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请给我一首歌,带引我回到辽阔的无人之地。请给我一首歌,让我的灵魂悄然与自己相遇。请给我一首歌,仿佛远去的岁月忽然纷纷复返……”由金牌制作人吕学东谱曲、两位青年歌者演绎的席慕蓉诗歌作品《请给我一首歌》,成为一代人萦绕心头的故乡恋曲,是故乡题材的经典力作。
这两位青年歌者就是来自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夜莺姐妹(Nightingale Sisters)组合。姐姐敖乌云、妹妹敖玉红,从枝枝“独秀”到“大珠小珠落玉盘”,从大草原到海内外,她们以高超的技法、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表达不断突破创作边界,歌唱着心灵之声。
提到夜莺姐妹,则不能不提她们的伯乐、人生音乐道路上的一位重要音乐人——吕学东。他是“草原音乐”的代言人、金唱片奖获得者,创作了《鄂尔多斯恋》《鄂尔多斯我可爱的家乡》《蓝色的赛里木湖》等大众耳熟能详的诸多经典作品。而今,吕学东慧眼识珠玉,与夜莺姐妹的“爱乐人生”交汇出全新的音乐自由和艺术表达。
在一场原本普通的聚会之中,众多音乐人欢聚一堂,两位年轻人愉快地歌唱,同在现场的吕学东,不禁赞叹她们声乐艺术的气质、音色的质感与表现力,他的创作思绪也在飞快流动:如果两人分作两个声部一起演唱那又会有怎样的奇妙碰撞?没过多久,吕学东选择自己代表作之一《遥远的鄂伦春》,以两位女高音的特点和优势创作出二重唱,邀请两位姐妹来演唱。

夜莺姐妹(左为敖乌云,右为敖玉红)
普通流行乐的二声部往往只是在主旋律上面或下面附加一个三度音程作为二声部,而向来不落窠臼的吕学东为姐妹两人创作的陪衬声部,既是一段完整悠扬的旋律,又是主旋律的和弦序进,且极富变化、更具延展空间。夜莺姐妹不负所望,演唱细节精妙、情感饱满真诚,可谓行云流水见真意。2019年4月,《遥远的鄂伦春》成为敖乌云、敖玉红的第一次“合体”,夜莺姐妹正式走进大众视线。
吕学东表示:“夜莺姐妹的演唱既有意大利歌剧的唱腔,也有通俗唱法的特点,她们做到了在美声与通俗之间收放自如。”
这位知名音乐人一连创作了《草原圆舞曲》《梦回故乡》《不冻河的传说》《永恒的爱》《阿爸的套马杆》《我的小黑马》等近20首女高音二重唱作品,亲自为她们配器、编曲、录制。每一次天马行空的创作,姐妹二人总能在新的时空赋予歌曲诗意美妙的新境地。“她们就如两把完美的乐器,因为音域的宽广,所以能够实现作品的灵动与华丽。她们也能将歌曲中的情感演绎到位,整个创作的过程愉悦而抒怀。”吕学东赞叹道。
录音棚内,《阿爸的套马杆》将草原父辈曾经的生活娓娓而歌。曲罢,从小生活在牧区的夜莺姐妹淌下热泪,孩提时光如电影般帧帧掠过,一旁的吕学东亦泪光闪烁。三个人谁都没有再讲话,歌声里已实现了最完美的表达——不同时空,对于父亲同样的爱与思念,如流星划过长夜,留下了动人而永恒的共舞。
每一次出发都使人期待,每一次出发总能到达。组合成立不到一年,已经在音乐圈里,尤其内蒙古音乐圈内引起广泛好评和关注。夜莺姐妹,来了!
