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死去的富人等5则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个死去的富人
  
  在一个犹太小镇上,一个荒淫的富人死了,全镇的人都为他哀悼。当他的棺材被放进坟墓时,四处都是哭泣、哀叹声。据镇上最老的居民回忆,就连教士和圣人死去时,人们也没有如此悲哀。
  第二天,镇上的另一个富人也死了。正好与前一个富人相反,这个富人节俭禁欲,只吃干面包和萝卜。他对宗教很虔诚,成天在豪华的研究室内学习法典。可是,他死后,除了他的家人外,没有人为他哀悼,葬礼冷冷清清。
  一个陌生人对此迷惑不解,问道:“这个镇上的人为什么尊敬一个荒淫的人,而忽视一个圣人?”
  镇上的居民回答说:“昨天下葬的那个富人虽然是个色鬼和酒鬼,但却是镇上最大的施恩者。他性格随和、开朗,镇上的每一个人都从他那儿获益。他向一个人买酒,向另一个人买鸡,向第三个人买奶酪,出手十分大方。可今天死去的这个富人又做了什么呢?他成天吃面包和萝卜,没人能从他身上赚到一文钱。当然没人会想念他了。”
  我们不提倡荒淫,也不赞赏过度节制;我们提倡与人分享,也赞赏勤俭节约。
  
  一坛陈酒
  
  从前有个富翁,他对自己地窖里珍藏的葡萄酒非常自豪——窖里保留着一坛只有他知道的、某些场合才能喝的陈酒。
  州府的总督登门拜访,他提醒自己:“这酒不能仅仅为一个总督启封。”
  地区主教来看他,他自忖道:“不,不能开启那坛酒,他不懂这种酒的价值,酒香也飘不进他的鼻孔。”
  王子来访,和他共进晚餐,但他想:“区区一个王子喝这种酒过分奢侈了。”
  甚至在他亲侄子结婚那天,他还对自己说:“不行,接待这种客人,不能拿出这坛酒。”
  一年又一年,富翁死了。
  富翁下葬那天,那坛陈酒和其他酒一起被搬了出来。左邻右舍的农民把酒统统喝光了,谁也不知道这坛陈年老酒的久远历史。对他们来说,所有倒进酒杯里的都仅仅是酒而已。
  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都是不能保存的,你要及时与人共享,否则,你就只能和它们永别。
  
  像鸡蛋敬礼
  
  物理课上,老师正手拿一个鸡蛋给同学们讲授力学。他说,把一个鸡蛋放在一只手的手心里,如果不用指甲抠,任凭你的力气再大,也无法将这个鸡蛋握碎。同时他还说,古代武士就是依靠这种手握鸡蛋的方法来练习拳术的。在当时,如果谁能手里攥着一个鸡蛋攻击敌人,成功击中敌人而鸡蛋不碎的话,那么,敌人肯定会被重创。
  讲台下,全体同学一起欢呼,纷纷表示要学习古代武士的精神。
  这时候,一个女同学突然站起来,向老师质疑:“我们为什么只重视拳头的力量,却忽略鸡蛋的意义呢?一个鸡蛋如果为凶悍尚武的拳手所用,就成了杀人致命的武器,但是,鸡蛋首先应该是一种食品。一个美食家和一个刽子手站在一起,我们更应该欢迎哪个呢?”
  课堂上顿时安静下来,老师两眼呆滞,无言以对……
  下课时,不知谁在黑板上留下这样一句话:“伸开握紧的手掌,向鸡蛋敬礼,这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力学!”
  
  冷静的代价
  
  一支科考队进入中非考察。当地有一种毒蛇,一旦被它咬伤,若20分钟内得不到救治,必死无疑。因此,科考队营帐里有一台冷柜,里面备有抗蛇毒血清。
  科考队长是一名博士,他要求队员一旦被蛇咬,就要冷静地回到营帐处理伤口,千万不可激动,否则会使蛇毒更快地流向心脏。
  几天后,一个队员在距营地400米的地方被蛇咬伤。他惊恐地大声呼救,闻讯赶来的博士处理完伤口后,把小伙子狠批了一顿。后来,博士制作了一些卡片,在上面写上大大的“冷静”,然后发给队员们挂在脖子上。
  几天后,队员们正在准备晚餐,突然听到一声呻吟。大家跑出去一看,只见博士躺在营帐门口,他身边有一根木棍和一条奄奄一息的毒蛇。
  博士告诉大家:数分钟前,他被毒蛇咬了脚踝。他用木棍将蛇打死,正准备返回,但发现蛇很肥壮,就想带回来做一道蛇羹。可没想到,用木棍挑在肩头的蛇并未完全死去……
  因为蛇第二次咬中的地方接近心脏,所以博士最终不治身亡。队员们都说,如果博士在第一次被咬后就呼救或快速返回,他就不会被蛇第二次袭击。其实,他死于过度冷静。
  
