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西土-草-畜系统中微量元素的季节变化与盈缺分析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yuanyu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取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海西地区土-草-畜系统中的5种微量元素(铜、锰、锌、硒、钼)季节变化与盈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牧草铜在春、秋季处于缺乏状态,羊被毛铜变化范围在2.99~4.70μg/g之间,处于正常水平;土壤锰含量冬春季、夏季、秋季均低于我国正常土壤锰含量(710μg/g),牧草锰含量在秋季最低,仅为20.85μg/g;土壤不缺锌,牧草锌含量在10.00~42.44μg/g之间,其中秋季牧草锌的含量(10.00μg/g)远远低于NRC推荐绵羊锌需要量;土壤和牧草严重缺
其他文献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产出的GPS观测资料 ,采用球坐标系下非连续变形算法对资料进行计算 ,以此为基础 ,对我国大陆地块及其边界带运动与形变进行了分析。对GPS基准站的连续观测序列采用小波变换进行分解变换 ,分析了部分震例 ,探讨了从GPS连续观测序列提取地震前兆的方法。初步取得两点认识 :(1) 7级以上的大地震主要发生在走滑运动量大的活动边界 ,且与高应变率地块有关 ,这可以作为地震中长
利用腾冲火山区 1998~ 2 0 0 2年的垂直形变和重力测量资料 ,应用多元Mogi模型对测区的等效岩浆房位置及大小进行了反演计算 ,得出了最佳拟合值。但当对形变和重力资料联合分析时却发现 :实测重力数据比用球形Mogi模型计算所得的值要大得多。为了对此进行合理的解释 ,提出了断层模型。当岩浆沿断层上升时 ,充填了断层中原先存在的大量空隙 ,因而可以只对重力产生影响 ,而不对形变产生影响。为此
分别以干蚯蚓和鲜蚯蚓为材料,与植酸钠在一定比例、一定pH值、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30min,通过吸光度测定,确定蚯蚓体内植酸酶在不同温度下的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蚯蚓体内植酸酶
早在1993年,我的一篇文章发表在一本特殊教育杂志上,我留意到同期有一篇署名刘振兴,题为《浅谈选拔培养聋人师资》的文章。那时虽然文革十年动乱结束已多年,但各地聋教育刚刚恢复
介绍了华北地区的海原、张北、唐山-滦县、邢台、临汾、菏泽、大同-阳高、三河-平谷、延庆-怀来等强震区的地震测深研究成果,分析了强震区的主要深部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地壳深部断裂、中下地壳低速层、速度结构的差异、泊松比和岩性的不同、复杂的壳幔过渡带、滑脱构造等构造特征与华北地区强震形成和发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