意大利艺术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美声唱法则发源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无论是学音乐还是美术、雕塑,意大利都是年轻艺术家的梦想之地。
2009年,从中央民族大学声乐系毕业后,敖乌云、敖玉红以全额奖学金双双拿到了费拉拉国立音乐学院歌剧表演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分别师从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保罗·科尼(Maestro Paolo coni)、世界抒情华彩女高音歌唱家琴姿娅·佛尔特(Cinzia Forte)。
在意大利的许多地方,留下了敖家姐妹美好的歌声,也镌刻着姐妹二人在异国他乡奋进求学的青春身影。学习之余,她们或做翻译,或去教堂演出,累并快乐着。
尽管生活过得辛苦,但在艺术的国度她们就是自由的夜莺。意大利艺术歌曲音乐会、莫扎特作品音乐会、威尔第诞辰200周年威尔第作品音乐会、普契尼作品音乐会,来自中国的“夜莺”不断带给观众惊喜与不可思议。
一次演出结束,熟悉的安可声再次响起。姐妹两人决定演唱蒙古族民歌《诺恩吉雅》。返场曲唱罢,一位听众对她俩说:“虽然听不懂歌词的意思,但我的心随着你们的歌声而感动,我可以和你们拥抱一下吗?”……乌云、玉红以自己的实力让意大利观众接受并记住了来自东方的声音。
硕士学业尾声,玉红以满满分(满分+优)的成绩毕业,导师非常希望她能留在欧洲发展。而乌云曾在一次音乐会中,受到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Renzo Casellato的赏识。这位要求极为苛刻的大师,不仅热情给与她许多中肯的指导意见,还为她寻来相关的音乐作品和资料。
毕业后,深受意大利当地音乐家喜爱的夜莺姐妹还是选择回国,除了对家人的思念,她们相信,无论自己在哪里,都会坚持唱下去,同时将会把自己的所学教授给有唱歌梦想的孩子们。近年来,乌云、玉红担任高校的声樂老师,参加儿童音乐启蒙公益教育,还作为联通中意友谊的“夜莺”使者,不定期受邀到意大利演出……梦想是不竭的河水,一头是希望的远方,另一头是家乡。
梦想花开的时刻是动人的,而一路走来,草原的风、故乡的云,师长的启蒙与鼓励,姐妹彼此的信任与相依,都化作歌曲最初的底色与生命力。
从小生活在草原上的两姐妹,有着蒙古族人能歌善舞的基因与天赋。乌云、玉红尽管只相差一岁,但性格却是一个活泼、一个喜静。每当家里来客人时,姐姐乌云会将妹妹从里屋“抓”出来。唱着歌的妹妹也不再拘谨,而是忘我地与姐姐一起载歌载舞,享受唱歌的快乐。
儿时记忆里,牧区还未通电,敖家姐妹伴随着云升日落放羊、骑马、捡牛粪。冬天下雪时,小羊受冷,姐妹两人会把羊抱到屋里,一点点地喂奶,让小羊们好转起来……与大自然的羁绊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她们的骨血与歌声里。
读大学前,敖家姐妹曾跟随著名歌唱家、教育家娜仁其木格学习声乐。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带给她们的,除了扎实的声乐基础,更有踏实勤勉的做人准则。当姐妹两人在思考是留在本地乐团发展,还是继续读书深造时,这位一直以来像妈妈般的老师鼓励她们:“音乐如同我们的草原包容而广阔,你们要勇敢地走出去……”
