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比较乳腺癌术后胸壁大体积复发2野和6野调强放疗的计划差异.方法 对8例乳腺切除术后胸壁大体积复发病例,Pinnacle计划系统上分别对PTV进行2野调强和6野调强放疗计划设计,PTV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GTV后续计划补量至66~70 Gy),比较2种计划95%处方剂量PTV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及心脏、同侧肺剂量.结果 6野IMRT计划的CI和HI均优于2野IMRT计
【机 构】
:
310016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疗科,310016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疗科,310016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疗科,310016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乳腺癌术后胸壁大体积复发2野和6野调强放疗的计划差异.方法 对8例乳腺切除术后胸壁大体积复发病例,Pinnacle计划系统上分别对PTV进行2野调强和6野调强放疗计划设计,PTV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GTV后续计划补量至66~70 Gy),比较2种计划95%处方剂量PTV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及心脏、同侧肺剂量.结果 6野IMRT计划的CI和HI均优于2野IMRT计划,6野和2野的CI分别为(0.66±0.08)和(0.53±0.10)(t=7.99,P<0.05),HI分别为(1.36±0.08)和(2.19±0.78)(t=9.04,P<0.05).2个计划中肺V5、V10、V20、V35和心脏Dmax、V35、Dmean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切除术后胸壁大体积复发患者行放疗,6野静态逆向调强放疗计划靶区覆盖优于2野,而心肺受量方面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基于主动呼吸控制(ABC)辅助三维CT(3DCT)扫描与基于自由呼吸3DCT及四维CT(4DCT)扫描所构建周围型肺癌内大体肿瘤体积(IGTV)中心点位置、体积大小及匹配指数(MI)的差异.方法 1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序贯完成自由呼吸胸部3DCT和4DCT扫描及ABC辅助平静吸气末和平静呼气末3DCT扫描.4DCT 10个时相GTV融合得到IGTV10,0%和50%时相的GTV融合得到I
目的 比较容积弧形调强(VMAT)、固定野动态调强(IMRT)及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对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部分乳腺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20例临床分期为T1-2N0M0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进行VMAT,并同时设计IMRT及3D-CRT,比较3种计划的剂量学参数,包括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剂量适形度、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机器跳数及治疗时间.结果 IMRT及VMAT计划
目的 采用胶片法对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患者所受峰值皮肤剂量(PSD)进行测量研究,包括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和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方法 选用Gafchromic XR-RV3胶片在两家医院进行患者峰值皮肤剂量的测量.手术时将胶片放在患者身下的诊视床上.记录手术中监视器上显示的kV、mA、透视时间、剂量面积乘积(DAP)、参考点累积剂量等相关信息.采用Epson V750平板
目的 研究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与采用XperSwing技术冠状动脉造影的辐射剂量差异.方法 应用中国人仿真胸部体模,采用XperSwing和CCA2种检查技术,将热释光个人剂量计(TLD)布放于仿真胸部体模的主要组织器官,测量各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并读取设备的剂量面积乘积(DAP)值.实际测量有效剂量等于组织器官吸收剂量乘以相应组织权重因子后的总和;设备读取的有效剂量等于DAP乘以转换因子(0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AG1024对裸鼠EC9706食管癌模型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 裸鼠皮下接种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建立模型,待肿瘤长至100 mm3时按随机表将小鼠分成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AG1024组、联合组.对照组:不处理;单纯照射组:第1、8天分别给予6MVX射线,照射剂量单次8 Gy;AG1024组:AG1024腹腔注射30 μg/(kg·
目的 通过分析和编辑后装机控制文件来解决后装计划部分执行问题.方法 通过记录治疗当时的放射源源强、患者已经受照时间、应用C语言程序追踪到患者部分治疗时紧急回源前最后驻留点位置以及放射源在最后驻留点位置已经驻留的时间,通过编辑后装机控制文件生成后续治疗文件,并应用固体水建立测量模型验证生成后续治疗文件的正确性.结果 对于测量模型中定义的A、B点剂量,Dose A4(后装计划中断前后A点受照剂量之和)
目的 研究盐酸小檗碱对乏氧食管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盐酸小檗碱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的抑制;克隆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盐酸小檗碱的放射增敏作用;通过免疫荧光实验观察HIF-1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HIF-1表达;γ-H2AX焦点形成检测DNA分子损伤情况.结果 盐酸小檗碱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生长,并且有明显的时
眼晶状体对电离辐射有较高的敏感性,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会产生眼晶状体混浊,进一步发展就会形成放射性白内障.电离辐射引起白内障属确定性效应,具有剂量阈值.为探讨低剂量职业照射与眼晶状体混浊的剂量效应关系,职业照射诱发晶状体混浊的形态特征,总结本院1992-2012年间经由被授权的放射性疾病诊断组会诊的17例白内障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目的 研究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WM)对恶性胶质瘤的辐射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10 μmol/L WM预处理人胶质瘤细胞U251 2 h,并给予10 Gy X射线照射,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蛋白共剂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M)及其靶基因,以及DNA依赖蛋白激酶的催化亚单位(DNA-PKcs)的表达和功能的变化.结果 W
随着放射技术医学应用的广泛开展,辐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为此制定了许多法规标准,但要实现高标准的辐射安全,仅有政策上的手段是不够的,关键还要依靠安全文化[1].安全文化是独立于法律和制度之外确保辐射安全应用的一种无形的观念或意识形态,是存在于单位和人员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2].可见个人在组织中的表现和作用是重要方面.辐射安全文化即指电离辐射应用单位的安全文化,其定义与内涵同安全文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