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蛋白C及其变异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er40849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该菌可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包括KPC-2、KPC-3及 KPC-9型碳青霉烯酶类,此酶可在质粒间传播。目前产blaKPC-9型大肠埃希菌株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在1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到KPC-9型碳青霉烯酶,现报道如下。
亚胺培南是一种临床常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被认为是可有效治疗高产 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多重耐药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的药物之一。但近年来耐该药物的细菌在临床上不断被发现,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尤为严重。本文对近4年来收集到的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耐药性和耐药机制分析。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对高脂饮食小鼠巨噬细胞选择性活化和肥胖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 C57BL/6J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 组;n=12)、高脂饮食组(high-fat diet group,HF 组;n=12)及高脂饮食复合日本血吸虫感染组(high-fat diet with Schistosoma japoni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SCI)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SCI患者80例,其中伤后1个月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患者40例(治疗组),伤后1个月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患者40例(对照组)。除康复治疗外,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在治疗前、后3个月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M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功能独立性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6例,分为EPO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EPO治疗组患者于入院当天及第3、6、9、12天给予rHu-EPO 6000 IU皮下注射,5次注射为一疗程。对照组同时给予安慰剂处理,其他治疗相同。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神经元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分水岭脑梗死颅内血管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97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TCD及DSA对该97例患者873条颅内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及侧支循环代偿的诊断价值及两者的优缺点。结果TCD与DSA诊断颅内血管狭窄及闭塞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
目的从microRNA(miR)组学角度探讨坐骨神经预损伤促进脊髓后索损伤修复的机制,以期寻找关键治疗靶点。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坐骨神经预损伤+脊髓后索损伤组(15只)、单纯脊髓后索损伤组(15只)、单纯坐骨神经损伤组(15只)和对照组(3只)。在脊髓后索损伤前7d切断大鼠双侧坐骨神经,脊髓后索损伤后4 h、1 d、3 d、7 d每组取3只大鼠处死并取与双侧坐骨神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35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颅内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的临床和影像学因素。结果本组352例患者共352枚动脉瘤,其中致密栓塞172例,非致密栓塞180例;非致密栓塞组和致密栓塞组患者动脉瘤破裂状态、
目的总结肯尼迪病(KD)的临床、实验室、电生理、肺功能及基因特点,以加强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率。方法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四科收治的8例基因确诊的K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肌电图及肺功能特点,并与健康志愿者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经基因检测确诊的8例KD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5.13±17.47)岁,确诊年龄为(55.6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