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重维度

来源 :黑龙江高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优化发挥高校思政课重要功能与价值的教学革新大趋势.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适恰性和有效性需要从明晰融入目标、厘清融入原则、整合融入条件、检视融入效能等四个维度进行审思,只有将“目标—原则—条件—效能”的架构视角作为审视与思考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维度,才能有效检视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在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技术载体与思想引导相结合等方面的效度,从而助推高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比较高等教育是指运用比较法研究世界各国中学后各级各类教育的基本问题以及热点问题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具有跨学科、跨文化、跨地域等特征.比较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经历了描述借鉴阶段、多学科视角阶段、反思建构中的合作与交流阶段,它的方法论来源于比较教育学,但它也可以为高等教育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和实践方向.在全球化背景下,当前的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理论基础的薄弱、比较法的缺陷、高等教育系统的复杂性、团队合作的矛盾、话语体系的建构等问题,这对学科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林高校肩负着人才振兴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从农林高校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下的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框架.36所农林高校的文本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林高校的人才培养并未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理念与现实之间存在偏差.农林高校应精准布局“四个面向”的发展定位,突出强化“知农爱农”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贯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是指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话语议题设置能力、话语叙事能力、话语传播能力、话语沟通能力的有机统一,是解决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为谁说、说什么、怎么说”问题的能力.加强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在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挑战、巩固党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高校应重视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的建设,全面更新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表达机制,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外部保障机制,不断提升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从而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