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武钢2号高炉进行了串罐无料钟炉顶布料实践,分析了多角度中心加焦、折返布矿、拓宽布料区间等布料方式引起煤气流变化及改变煤气利用的原因,在2号高炉的原燃料条件下,采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武钢2号高炉进行了串罐无料钟炉顶布料实践,分析了多角度中心加焦、折返布矿、拓宽布料区间等布料方式引起煤气流变化及改变煤气利用的原因,在2号高炉的原燃料条件下,采用折返布矿和拓宽布料区间的布料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布料模式的摸索还须继续;增加矿石层厚度或调整小粒度矿落点位置,可增大煤气阻力,有利于增加间接还原,提高煤气利用率;完善各种检测设备,开发和应用高精度布料技术,丰富高炉专家系统,可进一步优化高炉操作.
其他文献
根据加热炉生产特点,建立了加热炉动态操作数学模型.对待轧过程进行研究,定量分析了燃料流量变化对钢坯出炉温度的影响,提出待轧时应遵循燃料均匀减量的原则.这使待轧过程中
研究了在CSP技术的特定工艺流程中V-N微合金钢的冶金学特征.结果表明,对0.05%C-1.5%Mn-0.12%V-0.020%N钢,连铸出坯后已有大量微细V(CN)析出,均热后仅有部分沉淀溶解.这些铸坯
简述了首钢2号高炉大修时在炉型、高炉寿命、提高风温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开炉后5个月的时间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迅速得到强化,其中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6 t/(m3·d);入炉焦
研究了普碳钢和不锈钢爆破成型的工艺和组织、性能,结果表明,不锈钢复合板界面呈波纹原子状结合,形成约30μm宽的亚微米级的超细晶粒带,具有高的结合强度,热处理后界面存在碳
高炉炉顶煤气中产生大量的粉尘.此粉尘被排放到废料场,但是,更具有吸引力的是通过烧结厂将此粉尘进行回收,再返回到高炉中.这些粉尘的某一部分,特别是细颗粒,含有0.4 %~2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