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热点纷呈,各种新闻事件纠结着事实的真伪、价值的判断纷至沓来。影响着我们的喜怒哀乐,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反思。
不再恐慌“未富先老”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时近年底,各产业十二五规划敲定或出台的消息密集出现,“中原经济区”等中部崛起战略效应开始显现。这些发展变化未必完美无瑕,但足以激动人心。这是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精彩表现,也是对自身国力的客观认识。
有数据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从2011年初的1.74亿扩大到2015年末的2.15亿,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速发展阶段。
相比于老龄化问题刚刚提出之时的危机感,今天人们在谈及这一问题时多了几分从容。多年来,应对老龄化的措施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变为现实。譬如养老制度,历经多次改版升级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确定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多方共济模式,并一步步大规模铺开。再譬如老龄产业已然囊括辅助器具、金融理财、养老地产等众多行业。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成为31个专项规划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
抗灾、抗通胀、构建食品安全
这一年,地球没有逃脱“自然灾害频发”的“魔咒”。日本“3·11”地震海啸之后,国人震惊哀悼之余,核辐射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过度恐慌心理引发部分人“抢购碘盐”的不理性行为。今年上半年一场罕见的大旱席卷了北半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大面积的干旱,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市重现了重度干旱。这些困难难不倒中国人,各地的留守老人成为抗旱的顶梁柱。在四川,65岁的高级工程师罗嵩协助专业地质队确定打井位置,积劳成疾。在云南,四百多位九旬老人获颁“抗旱好人”奖。
这一年,通胀来势汹汹。中央政府启动了宏观调控。时近年终,猪肉、鸡蛋、蔬菜价格有所下降,物价趋于稳定。中央对房地产调控已经进行了两年,保障性住房建设正在抓紧进行,这必然会缓解房价的压力和住房供求的紧张关系。
这一年,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公安部门侦破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之后,公众再次陷入对安全食品的选择焦虑之中。从染色馒头、塑化剂饮料、化学酱油,再到地沟油、染色燕窝、瘦肉精猪,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面对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国家机构必须担当重任,让老百姓获得准确而及时的信息,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处理方案,让民众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安定的生活,不要整天生活在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当中。“黄昏恋结婚潮”和“新房分割”
这一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出的婚姻法司法解释成为热点话题。热闹之下,一个因新解释引发的新现象悄然出现:不少同居在一起许久的未婚老年人开始欣然赴婚姻登记处,“黄昏恋结婚潮”出现的原因就是:婚姻法新司法解释解除了再婚老年人对于房产归属问题的疑虑和纠结。
同时,不论是父母交首付子女还贷还是共同出资买房,一旦子女婚姻出现问题,老人权益也会受到影响。依照《婚姻法》相关规定,老人有理由主张自己是该房屋的共有权利人,提出自己的维权请求。“新房分割”也代替“房产继承”成为老年人的维权热点。
老年人也热衷“微博”
这一年,小微博中孕育着大社会。年初的微博“打拐”事件就是一项典型的全民参与的公益活动。而“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9·27”上海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郭美美”、“卢美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儿子打人事件等牵动着社会神经的事件都因为有了微博的传播速度,而迅速扩大。
曾有老年人半夜上网玩“偷菜”游戏的事。现在许多老年人在网上开了自己的微博,地产大亨潘石屹的岳母就每天在上,每天上6个小时,化名“小姑娘”。童话大王郑渊洁年近80岁的父亲郑洪升,已经成为一名经过认证的微博名人。郑渊洁在自己的微博中也积极与父亲互动,调侃逗乐。西安的百岁徐益卿是一名“微博达人”,他发微博征求庆生好点子,网友纷纷“献策”。
拿什么告慰见义勇为的老人
这一年,拾荒老人陈贤妹成为“广州佛山小悦悦车祸”中的道德标杆。年仅两岁的女孩小悦悦被车撞倒到后,18个路人袖手旁观,只有陈贤妹出手相助。此事引发了全社会一场关于人性冷暖的全民大讨论。这也不是一个突发的个案。就在不久前,一场关于“老人摔倒后扶不扶”的讨论中,就已经有人疾呼:中国社会道德滑坡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悬崖边。
“我只是做了一个人该做的事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陈贤妹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令人肃然起敬。事实上,这种善良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并且总是在关键的时刻闪耀光芒。比如,南阳市内乡县69岁的柴小女从湍急的河水中救起3个孩子,当她又去救第4个孩子时,却再也没有出来;比如捡拾3万元而不为所动的拾荒老人涂行善,勇救落水儿童的83岁老汉于兴堂……这些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身份、普普通通的老年人,在他人遭遇危难之时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有的甚至付出生命,这些足以表明,这个社会从来没有泯灭道德的坚守和力量。
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推进文化养老
这一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同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同时,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养老工程建设。文化养老是充分体现传统养老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一种快乐养老方式,是一种高境界、高品位的养老方式。过去,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比较简单。听听广播、看看电视算是最多的文化休闲。如今,中老年人也有更多的选择,去听听相声曲艺专场、尽情地参观各种免费的画展、艺术展。社区的文化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太极扇、舞蹈队、热火朝天。人民生活中的文化味儿越来越浓,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有限的篇幅不足以全面盘点过去这一年中的种种精彩与热闹。新年的脚步就要来临,我们在展阅这一年起起伏伏的卷轴的时候,也带着美好的祝愿展望和迎接即将到来的2012年。