就这样,她们考入北京,在中央民族大学声乐系师从沈佳教授。每次考试总是姐姐第一、妹妹第二,彼此是最好的对手,更是不离不弃的伙伴。2009年在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厅,姐妹二人成功举办“草原夜莺姐妹音乐会”;参加由张继钢导演的国庆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演出;2015年来到“阿尔山国际森林音乐节”;2019年8月参加首届草原音乐嘉年华和第十四届红山文化旅游节吕前胜演唱会……掌声之中,“想要一直唱下去”的内心呼唤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肯定与回应。
如今,夜莺姐妹以国内首支女高音组合的精彩呈现赢得了大众的喝彩,一首首壮阔磅礴的交响诗篇给人以全新的视听震撼与感动。接下来,夜莺姐妹还将推出自己的高音二重唱专辑,并与“音乐魔法师”吕学东共同举办第一场国内女高音组合作品音乐会,绽放传统美声相遇民族音乐的美好与灿烂。
这两位青年歌者就是来自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夜莺姐妹(Nightingale Sisters)组合。姐姐敖乌云、妹妹敖玉红,从枝枝“独秀”到“大珠小珠落玉盘”,从大草原到海内外,她们以高超的技法、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表达不断突破创作边界,歌唱着心灵之声。
“夜莺姐妹”凌空而来
提到夜莺姐妹,则不能不提她们的伯乐、人生音乐道路上的一位重要音乐人——吕学东。他是“草原音乐”的代言人、金唱片奖获得者,创作了《鄂尔多斯恋》《鄂尔多斯我可爱的家乡》《蓝色的赛里木湖》等大众耳熟能详的诸多经典作品。而今,吕学东慧眼识珠玉,与夜莺姐妹的“爱乐人生”交汇出全新的音乐自由和艺术表达。
在一场原本普通的聚会之中,众多音乐人欢聚一堂,两位年轻人愉快地歌唱,同在现场的吕学东,不禁赞叹她们声乐艺术的气质、音色的质感与表现力,他的创作思绪也在飞快流动:如果两人分作两个声部一起演唱那又会有怎样的奇妙碰撞?没过多久,吕学东选择自己代表作之一《遥远的鄂伦春》,以两位女高音的特点和优势创作出二重唱,邀请两位姐妹来演唱。

普通流行乐的二声部往往只是在主旋律上面或下面附加一个三度音程作为二声部,而向来不落窠臼的吕学东为姐妹两人创作的陪衬声部,既是一段完整悠扬的旋律,又是主旋律的和弦序进,且极富变化、更具延展空间。夜莺姐妹不负所望,演唱细节精妙、情感饱满真诚,可谓行云流水见真意。2019年4月,《遥远的鄂伦春》成为敖乌云、敖玉红的第一次“合体”,夜莺姐妹正式走进大众视线。
吕学东表示:“夜莺姐妹的演唱既有意大利歌剧的唱腔,也有通俗唱法的特点,她们做到了在美声与通俗之间收放自如。”
这位知名音乐人一连创作了《草原圆舞曲》《梦回故乡》《不冻河的传说》《永恒的爱》《阿爸的套马杆》《我的小黑马》等近20首女高音二重唱作品,亲自为她们配器、编曲、录制。每一次天马行空的创作,姐妹二人总能在新的时空赋予歌曲诗意美妙的新境地。“她们就如两把完美的乐器,因为音域的宽广,所以能够实现作品的灵动与华丽。她们也能将歌曲中的情感演绎到位,整个创作的过程愉悦而抒怀。”吕学东赞叹道。
录音棚内,《阿爸的套马杆》将草原父辈曾经的生活娓娓而歌。曲罢,从小生活在牧区的夜莺姐妹淌下热泪,孩提时光如电影般帧帧掠过,一旁的吕学东亦泪光闪烁。三个人谁都没有再讲话,歌声里已实现了最完美的表达——不同时空,对于父亲同样的爱与思念,如流星划过长夜,留下了动人而永恒的共舞。
每一次出发都使人期待,每一次出发总能到达。组合成立不到一年,已经在音乐圈里,尤其内蒙古音乐圈内引起广泛好评和关注。夜莺姐妹,来了!
