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小血管吻合技术施行显微血管手术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M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小血管吻合的新方法。

方法:

采用缝置牵引线扩张血管及注射针头引导缝针法来避免血管缝合失误。

结果:

施行小血管吻合197条,其中失败15条,成功182条。成功的病例术后均恢复了较好的功能与外观。

结论:

该操作简单、无盲目性、绝不会缝及血管对侧壁,易为初学者所掌握,尤其是适应于广大的基层医院推广显微外科技术。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阐述掌腕部离断再植术后的I期修整与功能重建术对患手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85例掌腕部离断再植成活者中有54例分别进行1~4次、13种类型的Ⅱ期修整与功能重建术,并分早、中、晚期进行。结果:经1~18年随访,功能恢复得到明显提高。最终功能评价结果:优良率96.5%。结论:再植术后及时、适时地选择Ⅱ期修整与功能重建术,有利于患手功能得到充分的、较大幅度的恢复及改善。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含基膜粘连蛋白的静脉管腔在桥接周围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将兔腓总神经造成1.5 cm长缺损,切取自体隐静脉桥接于缺损处。第1组静脉管腔内注入25 µg基膜粘连蛋白;第2组注入40µl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术后6周进行HRP逆行追踪,术后16周进行电生理、组织形态学和有髄纤维计数等项检测。结果:术后6周基膜粘连蛋白组相应节段的脊髄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背根神经节细胞标记阳性,生理盐水组未见阳性标
目的:回顾性分析拇指离断的部位与手术方法及术后功能的关系,提出拇指断离的简单分型。方法:在总结78例经验的基础上将断拇简单地分为远(I型)、中(Ⅱ型)、近(Ⅲ型)三种类型。结果:78例中I型23例,Ⅱ型45例,Ⅲ型10例,71例成功,7例失败。成功率为91.03%。结论:该分型方法简单实用,对拇指再植手术有临床指导意义。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