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不同水平天然自身抗体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h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自身抗体指在无任何抗原主动免疫的情况下,正常机体产生的与至少一种自身抗原反应的抗体.关于天然自身抗体的产生、确切功能以及与病理性自身抗体的界限尚存在很多未解之处.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天然自身抗体在正常机体的作用及其与不同疾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对天然自身抗体的进一步认识.评价了不同模型的特点.

其他文献
近年来文献报道儿童、新生儿、死产儿天疱疮病例逐渐增多,本文对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天疱疮抗体经胎盘的传递、治疗和预后进行了综述.并特别指出:应注意儿童皮肤粘膜糜烂性疾病,做到早期诊断、治疗;母亲具有高滴度天疱疮抗体会增加胎儿患病的危险性;控制母亲天疱疮抗体滴度具有重要意义.
光老化系由紫外线照射所引起,临床表现为细微和粗大的皱纹、不规则的色素沉着以及毛细血管扩张。临床有许多关于α-羟酸(A-HAs)能改善光老化皮肤的报道,其中,羟基乙酸(GA)近来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作者就GA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期刊
目前真菌感染,尤其是酵母菌感染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在不断增加,并且随着耐药菌株的出现可选择的药物又很有限,这些都增加对新药和新治疗途径的需求。近年来人们尝试通过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拓宽抗菌谱,获得杀菌活性并且降低耐药风险。本文综述了这类研究的常用方法和针对各种不同的真菌所能联合应用的药物。
朗格汉斯细胞是皮肤中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能通过表达某些趋化因子如巨噬细胞炎性蛋白、巨噬细胞来源的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FK及一些趋化因子受体如CCR1、CCR5、CCR7等来促使其趋化至皮肤组织,摄取抗原后再通过淋巴管迁移至淋巴结T细胞区完成抗原提呈功能。近年来也发现了多种新的趋化因子并对其结构、功能有了初步认识。对朗格汉斯细胞与趋化因子关系的了解有利于加深对某些皮肤
为了对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propionate,FP)和UVA合用或单用长期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和安全性作比较,作者把135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两侧分别单用FP或合用FP、UVA(FP组),另一组单用UVA或合用FP、UVA(UVA组).FP霜每晚临睡时使用1次,UVA(10J/cm2)每周照射2次.治疗9个月后,对其中96例作了评测.结果,FP组44例患者中,28例两种
12例寻常型天疱疮(PV)先用硫唑嘌呤和泼尼龙联合治疗后复发,改用麦考酚酯治疗有效。现报道如下,经组织病理和直接免疫荧光确诊的12例PV患者用泼尼龙(2mg/kg/d)和硫唑嘌呤(1.5mg~2mg/kg/d)后,早期症状有所改善。但皮质类固醇减量后均很快复发,遂改用泼尼龙加麦考酚酯治疗。
有关狼疮鼠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研究均证实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受到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与非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的控制。近年来全基因组扫描技术的发展使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性研究水平迅速提高,现就这一方面的进展作一较为详尽的介绍。
近年来,在银屑病皮损的表皮细胞内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质――银屑病蛋白。它具有组织、细胞的特异性,在表皮细胞的过度增殖、非正常分化、致炎因子趋化及上皮细胞癌的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CD28-B7是T细胞活化所必需的共刺激信号。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存在着CD28-B7共刺激信号尤其是抗原提呈细胞上的B7(主要是B7-2)的表达异常,这些异常可能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增殖异常及细胞因子分泌格局异常等。
患者女性,51岁。1993年起手指关节疼痛,1994年1月出现肩关节痛,同年7月两上眼睑出现红斑、肿胀,皮损逐渐扩大。体检可见前额至两颊部有形状不规则的色素沉着和水肿性暗红斑,上眼睑有水肿性红斑,背部亦可见与面部同样的暗红斑与色素沉着,甲周有红斑、点状出血,手指关节背面红斑,两臂上举和扣钮扣困难,无明显肌痛和肌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