绽放在意大利的中国“夜莺”
意大利艺术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美声唱法则发源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无论是学音乐还是美术、雕塑,意大利都是年轻艺术家的梦想之地。
2009年,从中央民族大学声乐系毕业后,敖乌云、敖玉红以全额奖学金双双拿到了费拉拉国立音乐学院歌剧表演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分别师从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保罗·科尼(Maestro Paolo coni)、世界抒情华彩女高音歌唱家琴姿娅·佛尔特(Cinzia Forte)。
在意大利的许多地方,留下了敖家姐妹美好的歌声,也镌刻着姐妹二人在异国他乡奋进求学的青春身影。学习之余,她们或做翻译,或去教堂演出,累并快乐着。
尽管生活过得辛苦,但在艺术的国度她们就是自由的夜莺。意大利艺术歌曲音乐会、莫扎特作品音乐会、威尔第诞辰200周年威尔第作品音乐会、普契尼作品音乐会,来自中国的“夜莺”不断带给观众惊喜与不可思议。
一次演出结束,熟悉的安可声再次响起。姐妹两人决定演唱蒙古族民歌《诺恩吉雅》。返场曲唱罢,一位听众对她俩说:“虽然听不懂歌词的意思,但我的心随着你们的歌声而感动,我可以和你们拥抱一下吗?”……乌云、玉红以自己的实力让意大利观众接受并记住了来自东方的声音。
硕士学业尾声,玉红以满满分(满分+优)的成绩毕业,导师非常希望她能留在欧洲发展。而乌云曾在一次音乐会中,受到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Renzo Casellato的赏识。这位要求极为苛刻的大师,不仅热情给与她许多中肯的指导意见,还为她寻来相关的音乐作品和资料。
毕业后,深受意大利当地音乐家喜爱的夜莺姐妹还是选择回国,除了对家人的思念,她们相信,无论自己在哪里,都会坚持唱下去,同时将会把自己的所学教授给有唱歌梦想的孩子们。近年来,乌云、玉红担任高校的声樂老师,参加儿童音乐启蒙公益教育,还作为联通中意友谊的“夜莺”使者,不定期受邀到意大利演出……梦想是不竭的河水,一头是希望的远方,另一头是家乡。
草原儿女行至更远的辽阔
梦想花开的时刻是动人的,而一路走来,草原的风、故乡的云,师长的启蒙与鼓励,姐妹彼此的信任与相依,都化作歌曲最初的底色与生命力。
从小生活在草原上的两姐妹,有着蒙古族人能歌善舞的基因与天赋。乌云、玉红尽管只相差一岁,但性格却是一个活泼、一个喜静。每当家里来客人时,姐姐乌云会将妹妹从里屋“抓”出来。唱着歌的妹妹也不再拘谨,而是忘我地与姐姐一起载歌载舞,享受唱歌的快乐。
儿时记忆里,牧区还未通电,敖家姐妹伴随着云升日落放羊、骑马、捡牛粪。冬天下雪时,小羊受冷,姐妹两人会把羊抱到屋里,一点点地喂奶,让小羊们好转起来……与大自然的羁绊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她们的骨血与歌声里。
读大学前,敖家姐妹曾跟随著名歌唱家、教育家娜仁其木格学习声乐。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带给她们的,除了扎实的声乐基础,更有踏实勤勉的做人准则。当姐妹两人在思考是留在本地乐团发展,还是继续读书深造时,这位一直以来像妈妈般的老师鼓励她们:“音乐如同我们的草原包容而广阔,你们要勇敢地走出去……”
就这样,她们考入北京,在中央民族大学声乐系师从沈佳教授。每次考试总是姐姐第一、妹妹第二,彼此是最好的对手,更是不离不弃的伙伴。2009年在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厅,姐妹二人成功举办“草原夜莺姐妹音乐会”;参加由张继钢导演的国庆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演出;2015年来到“阿尔山国际森林音乐节”;2019年8月参加首届草原音乐嘉年华和第十四届红山文化旅游节吕前胜演唱会……掌声之中,“想要一直唱下去”的内心呼唤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肯定与回应。
如今,夜莺姐妹以国内首支女高音组合的精彩呈现赢得了大众的喝彩,一首首壮阔磅礴的交响诗篇给人以全新的视听震撼与感动。接下来,夜莺姐妹还将推出自己的高音二重唱专辑,并与“音乐魔法师”吕学东共同举办第一场国内女高音组合作品音乐会,绽放传统美声相遇民族音乐的美好与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