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地危机渐息
当破坏成为铁律
《时代》周刊亚洲版 2004年3月8日
盖•菲利普看起来根本不像大屠杀的号令者。3月初,在海地第二大城市海地角的某酒店游泳池边,这位反政府武装首领和全副武装的士兵们信步游逛。这位首领说,他将不费吹灰之力就攻下首都太子港,除非总统阿里斯蒂德辞职。“即使不是数小时,也花不了几天。”他说。
菲利普坚持认为,即使军队的屠杀使海地成为南半球最穷的国家,阿里斯蒂德也必须退位。“海地必须付出点什么,才能挽回民主,”他警告说,“这就是代价。”
今年50岁的阿里斯蒂德试图任满总统期限,到2006年为止。他曾经备受尊敬,被看做是海地支持的救星,现在,海地人们将其唾骂为一个腐败的独裁者。他拒绝辞职,“在我们200年的历史中,已经有32次政变。”但是布什政府声称,只有阿里斯蒂德下台,才能结束这一个多月的叛乱,这使他失去了希望。
即使反政府武装无法攻入,太子港也会爆发危机。这些天来,数百个支持阿里斯蒂德的武装警察和反政府武装的威胁一同使城市陷入恐怖——用燃烧的轮胎设置路障、掠夺商店、砸烂汽车,甚至采用行刑的方式滥杀无辜,原因可以是无厘头的,比如说没有迅速伸出五只手指,来表示阿里斯蒂德的五年总统任期。《时代》周刊记者在警察枪口下收到警报:“没有允许,一只老鼠都不许通过!”
阿里斯蒂德的退位标志着海地政治令人失望的一章结束了。这一章开始于1994年,当时,政变中断了阿里斯蒂德的第一个任期,美国军队介入,扶持了阿里斯蒂德政权。当时华盛顿出动2万军人,支撑了摇摇欲坠的政体。菲利普说,美国要为今天发生的一切负部分责任。
向常态爬升
《经济学人》 2004年3月11日
近日有一些关于海地的好消息。
3月8日,海地最高法院院长博尼费斯•亚历山大正式就任总统,而前总统阿里斯蒂德辞职。第二天,所谓名人委员会(Council of Sages)的七位成员任命热拉尔•拉托特为新总理。拉托特在杜瓦利埃家族独裁统治期间,曾在国外流亡25年。他乐观地承诺,要“将所有海地人团结起来”。
除了人行道上偶尔还会有尸体横陈,海地首都已经基本再现了正常的生活,街道上挤满了小商贩和汽车。这种趋势会不会持续,取决于新政府能不能实现真正的威信:到了这个地步,没有人太在意它民主的合法性。尤其是,如何看待阿里斯蒂德及其支持者。
美军开始强行解除民兵武装。如果这些民兵武装的非法行动得以继续,未来重建海地的努力将化为乌有。美军还会禁止人们携带武器出门,并且寻找收藏武器的地方。但是胜利的叛乱者也得解除武装——这并不容易办到。他们集聚在首都外面,那里军队少,而且没有法律的约束。
如果安全得到保证,这个国家还能期待什么帮助?美国参议员提议,将今年给海地的援助加到原来的三倍。近期内可能会成立援助委员会,国际组织可能会取消阿里斯蒂德政府时期对海地的援助封锁。对于拉托特——一位前任外交部长和联合国官员的任命,也许会增加捐赠者的信任。但是,国家的重建,才是长久之计。
海地不需要军队
《华盛顿邮报》 2004年3月12日
沒有什么比反政府武装领袖盖•菲利普在太子港的得意姿态更能清楚证明,海地为什么不需要军队了。九年前,在向民主转变的过程中,海地军队被废除了,使国家免于落到军人的手中。现在美国海军决定,要解除反政府武装和前总统军队的武装,海地需要国际社会保证完成这一任务。
正如第三世界的很多国家一样,海地经历的不止是国家安全问题——边境和领土完整,而且还饱受个人安全不能保证之苦。每一个人都应生活在和平中,拥有基本生活保障,比如食物、卫生条件、教育和公民权利,但是军队已经剥夺了海地人民的基本权利。
军队及其带来的贫困将海地人民抛入深渊。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军队大约占去了国家预算的40%,饥饿和艾滋病吞噬着人群。海地每1000人中就有一个是军人,而每1万人才有1.5个医生。
所以,废除军队在今天和1995年一样,意义深远。海底人民仍然需要政府把珍贵而稀有的资源放在克服贫困,而不是购买武器上。他们需要一个专业警察队伍来维持秩序,而不是攻打自己的百姓且被无罪赦免的军队。
海地仍然有希望渡过这次悲剧性的军事行动,正如美洲许多国家一样。整个拉美南部共同市场就是由原来的军事独裁国家组成的——阿根廷、巴西、乌拉圭、智利和巴拉圭。对于那些宣称非彻底军事化不可行的人来说,哥斯达黎加过去56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在现代世界也是完全可能的。
这些和平、稳定的国家有一个共同点,即和邻居保持开放的贸易和流通关系,这一点在民主国家非常重要,在军政国家则不受欢迎。