  菲律宾人的认真
  
  去年,我走访菲律宾吕宋岛中部的一个小村时,到了村民克鲁兹家,那里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有的地方甚至还漏风。灶台上方挂着一幅《最后的晚餐》的仿制品,墙角供奉着一尊圣母玛利亚的雕像,房顶上吊着一个20瓦的灯泡。
  这盏灯是克鲁兹家里唯一的“电器”。
  克鲁兹见我对灯感兴趣,就拿出了上个月的电费账单。我一看,吃了一惊。
  克鲁兹一家的月用电量仅为3度。想想,在城里生活的菲律宾富人,冷柜、冰箱、电视、电脑、洗衣机、空调……一个月的用电量怎么也得在500度以上。可就是区区3度电,电费账单也印得漂亮、正规。电力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增值税报税号码,还有克鲁兹家的用电账户号码、电表型号、上月电表读数、當月电表读数等,一应俱全。算下来,克鲁兹家这个月的电费,仅在20比索左右,相当于3元多人民币。更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账单上居然还标明了发电、输电、配电、系统损失等的费用,让你明明白白地交钱。
  菲律宾的穷人的确很穷,但是,他们穷得有尊严。在国内的江南水乡乌镇,我看到过这样的情形:老乡很富有,一个月的用电量有几百度,不过,电费“账单”就用粉笔稀里糊涂地写在大门上。
  
  编辑:牙 子
其他文献
1. “What’s the matter?” “A friend of mine sold me a radio that _____.”  A. didn’t workB. doesn’t work  C. not to workD. hasn’t worked  2. “What’s her new telephone number?” “Oh, I _____ .”  A. forget
编者的话:  不少男生女生都是福尔摩斯、柯南、新一及现实中的名探李昌钰的fans,向往成为一名在罪案现场的蛛丝马迹中寻求犯罪真相的警官。而要想成为一名刑警,报考公安院校恐怕就是必由之路。公安院校是指中央部属或省级公安机关管理的培养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院校。公安院校一般在提前批次录取,代表高校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公安院校招生录取时,考生要通过四道关:政审关、身体关、体能测试关、分数
据《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预测,中国微博用户的井喷式增长将出现于2012年、2013年,市场也将进入成熟期。  微博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它对中国社会诸领域的介入和渗透与日俱增,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微博如此深入人心,它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给予普通民众平等的话语权。可以说,传统的个人英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草根英雄时代开始到来。草根声音将进入社会的主旋律,处于边缘位置的民众心声
小米粒    小米粒:“妈妈,我饿!”  米妈妈:“乖,爸爸找不到工作,家里已经没有吃的了。”  小米粒:“可是我饿……”  米妈妈:“唉——好吧,你去隔壁借点咸菜,我去给你爸爸烧洗澡水。”    撕票    五元钱被犯罪团伙绑架了,罪犯打电话给百元钞:“喂!你儿子在这里,不想我们撕票就用自己来换他!”  百元钞想了一下说:“撕吧,撕了你们连五块钱都没有了!”    谁放屁    有一天动物们在关
古人谓“立象以尽意”,“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从而使之具有情感色彩。换言之,“象”是“意”的载体。因此,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中国传统诗论所谓寓情于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即源出于此。  在诗歌鉴赏过程中,以意象为“抓手”,由局部而全部,进而理解由一组意象营造出的意境,
其实没有障碍    毕业晚会上,平时总是很严肃的老教授忽然说:“我们来做个游戏——障碍赛。”  老教授指挥我们在教室中间绑上一高一低两根绳子,然后在讲台前摆上几把椅子。  游戏是这样的:参赛选手蒙上眼睛,分别钻过、跨过两根绳子,然后从椅子中间穿过去,再走上讲台。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任何部位都不能接触到障碍物,否则就算失败。游戏前,大家可以不蒙眼睛先试着走两次,适应一下。  游戏开始,五位选手都蒙上了
清华和北大两所名校似乎难以逃脱被比较的命运。今年自主招生面试结束后,考生自然而然地将两所高校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  流程:清华繁杂,北大简洁。今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增加了体质测试及专业/学科面试环节,并采用“升档加分”政策。而北大延续了往年的考试政策及风格,考试环节上没有太大变化。有考生表示,清华笔试2次,面试环节4个,都快考晕了。北大初试主要考的是考生的综合素质,面试虽然仅一次,但考题面很广,且注
二十年前,我在一个地级市里读大专。那是一座小城,商业不繁荣,文化氛围也不浓厚。不像现在,走到大街上就可以听到几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同学们大部分来自农村,除了学习这个“特长”外,便没有什么娱乐自己和别人的本领。平时还没什么关系,一旦准备开联欢会,就会愁坏一些找不到节目的人,毕竟我们心里都有一点展示自己的欲望。  毕业联欢之前,大家约定每个人都要在台上表演一个节目。过了这一夜,我们将各奔东西,难得再有这
should是一个很有用且使用起来很麻烦的情态动词,你知道它有哪些用法吗?    表示“应该”,这是should作为情态动词最基本的用法——既可指有责任或义务“应该”做某事,也可指建议或劝告某人“应该”做某事,还可指推测某事或某情况“应该”会发生,等等  Rich people should help poor people. 富人应该帮助穷人。  You should see a doctor.
泰勒说过:“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见解。”这就是博学的好。  我国北宋时期卓越的科学家沈括,被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博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奇特的人物”。他博学多长,广记博闻,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天文、数学、历法、地理、物理、生物、医药、文学、史学、音乐等,并在各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曾说过:“沈括这样的人物,在全世界的数学史上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