胞外?胞内信号传导的独特方式,可以调控细胞内外Ca2+的动态平衡,目前研究显示异常的钙信号与恶性肿瘤细胞EMT、肿瘤血管生成、侵袭转移及肿瘤免疫密切相关.本文就SOCE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评价负载聚六亚甲基双胍的丝素蛋白纳米粒子(PHMB-NPs)的抗菌活性及体外释放性能.方法 采用自组装法制备PHMB-NPs,考察其粒径、多分散指数、Zeta电位和药物负载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形貌,测定红外光谱,采用牛津杯抑菌圈法测定体外抗菌活性,并建立其体外释放曲线.结果 PHMB-NPs的粒径为150~170 nm,粒径分布较集中,分散体系稳定性好,在SEM下呈球形,对大肠杆菌E577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体外释放主要集中在24 h内.结论 该方法制备的PHMB-NPs具有良好的抗菌
目的 规范实验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性能确认工作,保证仪器设备持续、稳定运行.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波长准确度、波长精密度、杂散光、吸光度准确度、噪声、漂移、吸收池、光谱宽带对吸光度的影响、吸光度线性方面,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各组件性能确认方法,并对岛津UV-2600型和Evolution 220型的仪器进行确认.结果 2个型号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均满足要求,仪器性能符合使用要求.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科学、有效,操作简便,可用于实验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