当破坏成为铁律
《时代》周刊亚洲版 2004年3月8日
盖•菲利普看起来根本不像大屠杀的号令者。3月初,在海地第二大城市海地角的某酒店游泳池边,这位反政府武装首领和全副武装的士兵们信步游逛。这位首领说,他将不费吹灰之力就攻下首都太子港,除非总统阿里斯蒂德辞职。“即使不是数小时,也花不了几天。”他说。
菲利普坚持认为,即使军队的屠杀使海地成为南半球最穷的国家,阿里斯蒂德也必须退位。“海地必须付出点什么,才能挽回民主,”他警告说,“这就是代价。”
今年50岁的阿里斯蒂德试图任满总统期限,到2006年为止。他曾经备受尊敬,被看做是海地支持的救星,现在,海地人们将其唾骂为一个腐败的独裁者。他拒绝辞职,“在我们200年的历史中,已经有32次政变。”但是布什政府声称,只有阿里斯蒂德下台,才能结束这一个多月的叛乱,这使他失去了希望。
即使反政府武装无法攻入,太子港也会爆发危机。这些天来,数百个支持阿里斯蒂德的武装警察和反政府武装的威胁一同使城市陷入恐怖——用燃烧的轮胎设置路障、掠夺商店、砸烂汽车,甚至采用行刑的方式滥杀无辜,原因可以是无厘头的,比如说没有迅速伸出五只手指,来表示阿里斯蒂德的五年总统任期。《时代》周刊记者在警察枪口下收到警报:“没有允许,一只老鼠都不许通过!”
阿里斯蒂德的退位标志着海地政治令人失望的一章结束了。这一章开始于1994年,当时,政变中断了阿里斯蒂德的第一个任期,美国军队介入,扶持了阿里斯蒂德政权。当时华盛顿出动2万军人,支撑了摇摇欲坠的政体。菲利普说,美国要为今天发生的一切负部分责任。
向常态爬升
《经济学人》 2004年3月11日
近日有一些关于海地的好消息。
3月8日,海地最高法院院长博尼费斯•亚历山大正式就任总统,而前总统阿里斯蒂德辞职。第二天,所谓名人委员会(Council of Sages)的七位成员任命热拉尔•拉托特为新总理。拉托特在杜瓦利埃家族独裁统治期间,曾在国外流亡25年。他乐观地承诺,要“将所有海地人团结起来”。
除了人行道上偶尔还会有尸体横陈,海地首都已经基本再现了正常的生活,街道上挤满了小商贩和汽车。这种趋势会不会持续,取决于新政府能不能实现真正的威信:到了这个地步,没有人太在意它民主的合法性。尤其是,如何看待阿里斯蒂德及其支持者。
美军开始强行解除民兵武装。如果这些民兵武装的非法行动得以继续,未来重建海地的努力将化为乌有。美军还会禁止人们携带武器出门,并且寻找收藏武器的地方。但是胜利的叛乱者也得解除武装——这并不容易办到。他们集聚在首都外面,那里军队少,而且没有法律的约束。
如果安全得到保证,这个国家还能期待什么帮助?美国参议员提议,将今年给海地的援助加到原来的三倍。近期内可能会成立援助委员会,国际组织可能会取消阿里斯蒂德政府时期对海地的援助封锁。对于拉托特——一位前任外交部长和联合国官员的任命,也许会增加捐赠者的信任。但是,国家的重建,才是长久之计。
海地不需要军队
《华盛顿邮报》 2004年3月12日
沒有什么比反政府武装领袖盖•菲利普在太子港的得意姿态更能清楚证明,海地为什么不需要军队了。九年前,在向民主转变的过程中,海地军队被废除了,使国家免于落到军人的手中。现在美国海军决定,要解除反政府武装和前总统军队的武装,海地需要国际社会保证完成这一任务。
正如第三世界的很多国家一样,海地经历的不止是国家安全问题——边境和领土完整,而且还饱受个人安全不能保证之苦。每一个人都应生活在和平中,拥有基本生活保障,比如食物、卫生条件、教育和公民权利,但是军队已经剥夺了海地人民的基本权利。
军队及其带来的贫困将海地人民抛入深渊。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军队大约占去了国家预算的40%,饥饿和艾滋病吞噬着人群。海地每1000人中就有一个是军人,而每1万人才有1.5个医生。
所以,废除军队在今天和1995年一样,意义深远。海底人民仍然需要政府把珍贵而稀有的资源放在克服贫困,而不是购买武器上。他们需要一个专业警察队伍来维持秩序,而不是攻打自己的百姓且被无罪赦免的军队。
海地仍然有希望渡过这次悲剧性的军事行动,正如美洲许多国家一样。整个拉美南部共同市场就是由原来的军事独裁国家组成的——阿根廷、巴西、乌拉圭、智利和巴拉圭。对于那些宣称非彻底军事化不可行的人来说,哥斯达黎加过去56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在现代世界也是完全可能的。
这些和平、稳定的国家有一个共同点,即和邻居保持开放的贸易和流通关系,这一点在民主国家非常重要,在军政国家则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