不再恐慌“未富先老”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时近年底,各产业十二五规划敲定或出台的消息密集出现,“中原经济区”等中部崛起战略效应开始显现。这些发展变化未必完美无瑕,但足以激动人心。这是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精彩表现,也是对自身国力的客观认识。
有数据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从2011年初的1.74亿扩大到2015年末的2.15亿,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速发展阶段。
相比于老龄化问题刚刚提出之时的危机感,今天人们在谈及这一问题时多了几分从容。多年来,应对老龄化的措施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变为现实。譬如养老制度,历经多次改版升级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确定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多方共济模式,并一步步大规模铺开。再譬如老龄产业已然囊括辅助器具、金融理财、养老地产等众多行业。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成为31个专项规划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
抗灾、抗通胀、构建食品安全
这一年,地球没有逃脱“自然灾害频发”的“魔咒”。日本“3·11”地震海啸之后,国人震惊哀悼之余,核辐射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过度恐慌心理引发部分人“抢购碘盐”的不理性行为。今年上半年一场罕见的大旱席卷了北半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大面积的干旱,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市重现了重度干旱。这些困难难不倒中国人,各地的留守老人成为抗旱的顶梁柱。在四川,65岁的高级工程师罗嵩协助专业地质队确定打井位置,积劳成疾。在云南,四百多位九旬老人获颁“抗旱好人”奖。
这一年,通胀来势汹汹。中央政府启动了宏观调控。时近年终,猪肉、鸡蛋、蔬菜价格有所下降,物价趋于稳定。中央对房地产调控已经进行了两年,保障性住房建设正在抓紧进行,这必然会缓解房价的压力和住房供求的紧张关系。
这一年,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公安部门侦破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之后,公众再次陷入对安全食品的选择焦虑之中。从染色馒头、塑化剂饮料、化学酱油,再到地沟油、染色燕窝、瘦肉精猪,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面对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国家机构必须担当重任,让老百姓获得准确而及时的信息,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处理方案,让民众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安定的生活,不要整天生活在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当中。“黄昏恋结婚潮”和“新房分割”
这一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出的婚姻法司法解释成为热点话题。热闹之下,一个因新解释引发的新现象悄然出现:不少同居在一起许久的未婚老年人开始欣然赴婚姻登记处,“黄昏恋结婚潮”出现的原因就是:婚姻法新司法解释解除了再婚老年人对于房产归属问题的疑虑和纠结。
同时,不论是父母交首付子女还贷还是共同出资买房,一旦子女婚姻出现问题,老人权益也会受到影响。依照《婚姻法》相关规定,老人有理由主张自己是该房屋的共有权利人,提出自己的维权请求。“新房分割”也代替“房产继承”成为老年人的维权热点。
老年人也热衷“微博”
这一年,小微博中孕育着大社会。年初的微博“打拐”事件就是一项典型的全民参与的公益活动。而“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9·27”上海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郭美美”、“卢美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儿子打人事件等牵动着社会神经的事件都因为有了微博的传播速度,而迅速扩大。
曾有老年人半夜上网玩“偷菜”游戏的事。现在许多老年人在网上开了自己的微博,地产大亨潘石屹的岳母就每天在上,每天上6个小时,化名“小姑娘”。童话大王郑渊洁年近80岁的父亲郑洪升,已经成为一名经过认证的微博名人。郑渊洁在自己的微博中也积极与父亲互动,调侃逗乐。西安的百岁徐益卿是一名“微博达人”,他发微博征求庆生好点子,网友纷纷“献策”。
拿什么告慰见义勇为的老人
这一年,拾荒老人陈贤妹成为“广州佛山小悦悦车祸”中的道德标杆。年仅两岁的女孩小悦悦被车撞倒到后,18个路人袖手旁观,只有陈贤妹出手相助。此事引发了全社会一场关于人性冷暖的全民大讨论。这也不是一个突发的个案。就在不久前,一场关于“老人摔倒后扶不扶”的讨论中,就已经有人疾呼:中国社会道德滑坡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悬崖边。
“我只是做了一个人该做的事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陈贤妹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令人肃然起敬。事实上,这种善良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并且总是在关键的时刻闪耀光芒。比如,南阳市内乡县69岁的柴小女从湍急的河水中救起3个孩子,当她又去救第4个孩子时,却再也没有出来;比如捡拾3万元而不为所动的拾荒老人涂行善,勇救落水儿童的83岁老汉于兴堂……这些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身份、普普通通的老年人,在他人遭遇危难之时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有的甚至付出生命,这些足以表明,这个社会从来没有泯灭道德的坚守和力量。
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推进文化养老
这一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同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同时,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养老工程建设。文化养老是充分体现传统养老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一种快乐养老方式,是一种高境界、高品位的养老方式。过去,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比较简单。听听广播、看看电视算是最多的文化休闲。如今,中老年人也有更多的选择,去听听相声曲艺专场、尽情地参观各种免费的画展、艺术展。社区的文化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太极扇、舞蹈队、热火朝天。人民生活中的文化味儿越来越浓,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有限的篇幅不足以全面盘点过去这一年中的种种精彩与热闹。新年的脚步就要来临,我们在展阅这一年起起伏伏的卷轴的时候,也带着美好的祝愿展望和迎接即将到来的2012年。