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甲苯分子在激发过程中分子构型和简谐振动频率的变化

来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利用从头算法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对二甲苯(PX)分子在基态(S0态)和第一电子激发态(S1态)的分子构型和简谐振动频率值,通过分析得到该分子在S1←S0跃迁过程中分子构型和振动频率的变化情况.PX分子在S1←S0跃迁过程中,键长和键角的变化表明π*←π的激发使苯环发生了扩张,取代基CH3与苯环的相互作用在S1←S0的跃迁中发生了变化.PX分子在S1← S0的激发过程中,同一振动模式在S1态的频率值普遍低于其在S0态时的频率值,说明PX分子在激发过程中苯环发生了扩张,PX分子的结构在S0态的刚性强于在S1态的刚性.
其他文献
使用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不同饱和度的脂肪酸为原料,与三乙醇胺进行酯化反应,再与硫酸二甲酯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出3种酯基季铵盐产品.研究了其对棉织物及涤纶织物整理后的抗静电性、柔软性、再润湿性.同时对影响酯基季铵盐稳定性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油酸基产品(EQ90-O)对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提升最佳;硬脂基产品(EQ90-S)对涤纶织物的柔软综合性能最优;对于棉织物来说,整理后柔软性能均有明显提升,硬脂基产品(EQ90-S)综合评分最高;此外,油酸基产品(EQ90-O)能明显提升织物整理后的再润湿性.
本文从胶体化学的观点分析了γ-Al2O3载体制备过程中粒子尺寸、形状及堆积方式的演变过程,并探讨了这种演变过程的控制及其与载体孔结构的关系.
为了完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9-癸烯酰胺(NADA)复配协同效应研究,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AEO9)与NADA复配.考察了NADA-AEO9复配体系的水溶性,以及NADA与两种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NADA与AEO9复配后两者之间产生正协同效应,可以有效地改善NADA在水中的溶解性,当AEO9的摩尔分数xA>0.22时,NADA-AEO9复配体系水溶液(其中NADA的浓度为1%)在25℃时呈澄清透明.NADA-AEO9混合胶束可以明显地提高NADA-AEO9降低
本研究利用天然小分子共轭亚油酸(CLA)自组装脂肪酸囊泡(FAV),并引发热聚合制备自交联脂肪酸囊泡(SCLA-FAV).以此作为乳化剂稳定橄榄油/水型Pickering乳液,并包埋活性物质β-胡萝卜素,实验结果表明有效地减小了其降解速度从而提高了保留率.这种新型Pickering乳化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食品药品化妆品以及个人清洁和护理用品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介绍了脂肪醇硫酸钠、α-烯烃磺酸钠、脂肪酸甲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干燥成型工艺,以及干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要求.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508—2016)是我国第一个具有系统的、完整的、制度化的管理依据及洗涤消毒技术指导的医用织物洗涤标准,极大促进了我国公用纺织品洗涤卫生的规范和发展.本文依据该标准技术指标要求对国内医用织物洗涤的质量现状进行分析.
国际标准是全球范围内通用的文件,可有效避免不同地域国家之间合作时的麻烦.本文简要介绍表面活性剂及洗涤用品领域国际标准体系,以期使国内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领域的发展与国际接轨进程加快,并服务于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洗染行业已成为当前社会生活、民生服务不可缺的一个重要服务行业.公用纺织品的洗涤质量关系着每个人的安全健康和生活品质.本文围绕公用纺织品洗涤质量控制和检测标准要求、技术规范进行系统性讨论,希望能对公用纺织品洗涤企业的质量内控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简易呼吸器的两种清洗消毒方法,即手工清洗消毒法和机械清洗消毒法.手工清洗消毒法又分为化学消毒剂浸泡法和环氧乙烷灭菌法,手工清洗消毒法主要用于不耐高温的简易呼吸器的清洗消毒.机械清洗消毒法主要用于质量较好、耐高温的简易呼吸器的清洗消毒.
制膏过程是牙膏生产中核心的工艺环节,制膏设备从最初的机械式电气控制已经转变为现在的自动化控制,随着我国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提升,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睿控科技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助力制膏设备和过程智能化、数字化提升.本文为了实现制膏过程工艺配方管理及全自动化生产,提出全新的基于工艺配方管理的制膏智能自控系统,其特点在于制膏的工艺配方可以进行预设并进行版本管理,制膏全过程由系统自动控制,脱离工人对设备的管控,提高膏体品质和一致性,减少人力,缩短制膏时间,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