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腺息肉与Hp感染及抑酸剂关系分析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底腺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以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底腺息肉病患者89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进行检查的浅表性胃炎患者50例为对照组。首先对观察组的腺息肉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然后与对照组对比Hp感染、服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胃黏膜保护剂情况。另再选择50例胃腺癌病患者(胃腺癌组)作3组的Ki-67抗原检查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胃底腺息肉发生情况:在胃底34.83%(31/89)、胃体43.82%(39/89)发生的比例相对更高,贲门12.36%(11/89)、胃窦8.99%(8/89)次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01),并且多以单发形式出现,占65.17%(58/89)。观察组Hp感染率为50.56%(45/89),与对照组的54.00%(27/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2,P=0.697),并且观察组Hp感染强度多集中在中低轻度,而对照组以中高强度为主。Ki-67抗原检查比较,胃腺癌组中的表达82.00%(41/50)显著高于观察组23.60%(2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196,P=0.000)。

结论

Hp感染以及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胃黏膜保护剂均不是构成胃底腺息肉的危险因素。并且胃底腺息肉处于良性病变状态,不具有恶化的趋势。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使用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RA患者53例(62膝)施行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术后获得24.0~43.0个月随访,平均(25.0±2.1)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116.0±6.0)°与(46.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目的探讨在不同分期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腹腔镜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200例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其中0~Ⅰ期患者52例,Ⅱ~Ⅲ期患者148例。另选取同时期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0~Ⅰ期患者44例,Ⅱ~Ⅲ期患者156例。观察两组患者远切缘距离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近期的预后情况,分析应用腹腔镜的安全性。结果无论是0~Ⅰ期还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HRT)联合福善美及单用福善美治疗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2月至2014年6月到我院门诊接受诊疗的113例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单用福善美,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HRT法。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腰椎及髋骨骨矿物质含量密度(BMD)水平、治疗前后胫骨超声传导速度(SOS)、
目的探讨不同踝肱指数(ABI)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6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生化及ABI结果。根据ABI的不同分为ABI <0.9、ABI 0.9~1.3、ABI>1.3共3组,即ABI<0.9组40例,ABI 0.9~1.3组191例,ABI>1.3组31例。对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者
目的探讨经尿道2 μm激光内切开术联合肾筋膜扩张器尿道扩张治疗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2011年3月至2015年2月间对诊治的24例尿道下裂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应用2 μm激光行内切开术联合肾筋膜扩张器尿道扩张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21例手术成功。拔除尿管后均能自主排尿,术后3个月最大尿流率(17.2±2.5) ml/s,平均尿流率(10.6±2.4) ml/s,平均尿流时间(10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放射治疗后长期生存病例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974年1月至1994年12月住院放疗的阳城县籍子宫颈癌患者生存达20年以上138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10、15、2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0.67%(277/681)、31.13%(212/681)、25.26%(172/681)和20.26 %(138/681),不同年龄、不同分期和不同治疗方法之间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0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34例)和非脑积水组(8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GCS评分、是否实施去骨瓣减压术、血肿位置、是否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否腰椎脑脊液引流、是否合并颅内感染在两组患者比较
目的探讨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20例妇科门诊体检、人流术前的无症状患者60例及外阴轻度瘙痒,阴道分泌物轻度增加的的有症状患者60例行宫颈管分泌物衣原体抗原检测,并分析其症状及年龄、胎产次、避孕情况、宫颈情况、性伴侣个数及合并支原体情况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结果120例病例中,衣原体阳性28例,阳性率为23.3%(28/120)。有症状者与无症状者的衣原体感染率[1
目的评价同期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术期风险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至2015年7月我科室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实施射频消融患者15例,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 442例。研究分组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射频消融组15例,用倾向性评分按1∶3进行匹配,匹配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45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射频消融组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左心房射频消融,而冠状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前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0例,其中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30例,无合并肺动脉高压30例。所有患儿均在手术前、术后24 h、术后7 d及术后30 d检测患儿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并行超声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